人文教育在醫學生藥理學課程的運用
時間:2022-02-08 04:33:32
導語:人文教育在醫學生藥理學課程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醫學培養模式的轉變,是以醫學人文教育為重點,培養新時代德才兼備應用型醫藥人才為目標。藥理學是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之間的橋梁學科,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因材施教,課堂內外以不同的形式實踐人文教育,激發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將人文精神的培養貫穿于醫學教育的始終,提高當代醫學生對人類生存意義與價值的關懷與認識,培養具有較高人文素養的新一代醫學人才。
關鍵詞:醫學生;人文教育;藥理學;互聯網+
人文,指人類社會中的各種文化現象。人文素養即是對人文科學的研究能力、知識水平和人文科學體現出來的以人為對象、以人為中心的精神,即所謂人的內在品質。其核心內容是對人類生存意義和價值的關懷,是一種以人為對象,以人為中心的精神?!敖】邓担悦嗤小边@一句醫學生誓詞道出了醫學的終極目標便是人文價值的體現。敬畏生命、熱愛生命的使命感與責任感鼓舞古今中外無數的醫藥學家不斷認識疾病、研究疾病、與疾病抗衡斗爭,攻克無數疑難雜癥。因此,醫學與人文從來都不是相互獨立的,醫學是科學價值與人文價值的高度統一[1],脫離了人文價值的醫學不能稱之為真正的醫學。
1人文教育在醫學基礎課程中的必要性
醫學教育是一種專業性很強的高等教育。長期以來,人文教育與醫學專業技能教育的分離,是我國很多醫藥院校一個頑癥[2-3]。尤其是醫學基礎課程教育和學習過程中,只注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與積累。重專業輕人文,培養出來的醫學生只能稱為專業人、技術人,而不可能是理想崇高、道德高尚、知識技能合理的高素質醫學人才[2,4]。據中山醫科大學調查,近年醫患糾紛中,47%與醫務人員的情感、愛心、同情心、責任心與法律意識有關;患者擇醫意向,40%以上與人性有關。因此,在醫藥院校開展人文教育勢在必行?;A藥理學是研究藥物與機體相互作用規律和原理的學科。是指導臨床合理用藥,防病治病的基礎。正確使用與合理選擇藥物與人類的健康密切相關,也是維系患者對醫藥工作者信任關系,維系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藥理學教學過程中,融入醫學人文精神,培養學生的責任感,是他們成長為復合型人才,從基礎走向臨床實踐過程中重要的第一步。
2互聯網+人文教育醫學藥理學課程的實踐
近年來,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也對醫藥教育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大學生作為年輕一代的主體,正承載著也更樂于接受這種學習和生活方式的變化。這也為醫藥教育多元化教學模式提供了可能?!坝暾n堂”“微課”“慕課”“大數據”等正是“互聯網”時代授課模式的新探索與應用。借助共享的網絡資源,還能為醫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料和前沿的信息更新。2.1藥理學理論課程中人文教育的滲透。人文教育的培養,僅靠老師的說教是不夠的,如何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主動去學習,也是藥理學課程在教學工作中不斷去探索與實踐的問題。改變教學模式,嘗試“三位一體”[5]多種教學模式的綜合運用,如“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roblem-BasedLeaning,PBL)”、虛擬教學、情景教學以及翻轉課堂[6]等多種教學方法,弱化教師的說教功能,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討論,收到較好教學效果。以抗心絞痛藥物為例(圖1),展現多種教學方法綜合運用。具體如下。利用PBL教學法,給出一個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從發病到診斷再到治療的案例,學生先進行SPOC、MOOC等平臺進行學習,學習抗心絞痛相關藥物及作用機制等基礎內容。之后利用翻轉課堂模式,回到課堂,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討論學習。除了對理論知識進行鞏固,隨著學習討論的不斷深入,引導學生開始探討患者是如何患病;是否與之多煙多酒、熬夜、高脂飲食有關;治療后,如何勸導患者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復發。也有同學會想到,患者的家庭經濟條件如何,在選藥的時候,既應該考慮藥物的作用,同時也應該照顧到患者的經濟條件,考慮藥品經濟學,進行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analysis,CEA)。