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學發展論文

時間:2022-02-24 06:53:00

導語:西方心理學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西方心理學發展論文

一、困境與機遇——當代西方心理學發展契機

當代西方心理學的多元化發展是建立在傳統主流心理學發展危機的基礎之上的。20世紀20年代興起并風行心理學界的行為主義將實證研究范式在心理學領域內的應用發揮到了極致水平。他們主張研究外在可見的行為,采用嚴格的條件控制,使用精確的數據來解釋研究結果。60年代興起的信息加工認知主義,雖然把研究對象從外部行為轉到了內部加工機制,但是在方法上卻一如既往地傳承了實證研究取向,認為需要嚴格控制條件以得到更準確的解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主流心理學(行為主義和認知主義為代表)的這種科學主義研究理念受到了眾多心理學家的追捧,甚至將實證研究方法奉為經典標準。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另一個嚴重的問題:一味地追求實證研究造成了現代主流心理學忽視了文化的作用、忽視了人的主體性、忽視了心理現象的復雜性、以方法為中心以及脫離生活實際的研究,等等如此的做法使得西方主流心理學不斷遭到外界的質疑,同時也面臨著包括來自自身領域的多方面詰難,這就是20世紀70年代后期開始的西方科學心理學領域的發展困境和危機。

遭受著來自心理學學科內部與外部多方面質疑與批判的西方心理學也意識到需要改變思維、超越自身發展瓶頸的重要性。20世紀80年代開始,西方心理學對以往的研究視界、理論建構、方式方法等方面進行了全面而又深入的思考?!霸诶Ь趁媲?,許多心理學家另辟蹊徑,開始尋找一條不同于主流心理學的道路,因而導致了心理學的多元化趨勢?!盵1]西方心理學各分支領域的相互融合,加之整個社會科學領域新思想的不斷涌入,新理論的相互借鑒,從而使得當代西方心理學出現了多元化發展的局面。其一,當代心理學的多樣化研究取向,主要以進化論心理學和積極心理學為代表。其二,后現代主義的批判性取向,主要以社會建構論心理學、文化心理學、敘事心理學等為代表。

二、多元與批判——當代西方心理學的發展主題

多元和批判是當代西方心理學的突出主題,多元化的發展所帶來的新概念、新課題、新思路彌補了傳統心理學的不足之處,成為傳統心理學的重要補充內容。批判化的發展則是指后現代心理思潮的出現與盛行,為整個西方心理學帶來了新的發展活力。

1、進化論心理學——研究思路的創新

進化心理學是在20世紀80年代末出現在心理學界的一個名詞,是包括相關的理論主張、課題研究等相對統一的心理學思潮。通常認為,進化心理學是試圖通過普遍的行為機制來解釋人類為什么以某種方式行事的科學。進化心理學是在廣義進化論和社會生物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借用達爾文的進化論和自然選擇理論來揭示人類心靈的起源,解釋人類的精神現象,把人類的心理屬性看作是進化的結果。“進化論的基本假設有兩條,即:有機體是在進化過程中由于自然選擇的作用而歷史地形成的;而歷史地形成的有機體的一切方面,都對維持有機體的存在具有積極意義。這兩條假設邏輯密切不可分離,二者的統一構成了有機體的各個方面及其與有機體、環境之間在進化過程中所形成的歷史同一性的說明”。[2]進化心理學家想知道的是:為什么人們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形成了如此的心理機能和機制而不是其它?為什么有些心理機制和行為本能是所有人類都共同擁有的?為什么人類和動物在某些心理表現上會出現如此的類似?為什么我們總是確信文化對人類心智的重要作用,而較少考慮到生物進化作用對人類心理發展的貢獻?帶著諸多疑問,進化心理學的假設指出,人類所擁有的許多心理屬性都可以看作是在漫長的歲月中被選擇出來的,而最早形成的一些心理行為機制至今仍在人類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進化論心理學在心理學領域內掀起了此起彼伏的“進化研究”風暴。研究者開始更多地考慮到生物進化因素在心理變遷和心理解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社會、認知、發展、人格、文化等各種各樣的研究主題,開始逐漸進入到進化論心理學的研究議題之中。進化心理學確實從進化的角度揭示了人類的心理和行為表現的某些深層的結構與本質?!斑M化心理學的目標是揭示并進而理解心靈的構造和實質。它并非像知覺、學習、思維研究那樣,是一個具體研究領域,而是心理學的一種思維方式,可以運用到心理學的一切領域”。[3]進化心理學對發展心理學、人格心理學、認知科學、社會心理學等領域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對自我保護與發展、人格特質、地位追求、配偶選擇、后代撫養、關系維持等主題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啟發意義,為我們提供了另一種新穎的解釋路徑。進化論心理學試圖在人類發展的時間縱軸上展開對心理形成和發展的解釋,說明進化在心理結構中的作用,在心理內容橫軸上擴展和豐富自己的研究領域。

