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工作可持續發展探究
時間:2022-03-25 04:38:51
導語:造林工作可持續發展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步伐的不斷加快,經濟得到了全面發展,但環境污染問題隨之日益嚴重。林業作為改善環境的首要資源,受到了極大的關注,人們對于林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營林造林工作在新時期有了新任務,開展好營林造林工作對保護環境、促進經濟全面健康發展有重大的意義。探討了營林造林工作的方法、作用及意義。
關鍵詞: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營林造林
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社會經濟各個領域發展的主線,林業經濟的發展也不例外。根據我國森林資源的基本現狀,林業可持續發展既可滿足經濟發展的要求,也可順應生態保護的要求。我國由于亂砍濫伐,使森林覆蓋率僅為世界的3.9%,森林蓄積量僅占世界總蓄積量的3%。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由于缺乏合理的管理體系,以及林業資源應用和開發的不合理,嚴重破壞了林業資源,污染了水域環境,空氣質量也有了明顯的下降,生物多樣性受到了嚴重破壞。黨的十八大以來,環境保護成為我國最主要的發展重心,打造綠水青山的美好人居環境成了全國人民共同的目標。森林覆蓋率、森林蓄積量、森林面積成倍增長,全國上下開展植樹造林、打造綠色家園的運動,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將會極大地促進我國林業經濟迅速發展。
1植樹造林與經營林業經濟工作的重要作用
隨著工業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各類污染氣體的排放,導致溫室效應不斷加劇,日益升高的氣溫和變暖的氣候越來越明顯,只有不斷地調節、優化林業的綠化面積,才能創造出一個適宜人類生存、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美好環境,因此要認識營林造林活動的重要作用,要有長遠的眼光促進林業經濟的發展,要突破限制營林造林的各種要素,從而為全面健康地發展社會經濟提供有力支撐。擴大造林的覆蓋面積,就加強了植物的光合作用,改變了二氧化碳在整個大氣中的含量,氧氣的含量自然也會發生變化,在這樣的調節下,可以全面控制溫室效應。自封建社會到建國初期,木材在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非常廣泛,因此需求也非常大,再加上管理不到位,以及對森林在環境中的作用認識不到位,亂砍濫伐特別嚴重,極大地破壞了植被,日益加劇區域荒漠化、縮減綠化面積。大面積的沙塵暴天氣和水土流失問題不斷發生,嚴重威脅了植物的光合作用,空氣質量也隨之下降,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經濟的發展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要改變這種現狀,就要擴大森林面積,要規范營林造林活動,科學化管理。這樣才能推動林業經濟發展,社會各行業的所需原材料才能得到不斷滿足,從而推動多行業、全社會經濟的發展[1]。
2營林造林工作方法在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
2.1育苗質量的全面提升。育苗生產質量是營林造林活動的重要保障,育苗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營林造林的成果。要開展好優質的林地種植活動,必須要保障育苗生產活動開展過程中的整體質量,這也是有效保障后期營林造林活動的重要關口。高質量林木幼苗的生產,要繼承傳統的優良幼苗二批與方法,也要與時俱進,引進先進的育苗技術,加大資金投入,引進科技含量高的設備,用科學化、信息化的手段保證苗木培育的質量。同時,苗木培育要注重基地建設,完善設備,大范圍的在育苗基地應用設備,各基地要高效對接林業基層人員,相互協作,全面優化育苗方式,規范操作,使林業生產工作取得實效,促進林業效益的穩定增長[2]。2.2林場經營方式的轉變。傳統的營林造林中,林業的經濟效益得不到提高,主要是受阻于粗放式的經營方式。新時期要促進林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就要全面改革營林造林工作中存在的弊病,應使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科學的管理辦法、規模化的生產經營等集約型措施和辦法代替傳統生產模式,極大地提升造林的質量和成效,從而推動全社會形成營林造林的良好氛圍[3]。從近年造林項目實施過程中可以看出,在營林造林的管理操作中,護林人員要用科學化、規范化的手段保障營林造林活動的開展,要細化營林造林過程中各個環節的管理,例如種植前的土壤檢測、種植時的科學操作、種植后的施肥灌溉和病蟲害的監控防治,只有做到各環節的相互協調和優化操作,才能提高營林造林的生產效率,為營林造林活動的長遠發展提供保障。區域生態環境建設、社會經濟發展和營林造林活動的關系是緊密聯系、相互促進的,林業相關管理人員要深刻認識到它們之間的聯系。在當前的新形勢下,用先進的管理模式規范林業生產管理工作,創新優化原有的林業管理辦法,既要合理開發原有的林業資源,又要讓現有的營林造林工作得到高效的發展,讓營林造林工作朝著生態多樣化的方向發展。
3營林造林的重點工作
現階段,提倡保護環境,要極力推動經濟穩定、健康發展,不斷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數,最有效的解決辦法就是促進林業經濟的發展。要大力營林造林,全面推動林業經濟的健康發展,從而帶動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不能因為林業資源是可再生資源而忽視科學規劃和管理,管理不當森林資源就會受到極大破壞,帶來一系列的鏈條反應。因此,林業管理部門要重點規劃我國林業發展的思路,合理、有重點地開展營林造林活動,讓全社會都知道營林造林工作的重要性。營造植樹造林和保護森林的良好氛圍,形成生態環境發展的良性循環,優化調節傳統林業生產經營模式,提升營林造林管理成效。同時,林業管理部門要加強監管,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有針對性地制定合理的管理辦法和制度,明確各級管理單位和人員的職責,促使營林造林活動全面開展,相關管理部門要尊重自然、保護自然,要引導和培養全民參與到護林愛林的活動中,保障林業發展的效益,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大力支持[4-5]。
參考文獻:
[1]孫書斌.荒山植樹造林新技術的應用探究[J].黑龍江科學,2018(1):108-109.
[2]趙宏斌.論森林體驗教育助推生態文明教育跨越式發展[J].甘肅林業,2017(2):34-36.
[3]鄔杰.淺談荒山植樹造林新技術的應用[J].南方農業,2019(9):70-71.
[4]周奉生,余榮華.林業營造林技術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農業與技術,2019(6):65-66.
[5]苑軍.論述雨水集流在抗旱造林技術中的運用[A].軟科學論壇———能源環境與技術應用研討會論文集,2014.
作者:付雅娟 單位:定西市安定區鳳翔鎮人民政府
- 上一篇:男裝結構設計課程實踐式教學研究
- 下一篇:林業生態經濟下林業管護工作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