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兒童音樂教育研究
時間:2022-02-17 11:20:33
導語:自閉癥兒童音樂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特殊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盡管我國的培智教育在近十幾年逐漸的發展,但由于起步較晚,仍與其他先進國家存在一定差距。本文通過閱讀大量文獻,試圖從特殊兒童和自閉癥兒童音樂教育問題及音樂治療對自閉癥兒童的作用等方面展開述評。
關鍵詞:兒童;自閉癥;音樂教育
當今社會中特殊兒童的教育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他們由于天生身體上的缺陷,導致他們不能像正常兒童一樣接受相同程度的教育。在此背景下,很多專家學者將特殊兒童音樂教育作為主要研究的對象,筆者檢索了關于特殊兒童音樂教育和自閉癥兒童音樂教育的文獻97篇,經過研讀,從中選擇有代表性的文獻作如下分析。
一、特殊兒童音樂教育問題
特殊兒童音樂教育是指通過音樂獨特的形式針對不同缺陷、不同程度的特殊兒童進行教育,使兒童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關于特殊兒童音樂教育的研究受到許多專家的青睞并且投入研究,在特殊兒童教育方面產生很大成果。李小威認為“特殊音樂教育與研究的主要力量是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師,其次是音樂專業的研究生和普通高校的音樂教師”。連赟分別介紹了美、英、日三國的特殊教育,美國重視特殊音樂教育,為每位學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機會和教學資源;英國的音樂課是特殊教育學校的基礎課程,且對特殊音樂教育師有專門的培訓;在日本,除了聾啞、盲人、養護學校及普通小學中的特殊教育班均開設了音樂課。一些學者把樂器教學融入到特殊教育中,將鋼琴運用在特殊教育中的郭潔表示“特殊的音符領悟,促進他們學科的發展”。還有將現代的流行音樂與特殊音樂教育相結合的李亦輝、郝文濤,因為流行音樂較為貼切人們的生活,常常會使特殊兒童常產生濃厚的興趣,可以幫助特殊兒童適應現實生活。
二、自閉癥兒童音樂教育問題
音樂教育對于自閉癥兒童的研究促進了特殊教育這一領域的進步,且有一定的成效,通過音樂教育也產生了很多成果,這些成果有效的促進了音樂教育對自閉癥兒童的有效建設,劉英曼發現很多自閉癥兒童都存在著聲音敏感的問題,提出了在音樂教育活動中“必須嚴格控制各種音樂實踐活動”。孫韻通過對6名孤獨癥學生的研究表明,在音樂教學中要“以體態助說話”,正確使用體態語言對兒童進行輔助教學,即能吸引兒童的注意力、增加溝通能力。宋麗曉認為要從節奏、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的手勢和學生感興趣的圖片、音樂和游戲等活動方面入手。馬驍將肢體動作、舞蹈、語言等結合在一起的,強調了節奏的重要性,在教學中也大量采用了節奏性樂器,將歐洲、亞洲、非中的各個時代的打擊樂器進行改良,并被稱為“奧爾夫樂器”。在對自閉癥兒童的音樂教育的意義方面,龔文嘉提到了“音樂教育可以提高孤獨癥兒童在認知水平和行為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兒童在音樂活動中的表現可以反映他們心理各方面的成長狀況。針對不同發展階段的兒童進行音樂教育,可以促進他們各方面的心理成長。
三、音樂治療對自閉癥兒童的作用
隨著音樂治療對自閉癥兒童的干預方法逐漸增多,在音樂治療領域取得優異成績的專家日益增加,宋博媛、郭衛利通過對一名自閉癥兒童的音樂治療,結果表明“兒童音樂治療的基本訓練方法有律動、跳舞、歌表演、為樂器伴奏等”,治療師可根據具體的情況靈活運用。張焱結合了音樂治療、結構化教育以及應用行為分析療法,對一例高功能孤獨癥兒童進行了行為訓練,結果表明在提高主動語言表達的動機、轉化和改善刻板行為、提高其社會適應情緒與交往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國外的很多教育家的教學法在自閉癥兒童的音樂治療方面也有所幫助,黃牧君提到了德國的音樂治療師格特魯德、卡羅爾和耶加德依據卡爾•奧爾夫的音樂教育思想,經過不斷地實踐、探索,逐步發展并形成了系統化的奧爾夫音樂治療方法,他表示“其豐富的活動內容和靈活的活動方式為自閉癥兒童提供了音樂感知、身體律動、言語表達、情感體驗的機會”。對奧爾夫音樂同樣有研究的張墨文、鄭舒婷也介紹了國內外自閉癥的相關研究,在經過奧爾夫音樂治療后,自閉癥兒童的感知、交流、協調、創造、思考、理解、記憶等能力都有很明顯的提高。
四、結語
隨著社會不的進步,特殊兒童的音樂教育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自閉癥兒童作為特殊兒童的一個重要部分,他們的音樂教育并沒有得到很大的重視。通過對此類文獻的研讀,筆者發現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其一是師資方面,特殊學校的音樂教師很多是普通師范類院校畢業,之前很少涉及到特教行業,缺少專業的訓練,因此在教師入職前,應對教師進行相應的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豐富專業知識,加強教師的整體水平。其二是教材和課程方面,大部分學校使用的是普通音樂教材,但這些教材未必適用于特殊兒童,很多特殊教育學校供音樂教室上課使用的器材較少,學校應找到適合自閉癥兒童使用且不會讓學生覺得枯燥無味的音樂教材,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其三是不注重個別教學,大部分學校都是給學生進行同一內容、同一形式的音樂課程,沒有根據學生個體的不同進行因材施教。教師在集體授課的同時,要根據每個學生情況的不同,對其制定不同的音樂教學計劃,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很更好的教育和發展。
作者:李葉 單位:浙江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參考文獻:
[1]李小威.中國大陸特殊兒童音樂教育(1995—2012)研究現狀分析[J].音樂大觀,2013,10:12-13.
[2]連赟.中國特殊音樂教育:歷史與現狀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0.
[3]郭潔.鋼琴在特殊教育領域中的實踐應用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3.
[4]李亦輝,郝文濤.流行音樂對特殊音樂教育的推動作用及現實意義[J].通俗歌曲,2015,04:62.
[5]劉英曼.音樂教育對自閉癥兒童身心影響的調查與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
[6]孫韻.孤獨癥兒童音樂教學方法探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0.宋麗曉.自閉癥兒童音樂教學中集體活動課模式探究[J].現代特殊教育,2016,07:71-72.
[7]馬驍.音樂在自閉癥兒童行為認知功能改善中的作用[J].音樂天地,2012,05:42-45.
[8]龔文嘉.淺析孤獨癥兒童音樂教育的意義[J].黃河之聲,2009,19:106-107.
[9]宋博媛,郭衛利.個性化音樂治療在自閉癥特殊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音樂大觀,2014,11:142-143.
[10]張焱.音樂治療干預高功能孤獨癥兒童行為訓練的個案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05,08:38-43.
[11]黃牧君.奧爾夫音樂治療應用于自閉癥兒童的個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
[12]張墨文、鄭舒婷.奧爾夫音樂治療實踐于自閉癥兒童的個案研究[J].藝術探索,2015,06.
- 上一篇:音樂教育生活化探討
- 下一篇:院校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