2、積極心理學——研究主題的變化

2000年,塞利格曼與西卡森特米哈伊刊登了《積極心理學導論》一文。文中指出:積極心理學是一門科學,是關于積極的整體體驗、積極的人格特質以及積極的社會組織與環境的一門科學。[4]它們的研究活動將主題聚焦于諸如希望、智慧、創造性、勇氣以及其他積極的精神等方面,讓整個心理學界為之耳目一新。積極心理學的出現給傳統心理學的發展注入了一股新鮮的活力。積極心理學正如它的名稱所表達的意思一樣,關注的是積極向上的東西,比如人類的勇氣、幸福、樂觀、希望等心理品質,不僅要關注個體的幸福,還要關注社會的整體發展和全體人類的福祉。1998年,出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的馬丁·塞利格曼指出,在過去的50年中,心理學家忽視了去踐行心理學早先的任務和承諾,那就是保護和促進正常人的心理健康。雖然人們一直都在談論一個關注了幾千年的問題,即人性善的問題,只是從未在心理學領域內被重視并加以研究。

20世紀末期,積極心理學深刻影響到了世界其它各國的心理學研究,愈來愈多的心理學家主動參與到積極心理學的研究課題中來。目前關于積極心理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積極的情緒和體驗、積極的個性特征、積極的社會機制和組織建設三個方面。在積極的情緒和體驗方面主觀幸福感是研究重點,主要探討諸如性別、年齡、學歷、經濟收入、社會地位、工作性質、文化境遇、人格特征、性格類型、期望水平、生活事件、認知方式等因素與生活滿意度和主觀幸福感體驗的相互關系。在積極個性特征研究方面主要關注積極人格的構成、培養和實現途徑。在積極的社會組織建設方面則致力于分析管理、教育、社區、媒體等方面如何促進組織本身以及人類的發展。

積極心理學的出現和流行帶來的是心理學研究主題的轉換。積極心理學更為關注人性的積極層面,更致力于促進人類的幸福,提高心理質量。它在傳統心理學領域內得到了廣泛應用,尤其對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健康心理學等領域的研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正如有的學者指出的,“通過對咨詢心理學以及積極心理學的主要旨意做了系統性的闡述,我們發現,積極心理學在咨詢心理學領域是一種重要的建構,這也給我們提出了一定的挑戰,促使我們重新思考咨詢心理學的哲學根源與基礎,要分清自己與其他學科之間的界限和不同。最后,我們相信,積極心理學能夠融入到咨詢心理學中來,并促使我們創建新的評價標準,也相信積極心理學能夠運用到更多的跨學科領域中去”。[5]

3、后現代心理學——研究范式的變革

后現代心理學是當代心理學領域內后現代心理學分支的綜合稱謂,是后現代思想影響下心理學領域內各種變化的總體趨勢,通過強調后現代思潮中解構前提、懸置本體、主張建構等理念,對傳統心理學的眾多理論進行了深刻的再審視。后現代心理學批判傳統心理學的同時也在積極借鑒其他社會科學領域內的重要研究成果。話語分析和敘事方法的引入給當代心理學帶來了很多新的發展空間,并為深入研究心理現象的本質指出了更新的解釋視角和途徑。后現代心理學對傳統心理學的心理機器隱喻、實體性假設提出了質疑,主張人的心理是與社會互動建構的產物;對心理學研究中的科學主義、認知主義提出了否定,重視語言在心理的建構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后現代心理學的興起和發展在傳統心理學領域內掀起了一場革命。

后現代心理學是一個很大的陣營,并非是一個統一的理論學派,它包含的內容比較豐富,但沒有統一的組織,也沒有統一的理論建構。各種新近的后現代心理學分支比如社會建構心理學、敘事心理學、當代文化心理學、當代女性主義心理學等成為后現代心理學的主要代表。這些后現代心理學分支的研究側重點各有不同,致力于去研究的主題也多種多樣。社會建構論心理學以建構為主線,力求剖析以往主流心理學所建立的各種理論內容。社會建構論心理學尤其重視理論或思想產生的時空場域和話語背景,以社會建構論的立場反觀其自身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的發展歷程,由此展現了一個容社會、文化、個人等眾多因素共同參與其中的復雜的社會心理建構過程。[6]敘事心理學研究將敘事和心理學研究結合起來,卻又超越了哲學和方法論的形式化藩籬。敘事心理學需要探索組成人類精神世界的意義系統與結構,強調敘事活動的時間與順序維度,側重研究在時間與順序的關系中得到建構和解釋的意義,從而將過去、現在和未來結構性地聯系起來。當代文化心理學深入研究了文化和心理的深層建構關系,它認為文化和人類的心智是不可分割的兩個部分,不存在統一的、普遍的、標準的原則和定律來解釋人類心智的發展與工作機制,一種根植于某種文化的心理學理論,其理解和應用必將局限在產生它的此種文化中。女性主義心理學重新解讀和審視主流心理學的科學觀與方法論,批判父權制社會體系下主流心理學中所表現出來的傳統的男性中心主義的價值標準,及其研究行為對女性經驗的排斥與歪曲理解,試圖重新建構包括女性在內的心理科學。

