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人才職業素養交互式平臺建設研究

時間:2022-09-07 03:36:34

導語:化工人才職業素養交互式平臺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化工人才職業素養交互式平臺建設研究

摘要:化工行業在國家經濟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化工行業人才職業素養的高低已經成為化工行業、輕工業領域發展潛力的重要參照標準之一。文章基于校企合作驅動下對“互聯網+化工人才職業素養”的交互式平臺建設問題進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互聯網+時代的內涵以及互聯網+背景下化工人才職業素養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其次分析了校企合作驅動下“互聯網+化工人才職業素養”交互式平臺構建的意義和必要性;再次分析了校企合作驅動下“互聯網+化工人才職業素養”交互式平臺構建的策略;最后搭建了校企合作驅動下“互聯網+化工人才職業素養”交互式平臺。

關鍵詞:校企合作;互聯網+;化工人才;職業素養;交互式;平臺

對于中國化工領域的發展而言,高校教育階段除培養學生必要的化工領域知識和技能外,對化工人才的職業素養培育、道德水平建設等要求也越來越高[1]?;I由于具備較為典型的工科院校和專業特征,在思政教育、德育工作培養方面的投入力度不足。同時,化工院校的課程安排也并未給專業的思政教育工作留有充足的課時。因此,利于互聯網技術構建化工專業人才職業素養培育的平臺,成為解決中國化工專業職業素養培育工作欠缺的重要手段和途徑。

1概述

1.1互聯網+時代的內涵?;ヂ摼W+是現代信息技術為推動社會形態和經濟業態演變而進一步進行實踐的成果?;ヂ摼W+概念的提出極大程度提升了社會經濟實體與互利網的融合程度,為社會經濟實體的改革、創新和長遠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互聯網平臺?;ヂ摼W+即互聯網+任何傳統業態?;ヂ摼W+的理念并不是單純的傳統業態與互利網平臺的融合,而是以傳統業態為基本出發點,利用互利網技術和互聯網思維充分調動和優化社會資源配置,將信息技術的技術成果和思維創新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當中?;ヂ摼W+時代的到來激活了全社會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了一種全新的社會生活形態和社會生態形態。1.2化工人才職業素養培養存在的問題。1.2.1培養目標。當前對化工領域人才職業素養的培育多在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等對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化工點算能力進行培養,而對于能夠提升學生化工技能應用能力和化工信息系統設計、分析以及化工專業配套的軟件教材等較為匱乏,對學生的培養目標出現了偏差。導致學生雖然具備了一定的信息技術,但是仍然缺乏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化工工藝預測、分析的能力,無法適應社會以及企業對人才的需求。1.2.2課程設置。化工專業在課程設置方面過于注重化工專業相關課程的安排,對于培養學生職業道德、塑造化工專業學生人文素養的德育課程并未投入足夠的教育和教學力度。部分院校所開設的職業道德課程完全是為滿足專業學生考取化工從業資格所設立,與實際工作環境嚴重脫節。

2交互式平臺構建的意義

2.1滿足教育領域對化工人才培養更高的要求。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中國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對化工人才職業素養的培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頒布了一系列規章制度用于對化工人才培養提供政策幫助和制度約束。教育領域對化工人才職業素養培育的要求逐漸由能夠滿足化工工業和科研必須的知識和技能轉變為能夠適應現代教育體系變革、能夠實現產教研融合和校企合作、能夠滿足未來化工行業發展的技能型化工人才。教育部門對化工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工專業需要通過自身努力打造協同育人平臺,將該類型平臺作為化工專業人才職業素養培養的最為重要的教育平臺。2.2滿足社會和企業對人才培養更高的需求。社會的發展要求化工專業院校的畢業生能夠在盡量短的時間內完成學生到職場人的轉變。然而受限于國家現行教育制度的制約,高等教育化工專業對人才培養的程度與社會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之間仍存在較大差距?;I的學生在初入職場的時候仍然嚴重缺乏企業運作和生產方面的相關經驗,導致化工專業學生角色轉換速度較慢、部分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較差。

