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英語語言學課堂設計研究
時間:2022-09-25 08:33:15
導語:茶文化英語語言學課堂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現代語言學家認為,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語言承載文化,文化影響語言,想要學好語言,就要從文化層面出發。眾所周知,中國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長河中,形成了一整套極具特色的茶文化體系,并日漸發展成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將茶文化應用于當代高校英語語言教學課堂中,既有助于提升高校學子的英語綜合能力,還能傳承和發揚中國優秀的傳統茶文化,最終實現當代高校英語教學的長遠發展,培養出高素質的德才兼備的英語人才。
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不可分割,在語言教學過程中,通過文化的不斷滲透,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語言技巧,了解語言內涵。英語作為我國高校語言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文學教學的深遠意義不言而喻。在2007年正式施行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明確提出了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那就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這也就是說,高校英語老師在授課時,既要培養學生英語聽說寫譯讀等五項語言技能,還要注重語言文化內容的發展。近年來,我國很多高校陸續將茶文化應用于高校英語語言教學中,借助茶文化的內在價值,促進中西方語言文化的融合,提升當代青年學子的英語綜合能力,實現教育部對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的要求。然而,目前看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本文淺析了中國茶文化的價值內涵,結合當前我國高校英語語言學教學中存在的誤區,提出茶文化引入英語語言教學的重要性,建議高校英語老師通過制定相關的英語教學方案,進一步完善茶文化在英語語言學課堂設計中的有效應用,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英語教學內容,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1茶文化價值內涵的分析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唐代《茶經》的問世,標志著我國茶文化正式形成,到了宋代,我國的茶文化發展達到了巔峰。隨后,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茶文化逐漸發展成為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并慢慢地與外來文化融合,形成了具有海納百川的文化力量。
1.1茶文化的中國化詮釋
根據史書記載,我國的茶文化有著漫長的發展史,從古至今始終秉承一脈相承的發展關系,歷史源遠流長,內容不僅博大精深,而且還極具兼容特性。在各個文化領域都蘊藏著豐富的茶文化元素,這些元素可以分為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從物質層面講,茶文化是指茶葉、茶具等,而精神層面上,茶文化包含茶藝、茶俗、茶文學、茶道等,更多的是講究茶文化的價值內涵。諸如在《紅樓夢》中,有關“老君眉”的片段,從側面反映出賈府的社會地位。因此,我們學習茶文學,可以了解茶文化所詮釋的精神理念,所呈現的社會背景。
1.2茶文化的多元化發展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廣泛,我國的茶文化于5世紀開始對外傳播,17世紀風靡世界。茶文化不單單只具有中國元素,通過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與交流,日漸形成了茶文化元素的全域性,世界不少國家也相繼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文化。在這種時展的背景下,只有深入了解茶文化所蘊含的應用價值和語言要素,熟知茶文化與英語語言學教學活動之間的關聯,才能更好的讓青年學生接受和理解在英語語言學課堂上,所需具備的價值啟迪和思維理念。
2當前高校英語語言學教學存在誤區
據悉,大學英語是專門面向非英語專業學生開設的英語課程,不僅是一門語言基礎課程,還是拓寬知識面、了解英語文化的素質教育課。不難看出,大學英語學習的不單是語言技巧,更是一種英語文化。然而,在傳統的中國式課堂教授英語時,教學形式單一,缺乏語言實踐,忽視文化內容的重要性,很容易造成高校青年學生英語學分成績很高,但英語文化素養偏低,很難成為德才兼備的高素質英語人才,難以滿足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
2.1忽視文化教學
現代語言學家認為,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相輔相成,語言承載文化,文化影響語言。這就要求語言學習者不僅要從知識層面學習語言,也要從文化層面上學習語言。如果學習者忽視文化層面的學習,那就容易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出現本末倒置的錯誤?,F實情況是,在當代高校英語語言學教學過程中,不少高校老師往往只注重傳授語言基礎知識,諸如形式化的記憶單詞,分析語法。這種機械式的記憶,會讓語言學習者產生厭惡的心理,不利于英語文化的融合與發展,造成學生英語文化知識的匱乏,綜合素養和能力低下。不得不說,有些語言反映著某種特定的文化現象,語言背后就是文化,舉例來說,“acupoftea”,本義可以解釋為一杯茶,引申的含義是喜歡的人或者事,它的一種特定文化的反映。如果老師不加以解釋,學生很容易對此產生誤解。
2.2缺乏語言實踐
英語被稱為國際語言,是各國文化交流的載體與工具,學習語言主要目的是培養和促進學生的對外交流能力。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英語的實際應用性和語言文化理論的學習,相較于英語語法和理論學習顯得更為重要。然而現實情況卻是,不少高校英語教學缺乏語言實踐環境,導致一些大學畢業生憑高分通過了英語四六級考試,可英語口語能力卻相對貧瘠,直接影響了其就業面和成功率。同時,受中國傳統應試教學理念影響,一些高校老師在教學中只注重考點的教授,不進行深入講解,不注重對比教學,導致不少學生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缺乏認知,在與對方交流時,極易碰觸對方的文化禁忌。諸如,紅茶的英語是“blacktea”而不是“redtea”,這就需要老師進行對比教學,講述語言背后的文化含義。
3茶文化應用于英語語言教學的重要意義
