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多元智能可行性研究

時間:2022-10-07 03:37:32

導語:幼兒多元智能可行性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幼兒多元智能可行性研究

【摘要】目前,多元智能理論對我們教育改革的影響正在進一步深化。而在音樂教育中開發幼兒多元智能,便是其中所做的一種積極的實踐探索。在幼兒音樂教育中我們應當明確,幼兒多元智能的開發必須是在幼兒音樂審美體驗前提下進行的。同時,不同幼兒音樂課程對幼兒不同智能的開發在教學內容、方案設計、評價手段等方面也是不一樣的。

【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幼兒音樂教育;審美體驗

霍華德•加德納博士是哈佛大學教育學教授,在其1983年出版的《智能的結構》一書中,明確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他認為智能是所有人都在使用的代碼,智能是個體畢生用以學習、解決問題和進行創造的工具。與傳統智能理論相比較,加德納的研究揭示了更寬泛的人類智能體系,他將人類的智能分為語言智能、數理智能、空間智能、動覺智能、音樂智能、人際交往智能、自知自省智能、自然觀察智能。這八種相對獨立、相互平等的八種智能是對傳統智能理論的突破,智能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以數理智能為核心的智能,而是一種多維度的、更強調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結構模式??梢哉f,多元智能理論對當今世界教育改革實踐所產生的積極影響,已經越來越多地被我國教育工作者所認識。特別是近年來,在我國基礎教育領域以多元智能理論為指導展開的教學實踐探索呈現出持續增長的研究態勢。在如此背景之下,在音樂教育中開發幼兒多元智能的可行性研究便成為了我們要鄭重面對的問題,解決好了這個問題,多元智能理論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我們的幼兒音樂教育。

一、在音樂教育中開發幼兒多元智能須處理好的幾個問題

按照《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基本精神,藝術是幼兒教育五大領域中的一個領域,它與健康、社會、科學、語言其他領域共同承擔著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任務。作為藝術領域下的音樂教育,它本身所具有的情感性、創造性、形象性、實踐性等本質特征與幼兒的心理、認知、人格的發展是一致的,是幼兒發展情感、人際交往、認知能力、創造能力所需要的教育。由此可見,在實施音樂教育的過程中,幼兒音樂能力的提升是離不開其他領域的有力支撐。為此,在音樂教育中開發幼兒多元智能之前,我們有必要處理好以下幾點:在音樂教育中,幼兒音樂智能的發展與其他智能的發展,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當下,我們幼兒音樂教育工作已非常清楚,知識和技能是幼兒審美能力結構中的兩個方面,但不是全部內容。如果我們過分注重幼兒對音樂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就必然會忽略對他們其他能力的培養。因此,多少年來,幼兒園音樂課等同于唱歌課,幼兒人際交往智能、身體動覺智能、視覺空覺智能的發展都被我們忽視了。而這與音樂教育只注重單純的技能技巧訓練,不重視幼兒認知方面的想象力、觀察力、思維力、實踐性有關,音樂教育背離了主動追求幼兒全面和諧的發展之路。可見,幼兒的音樂智能是和其他智能相互融合交織在一起的,彼此影響,共同促進著幼兒智力結構的發展。在音樂教育中幼兒音樂智能決定了其他智能的形成與發展,而其他智能又會制約著音樂智能的發揮。在幼兒音樂教育里,其他智能的發展是間接、有條件的,它們必須通過音樂智能這一中間環節來實現。也就是說,音樂智能的發展有自身的相對獨立性和特殊性。只有依托具體的音樂活動,音樂智能才能有效地轉化為幼兒音樂能力的發展,也才可能保障幼兒其他智能的協調發展。

