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語言應用的科學性與藝術性

時間:2022-11-02 08:51:53

導語:幼兒教師語言應用的科學性與藝術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幼兒教師語言應用的科學性與藝術性

教師語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師的口才和敘述能力,是教師進行幼兒教育的一種語言。教師語言的要求從客觀來說,既要將幼兒的情緒穩定住,還要在各樣環境中教給孩子各種不同的知識,想要使孩子在學習和成長中獲益,幼師應用語言時應當賦有科學性和藝術性。

一、幼兒教師語言的科學性

1.注重語言的科學性

教師語言的準確與否,即是否符合科學性。而在概念上來說,語言交流中用詞恰當、準確合理沒有絲毫偏頗,就說明語言應用有科學性。而在當前幼兒教育中著眼,大部分幼兒教師所使用的語言距離“科學性語言”相差甚遠。幼師語言應用不具有科學性,就無法準確地將教育內容和方向提供給幼兒。本人覺得注重語言科學應用,應當體現在下面幾點:在幼師使用語言時,應當顧忌到幼兒的心理承受程度。在表面上來看,大多數幼兒思想單純,幼兒的思維改變受到父母或者環境的影響,而呈現出多樣性。幼師在說話時,幼兒都會展開思考,不過他們沒有形成系統的思想體系,所以在理解幼師講話時與幼師想要表達的思想存在一定差距。幼師重視語言科學性的同時,還需要與幼兒進行全面交流。當前開展幼兒教育工作,不只是穩定幼兒情緒和給幼兒講故事,還應當通過準確的語言激勵,使幼兒能夠直面挫折和失敗。

2.重視語言的邏輯性

嚴謹的邏輯性結構是構成科學的骨架,當應用的語言邏輯不通時,就說明該語言不具有科學性。幼兒的認知和年齡決定了他們的思想純真、語言結構簡單。而這時幼師要重視語言邏輯性,才能夠給予幼兒正確的引導。這需要幼師做以下努力:(1)幼師要確保語言沒有漏洞和語法錯誤。幼師與幼兒進行交流互動中,確保邏輯性的用語,就使得幼兒在模仿時,模仿正確的語言邏輯能力,為以后的語言發展鋪平道路。(2)長期的言傳身教是保證幼兒語言邏輯準確性的基礎。即使幼師在語言上邏輯準確,但這并不代表幼兒能夠一直按照正確的語言邏輯來模仿,所以,教師一定要積極地對幼兒出現的語法錯誤進行改正,來保證幼兒語言的正確性。

二、幼兒教師語言的藝術性

幼兒教師的語言要生動形象。幼兒處于一個語言發展期的年齡中,因此他們的語言一般具有形象、生動和靈活性。這就要求幼師在教學時要保持生動靈活、節奏歡快,然而抓住幼兒的心理和年齡層次來讓語言生動形象相對較難,因此幼師要注意以下事項:

(1)幼師應用語言時要抓住孩子的心理特征充分吸引他們的注意。不管是帶著幼兒上課時,還是課外活動時,都要立足于用吸引孩子的語言來使他們在教學中學到東西,提高他們的學習水平。教師如果大聲喊,就會給孩子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響。

(2)使用語言要本著對孩子有益的原則。幼兒喜歡聽故事,在講故事時不但要生動形象,還要讓學生能夠在語言和故事美中,真正地將故事中的精華吸收到,從故事當中培養他們的美德。幼兒處在一個較為特殊的年齡階段,然而幼兒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啟蒙老師,注重使用語言的藝術和科學性,對于孩子成長有重要意義,只有加強幼師隊伍建設,使他們在應用語言時與幼兒的年齡階段相吻合,這樣才能夠確保幼兒的身心健康。

作者:王慧青 單位:寧夏鹽池縣第一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