3.1傳承和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中國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悠久,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具有的獨特文化內涵和民族特色在世界茶文化中都享譽盛名,因此深受國際友人的喜歡。為此,傳統茶文化與英語語言學教學的融合,有助于傳承和發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與此同時,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擯棄崇洋媚外的錯誤思想;更為重要的是,兩者的完美結合,有助于提高青年學生的文化素養,成為當今中國所需要的高素質的英語人才。
3.2為跨文化交際提供便利條件
跨文化交際,指的是兩個不同文化體系中的不同個體間的交流,是兩種文化的信息溝通與傳遞,這種相互性的傳遞是基于語言為基礎。這種跨文化交際想要取得良好效果,學習者首先要進行兩種語言背后的相關文化學習,中國學學尤其還有更為努力地學習我國的傳統文化,這樣才有助于對外更準確地傳遞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通過跨文化交際更好地樹立我們的國家形象。將茶文化應用到英語語言教學中,使得高校學生不僅能學習到外國文化,還能將中國文化進行傳承和發揚,從而提高其跨文化交際能力,深刻了解兩國語言文化。與此同時,在高校英語語言學教學過程中,融入茶文化精神,既是對英語教學模式的創新與發展,也可以日漸形成一整套多元化的英語學科體系,從而激發青年學生對茶文化的學習興趣。
4茶文化融入英語語言學課堂的教學路徑
4.1教學方式: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有越來越多的高科技技術被應用到高校教學中,其中多媒體技術已成為高校英語語言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輔助教學工具。高校老師提前準備好英語教學課件,通過圖片、音頻、視頻等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讓學生熟練掌握英語語法和語言的應用能力,諸如通過播放外國電影來展現外國文化,以《傲慢與偏見》為例,影片中多次出現英語人喝下午茶的劇情,老師可以讓學生模擬電影場景對話,提高英語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學生可以通過老師對中西方茶文化差異的對比講解來學到不同的茶文化所蘊含的不同哲理,進一步了解和認同中國的傳統文化。
4.2教學內容:融入茶文化知識提升文化素養
在高校英語語言學教學過程中,英語老師引入茶文化,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促使學生更好的理解英語知識。教學活動適當地引入相關的茶文學作品,學生通過大量閱讀有關茶文學的英語原著,既能通過作品了解西方文化,諸如西方人的思維習慣和生活方式,又能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如果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開展閱讀分享活動,相互交流對文學作品的感悟,還有助于活躍課堂氛圍,提高英語能力,推動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此外,高校老師在制定英語語言學教學方案時,需要重視英語語言知識的規范性,熟練掌握與茶文化相關的英語單詞,將英語語言教學內容與茶文化知識進行有效結合,不斷完善英語語言文化教學體系,從而提高學生英語語言學習和運用的能力。
4.3教學方法:通過對比法提高學生英語水平
現代教學中有一種較為常見方法———對比法,高校英語老師可以將其應用到英語語言學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分組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場景模擬,一組模擬中國傳統飲茶場景,一組模擬西方傳統下午茶場景,等學生表演完畢后,老師再對模擬場景中的細節進行講解,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到中外的不同茶俗。此外,在中西方的茶文化中,還會出現一些易混單詞,諸如下午茶,英譯為“Lowtea”,或“Hightea”,如果從字面對這兩個英語單詞進行翻譯時,就變成了“低茶”和“高茶”,這顯然與實際含義不符。為此,高校英語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利用中西方茶文化的差異,來加深青年學生對英語詞匯的理解,幫助他們更快的記憶那些易混單詞。諸如,紅茶正確的英譯是“blacktea”,而這個英語單詞翻譯為漢語,就變成了黑茶,與原義仍有差別。因此,通過對中西方茶文化進行差異分析后,可以提高對英語詞匯的理解和記憶,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
4.4教學活動:開展茶文化主題實踐提升學習興趣
有人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同樣也可以檢驗理論,這一定律就可以應用到高校英語語言學教學過程中。高校英語老師除了教授理論外,更應注重實踐教學,諸如可以引導學生開展各種茶文化主題的“英語角”,并邀請外教參加,在活動中設置多個游戲環節,通過寓教于樂的學習方式,從而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此外,老師還可以給學生提供欣賞茶藝表演、聽茶歌、跳茶舞、學茶道、參觀茶博會等各種“走出去”的實踐機會,鼓勵學生報名爭當國際茶博會的志愿者,從而拓寬個人視野,提升個人綜合能力。
5結語
隨著高校教改的不斷深入,高校英語老師的教學理念也在不斷更新,通過借助茶文化的優勢,完善英語語言學課堂內容,營造良好的英語教學氛圍,這對我國英語教學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如何讓兩者更好、更高效地融合,還需要高校英語教學者在實踐中得出真知。
參考文獻
[1]朱錦銳.學習觀背景下的“英語語言學”課堂教學策略探究———基于“格式塔”學派的認知論[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11):117-122.
[2]鄒艷,代士雯,張志云.茶文化導入高校英語教學及對策探析[J].福建茶葉,2017(3):271-272.
[3]田華.中國傳統文化在英語文化教學中的地位[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5(2):193-195.
[4]郝敏.試論英語語言文化教學中融入我國傳統茶文化的必要性[J].福建茶葉,2017(2):179-180.
[5]衛景宜.英語專業教學中人文內涵的培養研究———中西方茶文化對比中的英語人文素質教學策略分析[J].內蒙古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5):322-326.
- 上一篇:行政法不確定法律概念的具體化
- 下一篇:私營企業法律問題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