總體來看,雖然后現代心理學的各種思潮的發展各有側重點,但它們也具有一致性,這主要表現在,他們都贊同后現代心理學所崇尚的“建構”理念。這種建構不是個體的建構,而是社會的建構,不是封閉的靜態過程,而是開放的協同合作的動態過程。所有的建構都是在關系情景中產生、發展和變化,而建構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并帶有文化和價值制約性。雖然后現代心理學陣營內部還存在諸多分歧,理論研究各異其趣,但后現代心理學家們開辟出了一些獨特的新領域和新主題,并始終嘗試著從新視點出發去創造一種全新的心理學理論框架和方法論模式。后現代心理學對西方主流心理學的方法論與認識論的批判與重構,在西方心理學界中獨樹一幟,促進了對人類心靈奧秘的深入探索。

三、討論與結語

對于近20年來西方心理學的整體發展趨勢做出全面的描述和準確的評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知道,西方心理學的多元與批判的發展趨勢是源于學科領域內外多方面的原因。而國內也是在積極地對這些新進發展的范式和理論盡量做到更為詳盡的描述和介紹,為我們提供了了解國外心理學發展狀況的廣角鏡。

從積極的方面來看,當代西方心理學發展中所出現的新趨勢、新理念以及新研究方法,借鑒并融合了社會學、哲學、文學等領域的精華,這讓心理學能夠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探索人類行為和心理的奧秘。不管是作為現代心理學體系多元化發展的進化心理學與積極心理學研究,還是作為現代心理學研究范式重要突破的后現代心理學思潮,都為我們繼續研究和解釋人類的心理現象提供了更加獨特的視角、更加新穎的思路、更加深厚的理念以及更加靈活的方法。它們是現代心理學的一股新勢力,是活躍在現代心理學的舞臺上的獨特風景。

但也有批評指出,當代西方心理學多元化和批判性發展的后果是造成了一片繁華的背后缺少了宏大理論的梳理和建構,尤其后現代心理學更是如此。不能否認,后現代心理學那種直入現代心理學要害的批判方式所帶來的新思維已經讓整個心理學領域出現了新的發展局面。但后現代心理學是建立在批判現代心理學的基礎上,發展時間較短,相對于較為成熟的現代主流心理學的宏大流派來講,它們在理論建構方面稍顯稚嫩,仍需不斷發展和完善自身。

【參考文獻】

[1]葉浩生.積極心理學(前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14頁.

[2]高申春.進化論與心理學理論思維方式的變革[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2.

[3]葉浩生.進化心理學思維方式的變革及其意義[J].心理科學進展,2005.13(6).

[4]SeligmanME,CsikszentmihalyiM.,Positivepsychology:Anintroduction[J].AmericanPsychology,55(1):5-14,2000.

[5]DebraMollen,LanayaL.Ethington&CharlesR.Ridley,PositivePsychology:ConsiderationsandImplicationsforCounselingPsychology[J].TheCounselingPsychologist,34:304,2006.

[6]Gergen,K.J.,Socialconstructionistmovementinmodernpsychology.AmericanPsychologist,[J].18(3),1985.

【摘要】近20多年來,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出現了多元與批判并存的局面。主流心理學范式漸漸遭受到不可逾越的發展困境,整個西方心理學都在積極改變思維方式,不斷拓展新的研究空間,為主流心理學尋找新的發展途徑。在如此的學術背景下,心理學領域出現了兩種比較明顯的發展走向。其一是西方心理學的多元化發展,以積極心理學與進化心理學等為代表,積極創新研究思路,拓寬研究主題;其二是西方心理學的后現代批判性思潮的出現,以社會建構論心理學、文化心理學、敘事心理學等為代表,積極突破主流心理學的研究范式,建立了獨樹一幟的后現代心理學研究陣營。

【關鍵詞】西方心理學,多元與批判,后現代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