二、在音樂教育中開發幼兒多元智能的可行性

總之,我們可以看到多元智能理論是我們在進行幼兒音樂教育中可資借鑒的一種有價值的教育理論。幼兒音樂教育不僅僅在提高幼兒能力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它也可以直接或間接、顯性或隱性地開發幼兒的其他智能。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我們每個人所擁有的每種智能的數量各不相同,并且我們每個人都以高度個性化的方式組合和運用多種智能。因此,每一個幼兒本身都應該具備不同智能的組合,這些智能都會呈現出獨特的發展。(一)在音樂教育中開發幼兒的言語-語言智能。言語、語言智能指的是“人對語言的掌握和靈活運用的能力,表現為個人能順利而有效地利用語言描述事件、表述思想并與他人交流?!倍變旱囊魳穼W習不僅僅是手指和耳朵的事情,它會引起全身官能的反應。隨著歌唱、律動、器樂的各種音樂活動,幼兒需要耳、眼、腦、語言、肢體運動的協調配合、共同作用,其中幼兒歌唱活動對幼兒語言智能的發展,起著最直接的作用。在歌唱活動中,唱和說常常沒有嚴格的區別,很多時候幼兒的唱即是說、說即是唱。有時,幼兒需要通過傾聽教師的范唱、傾聽和理解教師對歌詞內容的講解,努力記住和再現歌詞和曲調,調控自己的歌聲和相關表演。有時,幼兒又需要用歌唱或類似歌唱的方式來進行對話、講故事或其他語言活動或語言游戲活動。幼兒在這些活動中不僅學習了音樂,也鍛煉了語言和交往能力,直接促進了其語言智能的發展。可以說,幼兒歌唱活動不僅能滿足孩子認識音樂、把握音樂的需求,也能很好地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到自我表達以及人際交流的樂趣,直接或間接地提高其語言的智能。(二)在音樂教育中開發幼兒的音樂智能。音樂智能是指“在那些對音調、旋律、節奏和音色具有敏感性的人身上表現顯著”。但同時,加德納也認為早期的孩童時代是音樂智能發展的關鍵期。4-6歲時,兒童對聲音和音調的敏感性發展,在該階段,豐富的音樂環境可為日后的音樂能力打下基礎。而幼兒音樂活動培養的就是幼兒對音樂藝術美的感受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這其中就包括了幼兒在聽覺的敏銳、準確程度,節奏感覺的準確、靈活,反應的敏捷程度等。當然,具體來說,在不同的音樂活動、不同的年齡階段中,幼兒智能發展的要求都是不一樣的。加德納指出每個人都有發展音樂智能的可能,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音樂,但是多數學生都喜歡節奏和旋律。以幼兒節奏能力的發展為例,幼兒在音樂活動中最早感知節拍,三四歲的幼兒已經基本上能合拍地做動作,同時,還能學習一些簡單的音樂游戲;四五歲幼兒動作能力又有所發展,他們能更有效地控制肌肉運動,隨音樂做動作的經驗也更加豐富;五六歲幼兒已基本能感受到音樂的基本節拍,在做動作時能很快抓住音樂的基本節拍,并能隨拍子的快慢變化改變自己動作的速度。多元智能理論認為,音樂智能的開發不僅僅是讓幼兒對音樂要素有基本的感受,同時還能“探索一些音樂的概念,如音高、節奏、音色、音調等,并能進行簡單的記譜和編曲能力。”而這些都可以在幼兒創造性的歌唱教學以及探索性的打擊樂器演奏教學中有針對性的開展。例如在樂器演奏教學中,教師可以這樣做:一是組織孩子做節奏型即興“創編——模仿”游戲(一個人即興奏出一個節奏短句,另一個人模仿),或做節奏型“即興對話”游戲(一個人即興奏出一個節奏短句,另一個人也即興奏出相應的一個節奏短句),兩人如同即興對話一樣。(三)在音樂教育中開發幼兒的身體-動覺智能。身體-動覺智能是把身體和心智聯合起來實現完美的身體活動的能力。動覺智能從對無意識、自發運動的控制開始,發展到以高度分化的、熟練的方式來運用我們的身體。在幼兒音樂教育中,脫離幼兒身體感受、身體體驗的音樂活動,孩子是很難參與進去的。因為,音樂所使用的最重要的材料——樂音,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聲音的高低、時值的長短、音樂的句段結構都是抽象的,因此,對于以動作思維、形象思維為主的幼兒,需要用身體的感應和運動將自我音樂的感受結合起來,才能獲得參與音樂活動的成功感與喜悅感。當然,引導幼兒運用包括動作以及其他感官通道去進行音樂的表現、創造,已逐漸在幼兒音樂教育工作者心中達成共識,可如何將孩子的動引向身體與大腦、情感與動作相結合的身體-動覺智能發展層面?而不是停留在一般游戲活動的層面?這是我們要認真思考的問題。美國著名音樂教育家戴維•埃里奧特便認為,音樂學習中的動、體驗要轉化為“音樂制作”。他指出:“制作在音樂教育中是指鼓勵學生們研究并選擇有創新的音樂作品來自己表演或者在自己的樂團中表演;產生詮釋、即興表演的和(或)作品的問題的解決辦法?!盵1]因此,即便幼兒表演、創造的能力還很有限,但是幼兒以身體動作為基礎所展現出的即興活動,恰恰是他們最直接、最自然的創造性活動,這也是幼兒音樂教育中最有價值、最有意義的部分。(四)在音樂教育中開發幼兒的人際交往智能人際交往智能是指能夠有效理解他人并有效地與他人交往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論還進一步認為對于年幼兒童的人際交往智能發展,關鍵在于三種能力的培養,它們是“自己的理解,對他人的理解,對文化背景中有價值的社會角色的認同。在兒童與同伴互動中,它們常作為促進者、領頭人、助人者或朋友等這些被社會文化尊崇的角色出現?!盵2]而在幼兒戲劇教學活動中,不同文化下的戲劇所反映的生存、死亡、美、丑、人際關系、自然關系等,都是永恒的人類的主題。幼兒對這些主題的戲劇表演,其實都是他們對自我生活之中諸多社會關系的展示和思考。例如在戲劇表演和觀賞中,會給幼兒帶去一系列深刻的影響:(1)幼兒將自身的情緒投射到戲劇的情境與角色中,借此重新感受自己的情緒,能夠與他人分享并表達各類情緒,接納自身的情感;(2)由于戲劇中要演繹不同的角色,幼兒能夠時常有機會站在戲劇角色的角度看問題,培養他們的同理心,更有利于他們在現實人際交往中更多地從他人角度看事情;(3)在戲劇活動中,幼兒需要加入團體,一起討論、組織、分工、合作、解決由于觀點不同產生的沖突,無形之中分享、接納、傾聽、溝通等社會交往技巧得到增強。

綜上所述,在幼兒音樂教育中開發幼兒多元智能,不僅要借鑒多元智能理論中一切可以為我所用的地方,使之服務于我們的幼兒音樂教育改革,也要科學、辯證地看到多元智能的開發絕不是盲目、激進式的,它必須遵循幼兒音樂教育的一般規律,只有這樣,幼兒音樂教學活動才能保證幼兒的多元智能都得到有效發展。

參考文獻

[1][美]戴維•埃里奧特《關注音樂實踐——新音樂教育哲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9.

[2][美]艾斯貝格,克瑞克維斯基.多元智能理論與兒童的學習活動[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作者:侯杰 單位:長沙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