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質教育臨床護理研究
時間:2022-04-10 04:17:32
導語:人文素質教育臨床護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醫療制度不斷改革背景下,人們對護理人員的人文和專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教學方式對護士往往只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而忽視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以及人文素質的教育,已不能適應當前社會的需要[1]。因此改革臨床護理帶教模式勢在必行。為探討采用技能培養結合人文素質教育方式對新入職護士進行臨床護理帶教的效果,筆者將86名新入職護士86名隨機分為兩組,采用兩種不同的方式進行了教學比較,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帶教對象及教師。1.1.1帶教對象選取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的新入職護士86名為帶教對象,運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3名。其中對照組護士男8名,女35名;本科17名,大中專26名;年齡24~32歲,平均(28.45±1.23)歲。觀察組護士男6名,女37名,本科12名,大中專31名;年齡3~34歲,平均(29.31±1.27)歲。兩組護士的性別、學歷以及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1.2帶教老師選取各臨床科室業務能力較強的主管護師22名作為帶教老師,負責新入職護士的臨床護理帶教工作,帶教結束之后對護士的業務能力和人文素質進行考核。1.2帶教方法。1.2.1對照組給予常規臨床護理帶教。為護士講解科室的主要工作、規章制度以及臨床護理的基本內容。帶教時間6個月。1.2.2觀察組給予技能培養與人文素質教育。(1)技能培養。首先由帶教老師進行規范性示范操作,讓護士隨時提問,加深他們對護理知識的理解,掌握操作技能;其次帶教老師注意觀察護士的模具操作練習情況,并進行交流點評,指出操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加以糾正,鼓勵護士提出模擬操作中所遇到的問題,牢固掌握護理知識;最后讓護士獨立進行臨床操作,帶教老師嚴格把關,對護士進行詳細指導,讓護士牢固掌握操作技能。(2)人文素質教育。規范護士的護理禮儀,加強站姿、坐姿等形體訓練,要求護士工作時必須著職業裝,干凈統一,摘除各種首飾,不涂指甲油;帶教老師指導護士多進行換位思考,為患者提供更為優質的個性化護理服務;鼓勵護士多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交流,態度和藹、熱情,同時加強與醫生,護士長,后勤人員等其他工作人員的溝通,提高交際能力,搞好醫患、醫護等關系;醫院選擇有責任、經驗豐富、人文素養高的教師進行帶教,把好帶教老師質量關,要求他們積極提升自身人文素質,以患者的利益為首要考慮因素,以培養學生為根本,以身作則,注重法律素質、審美素質、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心理素質等方面的問題,虛心聽取意見,認真總結教學中的經驗,不斷提高帶教水平。帶教時間6個月。1.3觀察指標。1.3.1護理技能帶教結束后比較兩組護士的護理技能各項評分,包括專業理論、護理文書、護理操作以及護理查體四個方面,每項25分,總技能評分共100分。1.3.2人文素質帶教結束后比較兩組護士人文素質的各項評分,根據《臨床護士人文素質測評表》的評分標準[2]進行評定,主要包括護士的法律素質、審美素質、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心理素質五個方面,每項評分20分,總評分100分。1.3.3帶教滿意度帶教結束后比較兩組護士對臨床護理帶教的滿意度。帶教滿意率=(滿意人數+一般人數)/護士總數×100%。1.4統計學處理。使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數據以x±s表示,兩組間均數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士的護理技能評分比較。觀察組護士的專業理論、護理文書、護理操作以及護理查體評分以及護理技能總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2.3兩組護士對護理帶教的滿意度比較。觀察組護士對護理帶教的滿意度(95.35%)顯著高于對照組(76.7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常規的護士帶教一直以帶教老師為中心,忽視了對護士人文素質以及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導致護士的臨床實際護理工作能力不佳,甚至引發醫患矛盾[3]。因此只有順應時展和社會需要,改革臨床護理帶教模式,將技能培養與人文素質教育貫穿到教學當中,促進教學方式多樣化、科學化,讓護士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護理知識,提高臨床護理能力,才能真正提高護士的帶教教學質量,對促進護理工作從以往單純的護理服務轉向人文化,專業化,綜合化的護理服務具有重要意義[4]。當前常采用的帶教方法有案例教學法、PBL教學法、臨床路徑教學法、同伴互助教學法以及目標教學法等[7],充分利用這些方法對護士進行臨床帶教有利于培養護士的護理技能和人文素質,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使護士更加重視患者的利益及身體健康[8]。人文素質體現一個人的知識、情感、能力等多方面的內在品質,加強護士的人文素質教育,就要注重護士的法律素質、審美素質、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心理素質的教育和培養[9],給護士提供一個良好的人文教學環境,給他們灌輸人文關愛理念,使護士時時刻刻為患者著想,設身處地幫助患者分析并解決治療過程中的問題,體現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10];要不斷提高護士的人際交往能力、與他人合作的能力以及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協調能力,提高醫德醫風[11]。臨床帶教涉及多方面的教育問題,帶教老師與護士之間形成一種平等和諧關系,認真聽取護士提出的問題與建議,通過微課、網絡等多種途徑給護士傳授臨床護理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能有效促進教學相長[12];通過檢查護士的專業理論、護理文書、護理操作以及護理查體等情況并及時指出存在問題并加以改正,采用鼓勵性語言提高護士操作的自信心,激勵護士多多參與臨床護理操作,并針對臨床護理的實際問題共同探討、分析交流,能有效提高帶教質量[13-14]。帶教老師應當以身作則,注意自身儀表體態以及操作規范性,尊重患者、愛護患者,通過自身的護理工作態度激發護士的學習和工作熱情,深化他們對護士身份的認同[15]。
本分析結果顯示,觀察組護士的專業理論、護理文書、護理操作、護理查體評分以及護理技能總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法律素質、審美素質、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心理素質各項評分以及人文素質總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對護理帶教的滿意度(95.35%)顯著高于對照組(76.74%)。由此可見,采用技能培養與人文素質教育方式對新入職護士進行臨床護理帶教,有利于提高護士自身的專業技能和人文素質,提高護士的臨床護理工作能力以及對護理帶教的滿意度,提高護理帶教質量。
作者:孫菊梅 王新平 王淑珍 單位: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 上一篇:企業職業教育地位研究
- 下一篇:高職英語素質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