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教媒體在高中歷史教學的運用
時間:2022-07-07 10:43:47
導語:電教媒體在高中歷史教學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電教媒體應用于高中歷史課堂,可以改變傳統枯燥乏味的課堂氛圍,促進高中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提高歷史教學水平。高中歷史教師在新課程背景下需要不斷改進教學策略,發揮主導作用,為學生創設高效的學習情境,給學生提供廣闊的發展和探究空間,以提升高中生的歷史素養和學習能力。本文主要探討電教媒體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策略,為歷史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歷史;高中生;電教媒體;課程改革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高中歷史教學正在進行著改革與創新,越來越多的歷史教師意識到只有摒棄傳統應試教育的觀念,秉承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才能真正實現高效的高中歷史課堂。高中歷史具有多樣性和系統性的特點,在教學時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倡導高中生自主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探究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電教媒體作為新時期的主要教學手段,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優化課堂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還有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進行有效的拓展和延伸。因此,如何有效利用電教媒體輔助教學,充分挖掘高中生的潛力,提高歷史教學效率,就成為了高中歷史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本文以筆者的實際高中歷史教學經驗為依據,主要探討電教媒體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策略,希望給歷史教學提供參考。
一、創設開放愉悅的教學情境
學習歷史是一個從感知歷史到不斷積累歷史知識,進而不斷加深對歷史和現實的理解過程,同時也是主動參與、學會自主學習的過程。我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會創設開放、愉悅的教學經驗,運用電教設備輔助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為高中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做鋪墊。比如講高中歷史《太平天國運動》時,教學目標是了解太平天國運動的主要史實。如金田起義、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天京變亂等。通過太平天國運動的學習,使學生對中國近代的農民運動有恰當的認識。認識到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和失敗有一定的必然性,由于農民階級的局限性,單純的農民運動無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務。認識到農民對中國革命和建設重要作用,從而關注農民,關注農村,關注農業。我在新課導入時根據高中教科書和教師提供的相關圖片、史料等資料,利用電教媒體創設教學情境,播放電視劇《太平天國》主題曲,充分調動高中生的學習興趣。然后以三種不同的觀點引出對太平天國運動的基本認識:有人說太平天國運動是造反,有人說太平天國運動是農民階級領導的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運動,還有人說太平天國運動是鴉片戰爭炮聲的回響,你認為呢?這樣的教學方式對提高高中生的歷史素養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突出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歷史教師要善于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把握課堂教學的目標,積極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優化學生的學習習慣。很多高中歷史教師只關注學生的成績,對于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知識講解的不清楚,造成學生對歷史教材掌握的不透徹,從而影響學習效率。在教學時既要注意與初中課程的銜接,又避免簡單的重復,遵循高中歷史教學規律。比如講高中歷史《走向“大一統”的秦漢政治》時,它上承夏商周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內容,下啟從漢至清中國古代君主專制政體的演變,因此從結構上它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這節知識的教學重點是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三要素:皇帝制度的確立,地方上推行郡縣制,從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整的官僚體系),教學難點是中央集權制度的概念理解及其產生的作用與影響。我制作了比較詳細和清晰的教學課件,通過大屏幕有效的突出重點和難點,并且配上相應的練習,以快速提升學生的掌握能力。然后運用多媒體圖示法詳細的給學生分析什么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并讓高中生自主探究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優缺點。在高中生探究過程中歷史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習技巧的指導,提醒高中生評價人物和事件時,要一分為二,既要看到進步性,又要看到局限性。
三、靈活進行課堂提問或練習
一堂成功的高中歷史課必須要有高效的課堂提問或練習內容,讓學生在課堂上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的參與到歷史知識的探究和挖掘上。運用電教媒體輔助教學,可以使課堂提問或練習更加靈活,高中生更能夠受到啟發和支持,從而對歷史課堂產生好感。電教媒體的好處就在于形式多樣,聲情并茂,靈活變化,便于梳理知識結構,打破傳統教學的時間和空間的界限。比如在講高中歷史《偉大的抗日戰爭》時,為了讓高中生理解全民族團結抗戰的重要性,探討抗日戰爭勝利在中國反抗外來侵略斗爭中的歷史地位。在課前我給學生播放了一段動畫《萬里長城永不倒》,渲染極其濃郁的課堂氣氛。在設計課堂練習時,我將練習內容分為不同的層次,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在中國的近現代的歷史上,日本一直對中國虎視眈眈,曾發動了眾多的侵華行動。我利用多媒體展示《中國近代史上日本侵華史實一覽表》,然后提問:日本為什么發動對中國的侵略戰爭?九一八事變后,日本有哪些侵華行動?抗日戰爭中日軍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我引導學生結合歷史知識進行思考、討論、回答,并引導學生反思歷史,以史為鑒。
四、組織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
歷史以其獨特的學科特點成為了高中教育階段的重要課程,而電教媒體的運用更提高了高中歷史的知識性和藝術性,歷史教師需要以教材為依據,以學生為中心,積極組織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高中生在實踐活動中提高自身技能和認知水平,養成熱愛學習,熱愛生活的好習慣。高中歷史教材中有許多經典的歷史故事,教師可以利用歷史故事組織學生進行表演或者模仿等,一方面提高歷史課堂氛圍,另一方面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和發揮能力。比如講完高中歷史《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后,我首先創設情景:1912年,孫中山當選中華民國總統。面對許多人的質疑詢問,孫中山準備接受記者訪問,有家電視臺將直播點評這次訪問。然后展示幻燈片,給學生分組,分角色扮演孫中山、記者、電視臺時政評論員。讓扮演記者的學生根據手中的資料及對孫中山了解設計采訪提綱。讓扮演孫中山的學生根據課本內容模擬孫中山,回答記者提問。讓扮演評論員的學生準確分析點評孫中山以及記者的提問和回答。在學生表演過程中穿插三民主義背景、三民主義內容、性質、評價等內容,便于學生全面提高??傊?,高中歷史教學中運用電教媒體輔助教學還需要歷史教師進行不斷的嘗試和探究,選擇更適合學生的教學策略,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
作者:付玉娥 單位: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區第二中學
參考文獻:
[1]王來順.高中歷史教學中電教媒體的應用[J].網絡導報,2012(39).
[2]安春霞.高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優化電教媒體的運用[J].教育研究,2011(6).
- 上一篇:影視作品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重要性
- 下一篇: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習小組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