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解剖學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時間:2022-02-17 12:19:39

導語:人體解剖學心理健康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體解剖學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1在人體解剖學授課過程中,強調理論知識講解與心理健康教育并行

指明堅實理論基礎可增加患者對護理工作人員的信任,提高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從而使學生熱愛學習??偨Y近三年的臨床工作經驗顯示,患者對自身疾病的不了解是患者恐慌疾病,質疑醫護工作者,甚至不配合治療或者有更過激行為表現的主要因素。而相應的,護理工作人員由于醫學基礎知識的貧乏,在為患者做相應護理活動指導時表現出不自信,甚至在患者提出疑問時回避的態度都是臨床加劇醫患矛盾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講解基礎理論的同時有必要重點說明該理論知識怎樣與臨床操作相結合,在操作過程中如何將健康教育融合進去,幫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疾病,配合護理活動的開展。將目前臨床常見的患者被動的“被護理”局面轉變為患者積極主動地要求被護理,降低患者對疾病的焦慮,配合護理活動的開展。例如,在講解男性尿道三處生理狹窄時,可適當說明操作者在導尿過程中要對患者的不適感給予理解和安慰,同時向患者說明操作區域的生理結構可能帶來的不適感。這樣患者就會在比較放松的情況下接受導尿,也不會再發生自行將導尿管拔出造成黏膜損傷等后果。在患者的充分信任下,自信滿滿地操作,也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2在人體解剖學教學過程中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護士的整體素質,幫助醫學生盡快進入職業角色

目前絕大多數醫學院?;蜥t學相關院校的學生生源來自于高考,這樣就決定了醫學生對自己未來職業角色知之甚少。在大多數大一新生的眼中,護理工作就是打針發藥。作為學生接觸的第一門專業課——人體解剖學,在理論知識講解的同時有必要給予學生專業相關的健康教育;有必要適當說明護理對象、環境中的特殊工作方法,態度及認真嚴肅程度。大量文獻研究表明,目前在基礎護理教學中開始注重良好的儀表、語言溝通的技巧、服務的意識等健康教育。事實上有部分學生在還沒有接觸到基礎護理課程時,就已經對醫學基礎課的枯燥、繁雜而厭煩。學生很難在理論知識的講解中看到他們未來工作的影子,很難理解護理工作是什么樣的角色、應該用什么樣的心態去學習、接受這些重要又好像沒什么大用的枯燥理論。因此,在基礎理論教學的同時融入健康教育,從開始就培養學生如何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愛崗敬業,以患者的健康為中心,熱情精心地服務患者,盡快進入職業角色。

3結語

總之,在經濟快速發展,健康護理意識逐漸加深的現代醫療前提下,如何將健康教育更好地融入到基礎醫學教學中很值得思考。特別是作為專業必修課第一門的人體解剖學,在其教學過程中怎樣融入健康教育?怎樣通過理論知識與健康教育結合幫助醫學生盡快進入并很好地適應職業角色?這都是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通過對健康教育對人體解剖課重要性的思考,以希取得更好教學效果和培養更優秀護理工作者的雙贏結果。

作者:安娜單位: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