用藥前,詢問患者是否有其他基礎疾病,如需長期用藥,應根據需要,定期監測肝腎功能,盡最大可能避免或減少治療過程中出現藥品不良反應(Adversedrugreaction,ADR)及藥源性疾病(Druginduceddiseases,DIDs)的發生。無形中將“以人為本”的精神滲透到學生的理論學習之中。2.2因材施教。不同專業注入不同人文教育理念藥理學是一門醫藥院校的基礎課程,幾乎所有專業的學生都要學習。針對不同專業各自的特點,在課程講授的過程中常常講究因材施教。除了學習藥物基本的理論知識,在藥理學課程中人文精神的培養也應該根據不同的專業有所側重(圖2)。在學習抗菌藥過程中,利用雨課堂提供討論素材,針對不同專業,進行不同方向的討論。針對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引導他們去思考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為了個人的經濟利益“只選貴的不選對的”,違規開“大處方”,過分追求速效、全效、頻繁“聯合用藥”等。通過討論,讓未來的醫生意識到道德的規范,啟發學生,藥品不是萬能,積極地與患者溝通,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做到以患者為中心,而不是以疾病為中心。通過“生物-社會-心理醫學”新醫學模式的建立,讓學生獲得道德判斷力,通過尋找合理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其能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質水平與科學技術水平。針對臨床藥學專業的學生,更應側重于對患者的用藥的指導,學會與患者溝通的技巧,為患者提供良好的藥學服務。臨床抗菌藥物的濫用,除了醫生過度用藥外,臨床藥師也有缺乏監管的責任,臨床藥師也應時刻以患者為中心,對臨床醫生的不合理用藥處方應該敢于拒絕付藥,及時提出修改意見。針對護理專業的學生,則應側重用藥中的人文關懷理念,如在使用大環內酯類抗菌藥時,患者常常會出現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不應嫌棄患者,更應給予患者關心,鼓勵患者。在用青霉素類藥物輸液治療中,經常詢問患者感覺是否異常,細心觀察患者變化,有助于減少治療過程中出現過敏性休克等嚴重不良反應。2.3藥理學實驗課程中人文教育的滲透。除了理論課程的學習,實驗與科研是藥理學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整個藥理學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鼓勵學生參加藥理學科研活動,在藥理學實驗和科研中通過實踐,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3]。藥理學實驗對象主要是動物為主。人文素養不僅僅體現在對待人的態度上面,其本質是對生命的尊重。在實驗過程中不能虐待、恐嚇動物,對動物的尊重本質上就是尊重生命。正確的對待實驗,而不是過分的排斥或是輕視實驗。端正實驗態度、規范實驗操作,嚴肅認真的對待實驗與科研的每一個環節,做到實事求是,培養嚴謹的科研精神。通過實驗與科研過程中人文教育的滲透,使學生敬畏生命,本著嚴肅、認真的態度在今后的工作崗位上尊重患者,規范合理地使用藥物。
3結語
借助“互聯網+”多元化教學方式方法的選擇,也讓人文素質教育更容易滲透于藥理學課程中,使藥理學的知識不再枯燥,更富有生命與意義,拓展了知識結構,促進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有助于學生增加對專業課的學習興趣,靈活掌握專業知識。通過人文教育與藥理學課程的相互促進,本著對人類疾病未知領域的不斷探索與征服的愿望,鼓勵學生培養實踐能力與科研創新能力。因此,在藥理學課程中融入人文教育的方式對醫學生的教育大有裨益,值得加強和提倡,為未來培養具有高度使命感、責任感,擁有精湛醫學職業技術、高尚醫德的新一代復合型、醫藥應用型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海平.生命教育:醫學生人文精神培養的重要維度[J].醫學與哲學,2011,32(3):60-62.
[2]郝希山.融人文精神于醫學教育之中[J].醫學與哲學,2003,24(3):7-8.
[3]黃先菊.淺議藥理學動物實驗的倫理教育[J].醫學與哲學,2015,36(36):84-85.
[4]張文霄.高校創新教育課程困境的知識觀分析[J].重慶高教研究,2016,4(1):65-71.
[5]王麗,李華,林原,等.“三位一體”臨床藥學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基礎醫學教育,2015,17(10):877-879.
[6]譚永平.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實施策略[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32):5-9.
作者:王 麗 周俊俊 姚繼紅 呂 莉 許有威 趙艷艷 李 華 單位:大連醫科大學藥學院
- 上一篇:護士人文素養教育體系研究
- 下一篇:動物科學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