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自主學習動力機制研究

時間:2022-10-03 09:42:58

導語:大學生自主學習動力機制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自主學習動力機制研究

一、激勵理論對大學生自主學習動力的啟示

激勵理論是以提供有效的激勵因素,以滿足精神和物質需要,發揮人的主觀能動和最大潛能的理論派別。較為系統提出并系統研究激勵理論主要在美國,根據研究內容及對象的差異,一般分為四類激勵理論。

二、大學生自主學習動力開發機制構建

1、依照目標理論,明確自主學習目標

在構建自主學習動力開發機制中,首要任務是建立自主學習目標體系,包括:①理想信念層面,構建高層次的學習目標。要加強自主學習,不僅要增強專業學習的主動性,還要學會做人、學會自我生存與發展,成為社會發展的棟梁,這就要求加強自身理想信念教育,端正學習態度。②班級建設層面,設置學習共同體的集體目標。在大學生學習原動力的激勵開發中,關鍵點在于把集體目標與個體期盼互為結合。群體相依顯著特征表現為需要共同的出發點、路徑點、努力點、反饋點。要在大學生自主學習動力開發中,把班風學風與個人學習結合起來,促成整體上目標的一致性,形成自主學習共同體。③個體目標設置方面,結合實際情況確立自主學習目標,接受定期檢查和監督。因人而異、因需而異設置每個學生自主學習的長期、近期學習目標。

2、依照自我效能感理論,增強自主學習意識

自我效能感是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為完成某一行為所進行的推測與判斷,在開展自我、自主等心理因素有關的研究與實踐,都離不開這一概念。自我效能感對自主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影響學習動機程度、影響對活動的選擇、影響學習的情緒和態度以及影響學生的關注指向。注重自我效能感是激勵理論運用到自我學習的一個重要特征和抓手。要針對大學生自主學習的特點,從意識層面入手,對學習過程中自我效能感較低的學生,通過心理疏導、思想引導以及學業輔導,增強自主學習信心;對自我效能感較強的學生,要壓擔子、給任務,鼓勵適當提高目標,增強自主學習意識。

3、依照雙因素論和正負激勵論,保護自主學習動機

雙因素理論的兩大影響因素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體現為:作為保健因素的學習政策、教學管理、監督、學習環境等因素,要進行系統地完善和推行。只有這樣才會消除學生自主學習中的不滿情緒和負面效應,從而維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換而言之,就是要通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外動力。從硬性環境來看,高校要加強人文校園硬件方面的建設,一是構建具有檔次的校園文化環境,彰顯學術性、適宜性、美麗性;二是不斷改善學生社區、宿舍的學習生活環境,充分發揮學生社區在學風建設中的陣地功能,積極構建文明衛生宿舍在學生養成教育中的作用;三是加快校園網絡信息化建設,通過引入慕課、大數據、自媒體等手段和形式,給予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供便捷化、持久性的網絡學習平臺。從軟性環境來看,要結合公平理論的內容,積極構建負激勵與正激勵相結合的學風建設體系。要通過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學科競賽、志愿服務、教學實踐,給予學生自主學習提供自由選擇、自主參加、自我追求的平臺和機會,同時加大獎助金的投入,完善獎助金評定體系,讓學生在創先爭優中獲得正激勵;同時進行學風建設的負激勵,即適度發揮負激勵的規范作用、警示作用和矯正教育作用。

4、依照期望理論和強化理論,修正自主學習行動

期望理論注重目標設置,心理學指出,恰當的目標給人以期望,進而激發動力和推進行動。在大學生自主學習的三個層次目標設置后,要及時進行期望值的研判。強化理論作為激勵理論的一類,其揭示了人的行為結果對動機具有反作用。期望與強化在人的內心活動中有著密切聯系,在加強和修正大學生自主學習的行動中,其一,要根據獎勵期望合理設計大學生自主學習激勵機制,例如,建立合理的獎助學金級別,并采取公平與效率相結合的原則,進行綜合性獎勵和單項獎勵,學科競賽獎勵和通識教育獎勵,能夠體現出薪酬制度的保障功能與激勵功能。其二,依托成就期望設計自主學習激勵機制。通過構建具有成就感的機制,激勵追求學習精神榮譽,提升學習動力。通常具有強烈成就期望的人會把個人對成就的追求看得比經濟報酬更為重要。其三,根據機會期望設計大學生自主學習的發展機制。以職業規劃為抓手,健全期望值的設定體系,對具有不同發展目標的大學生,通過合理引導,以機會期望給予其正激勵。

作者:邱冠文 李福生 張輝金 單位:華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