3交互式平臺構建策略

3.1打造高等教育化工教學資源庫?;ヂ摼W+理念的提出,能夠幫助高?;I實現教學與現代教育科技的結合。本文認為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與化工專業特色結合,打造4層級架構的化工專業教學資源庫,如圖1所示。該系統的構建和實施,能夠幫助化工專業實現互聯網+時代的即時性學習[4]]。3.2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ヂ摼W+技術與化工人才職業素養的結合,向化工專業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在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下,很多高校化工專業開始與計算機技術進行融合,開設了如化工點算化軟件課程、VR模擬化工操作課程、遠程操作與實訓課程等[5]。為了確保新型課程的順利展開,化工專業教師需要率先對新知識、新技能進行掌握,雙師型教師隊伍成為化工專業能否在互利網+時代順利開展教學,是推進校企合作的關鍵。學校和企業一方面應在學習和實踐操作方面為教師提供方便,協助其提升自身不足的地方;另一方面應加強對教師的實踐考核力度,打造雙師型化工教師隊伍。3.3創新化工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隨著互聯網技術與化工專業教學的不斷融合,借助移動互聯網平臺創新化工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成為化工專業人才培養適應社會發展和企業需求的關鍵。為此,高?;I教學應積極與移動網絡技術進行融合,開發相應的APP用以開展多樣化的課程教學。當前應用較為成熟的移動教學APP有慕課、微信課堂、翻轉課堂等。利用這些工具,化工專業學生可以更加方便地進行學習,隨時隨地提升自身知識掌握情況和技能熟悉情況。3.4打造德育教育模式。化工專業德育教育是培養化工人才制造素養能力的關鍵環節。當前高?;I課程開展均采用課堂教學,已經逐漸無法適應化工行業對人才的更高需求。高校應在互聯網+平臺的基礎上,拓展德育教育接口。一方面,可以將課堂教學與化工領域工作實踐進行結合,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切實領會化工專業道德品質對化工領域的影響以及化工行業職業道德規范對自身適應職場幫助;另一方面,打造符合專業需求的職業道德教育實訓體系,讓學生利用互聯網平臺實現道德教學水平的提升。

4系統設計

4.1需求分析。交互式平臺中的不同用戶對系統的需求存在較大不同,根據這些差異本文將交互式平臺的使用權限劃分為4層:①學工部,該層主要負責化工專業學生相關的各項工作事物,是整個系統的核心部門,同時還兼具管理學生信息、學院和化工領域各項通知、新聞的職責,具備系統最高管理權限;②院系,院系主要指各個院系的負責人,他們的主要職責在于分管專業的不同班級,同時可以對化工專業某一學生的基本信息進行查詢和管理,此外還負責對本院各類型新聞和消息的工作,具有較高的管理權限;③學生輔導員,該類成員的主要工作是對管理權限內的班級信息進行查詢、管理、上報,包括學生的基本信息、獎懲情況等,具備一般管理權限;④學生,主要能夠通過平臺進行學習、材料下載等,通常不具備對其他成員的管理權限,僅能夠對自身的登錄信息、瀏覽情況等進行管理,具備最低的管理權限。按照交互式平臺使用人員注冊信息的不同,系統能夠對不同層級的使用人員進行身份識別,從而賦予不同使用人員不同的管理系統權限。4.2系統功能模塊設計。根據交互式平臺不同角色對系統功能的個性化需求進行分析,為滿足不同層級用戶的不同管理需求構建了圖2所示的化工人才職業素養交互式平臺功能結構,主要功能見圖2中所示。除完成圖2所示不同層級的特定功能外,基于校企合作驅動下互聯網+化工人才職業素養的交互式平臺還將系統的最終教學目標,定位于實現學生信息管理的規范化,期望通過對平臺的長期使用,提高對學生信息的綜合利用率,時刻掌握不同學生職業素養水平的差異,進而全面提高化工專業學生職業素養,充分返回信息技術的作用。4.3數據庫設計。數據庫設計水平即設計完成度的高低,是衡量平臺數據存儲、維護和檢索能力的關鍵。因此,作為交互式平臺信息管理系統的核心,數據庫的建設是交互式平臺整體搭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利用Ac⁃cess2016對互聯網+交互式人才職業素養培育系統的數據庫進行了構建。所構建的數據庫主要包括化工專業班級信息、學生基本信息、課業完成信息、獎懲信息、綜合測評成績以及其他內容。表1所示為1個典型的班級信息表。班級信息所包含的內容有:班級編號(A01)、班主任姓名(A02)、學生人數(A03)及班級所在學院(A04)等基本信息。表2所示為一個典型的學生基本信息表。學生基本信息表所包含的主要內容有:學生學號(B01)、姓名(B02)、性別(B03)以及學生所在學院班級(B04)等基本信息。學生能夠通過該數據庫對自身信息進行查詢和編輯。表3為一個典型的學生綜合測試成績表。學生綜合測試成績表所包含的主要內容有:學生學號(C01)、學生姓名(C02)、學習時間(C03)、獎懲信息(C04)、成績記錄(C05)等。學生可以根據該表查詢自己的學習成績。5結語互聯網+教育理念的提出,是教育領域與互聯網技術進行深入結合的重要表征。同時,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對人類社會的工作、生活、學習等均產生了越來越深刻的影響。文章構建的基于校企合作驅動下“互聯網+化工人才職業素養”交互式平臺能夠有效提升化工專業人才的職業道德素養,為傳統教學模式提供一定的功能性補充。

作者:楊麗軍 單位:楊凌職業技術學院招生就業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