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綠化后林業技術工作要點
時間:2022-09-07 02:59:44
導語:造林綠化后林業技術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民眾在物質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礎上,環境保護意識也得到了提高,同時對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態環境質量對人們的生產生活及國家經濟發展都具有直接影響,生態系統可以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充足的資源,促進各行各業發展,進而推進社會經濟發展。如果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會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巨大的威脅。國家政府及社會各界都十分重視環境保護與改善工作,積極開展造林綠化工作?;诖耍疚膰@造林綠化后的林業技術工作要點展開討論,以供參考。
[關鍵詞]造林綠化;科學管理;更新砍伐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國家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忽視了環境保護工作,我國的生態系統遭受了嚴重的破壞。在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指導下,社會各界都關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情況,同時加快了經濟發展模式的改革。造林工程的開展是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手段,植樹造林是增加綠地面積最直接的方式,不斷優化綠化造林后的林業技術,可以有效保障整體綠化效果,促進國家經濟發展,保障社會和諧、穩定。
1我國林業發展現狀
林業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不僅能調節溫度、濕度,還能防風固沙、降低噪聲等。在社會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我國森林資源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森林面積迅速減少,生態環境破壞嚴重。我國政府對生態文明建設給予了高度重視,出臺了很多促進林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對各種毀林開荒、亂砍濫伐行為進行了有效遏制。民眾對于森林資源的重要性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參與森林資源保護的意識越來越強。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森林覆蓋率及森林總面積呈快速增長趨勢,其中人工林建設取得了良好的成績,目前我國人工林總面積處于世界第二,林業發展態勢令人感到滿意。但是林業科技水平較低,未充分利用各種樹種類型,難以將林業資源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資源浪費現象比較嚴重,這些都不利于現代林業發展,而且對生態環境保護與改善產生了十分不利的影響。因此,在林業發展過程中,要重視林業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將林業資源的價值最大化發揮出來。
2造林綠化在生態建設中的重要性
從生態角度來看,造林綠化對生態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我國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加快,空氣質量不斷下降,空氣污染問題日益嚴重。造林綠化是生態建設工作開展的主要措施之一。綠色植物可以吸收空氣中的有毒氣體,改善空氣質量。造林綠化還能有效緩解全球溫室效應,溫室效應出現并日益嚴重的原因主要是二氧化碳在全球范圍內的總排放量不斷增加,而植物光合作用可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1]。此外,開展造林綠化,能增強土壤的蓄水能力,改善水土流失狀況;能增加綠化面積,對土地沙漠化現象進行有效治理,進一步豐富物種多樣性。從社會角度來看,造林綠化工作的開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社會意義,對當地旅游業的發展起到了有效的促進作用。在現代化造林方法的應用下,可以利用造林綠化創造出別致的風景,促進當地環境質量的提高。造林綠化工作的開展,還能對廣大群眾進行潛移默化的人文教育,人們在欣賞綠化景觀時豐富了自己的視野,豐富了人們的知識,讓人們對生活充滿了熱愛之情,人們的生活幸福指數不斷提高。與此同時,加強造林綠化,人們在優質的環境下生活,身心健康都能得到充分的保障。
3造林綠化后的林業技術工作要點
3.1提高林木成活率。林木成活率直接影響造林綠化工作成效,針對當前林木成活率較低的問題,必須采取多種措施來提高林木成活率。首先,選取高質量的樹苗,因為高質量的樹苗種植后生命力較強,有利于保證造林綠化后林木的成活率。其次,根據當地氣候、地形地勢及土壤條件,選擇適應當地環境的林木,提高造林綠化后林木成活率。最后,結合當地往年林業病蟲害發生情況,選擇抗性較強的林木品種,以減輕病蟲害危害,提高造林綠化后林木成活率。3.2科學管理林木資源。造林綠化后,需結合林木生長特點、林區環境特點等各個方面的因素,采用不同的管理措施、不同的技術手段對林木進行科學管理,確保全面提升造林綠化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的。林木管理包括多個方面,如澆水、施肥、松土、病蟲害防治等。例如,造林綠化后一旦出現枯樹或死樹,相關工作人員要加強巡查,及時更換枯樹或死樹,及時扶正樹木,為樹木健康生長提供保障;要重視林木撫育工作的高效開展,科學施肥、松土、灌溉;及時修剪林木,科學防治病蟲害。3.3合理更新砍伐林木。造林綠化工作完成后,為了加快林木的更新速度,優化調整養分結構,必須合理更新砍伐林木,保證林木經濟效益、生態效益最大化[2]。采伐前要合理確定采伐強度,首先采伐老齡、病腐、立枯被壓林木,以提高林分質量,更好地發揮其防護作用和生態效益。采伐用材林雖然以生產木材為主,但在木材生產中必須盡可能兼顧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如果是中、小徑木較多的用材林,具備天然更新的復層異齡林條件,可采取擇伐方式,遵循“伐大留小”“采壞留好”“采密留疏”的原則,使采伐撫育、更新相結合;如果是成熟過林的單層林分,中、小徑級林木較少,或需要改造的低質次生林,嚴重遭受病蟲害的林分、疏林、火燒跡林等無培育前途的林分,可采取皆伐方式,皆伐后要及時進行人工植苗更新。采伐后,必須把跡地上的采伐剩余物按照一定規格和方向進行清理。3.4重視高新技術的應用。在科技興林理念的指導下,目前很多先進的林業技術被研發出來,如造林整地技術、幼苗撫育技術、植樹造林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等,但是仍有一些林業技術有待革新。對此,林業單位應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申請林業科技研發專項資金,吸引社會資金投入,豐富資金來源渠道,加強基層林業基礎設施建設,以激發林業科技工作者更加積極地投入科研事業[3]。另外,打造專業的林業技術推廣隊伍,加強推廣先進的林業技術,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是保證林業快速、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同時,對于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工作人員,要給予合理的獎勵。3.5全面提高技術人員的素質。相關工作人員的素質直接決定造林綠化水平,所以全面提高技術人員的素質是十分必要的。相關部門要加強與高校的溝通合作,創建專門培訓高素質林業技術人員的基地,將內部員工安排到培訓基地進行培訓,培訓內容有林業調查設計、營林生產、林政管理、護林防火、森林病蟲害防治等業務知識和技能培訓,整體上提高工作人員的素質。與此同時,要建立健全、合理的考核機制,制定與之相配套的獎罰制度,用制度來提高全體工作人員學習的主動性。另外,要求林業專業技術人員及時參加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公共科目培訓、考試,不斷增強林業專業技術人員自主創新能力;年終對林業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業務考試,考試成績將作為次年林業專業技術人員評聘專業技術職稱(職務)的主要依據;鼓勵林業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成人教育,全面提升自身素質,為現代林業持續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4結語
在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社會各界都十分重視環境保護問題,林業資源對于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重要作用,所以,促進現代林業發展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方面,要加大植樹造林力度;另一方面,要重視科技興林作用的充分發揮,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來全面提升苗木的存活率及林木質量,不斷提高林業資源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康海英.造林綠化后的林業技術工作探究[J].農家參謀,2020(15):107.
[2]尹姍.試論造林綠化后的林業技術工作[J].農家參謀,2020(12):163.
[3]范承勇.探究造林綠化后的林業技術工作要點[J].現代園藝,2020(6):154-155.
作者:王建軍 邊園園 王興偉 單位:1.義縣城關街道辦事處 2.錦州市林業草原保護中心
- 上一篇:農村在線教育的一點思考
- 下一篇:林業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