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變動對出口貿易的影響

時間:2022-08-06 10:39:58

導語:人民幣匯率變動對出口貿易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民幣匯率變動對出口貿易的影響

摘要:人民幣匯率問題作為焦點一直被廣泛關注,其浮動彈性在逐步擴大,出口貿易的影響隨匯率波動也在加劇。因此,研究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出口貿易影響具有很強的理論與實際意義。本文旨在將我國人民幣匯率水平變動對中國出口貿易產生的影響作為研究對象,研究與分析在當前人民幣升值壓力下該怎樣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制度,進而推動我國出口貿易的進步。

關鍵詞:人民幣匯率;匯率變動;出口貿易

1994年之后我國的匯率制度曾進行多次調整,1994年建立了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浮動匯率制度;2005年央行宣布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人民幣匯率制度;

2010年央行決定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2012年央行宣布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上人民幣兌換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從5‰增至到1%;2014年央行宣布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換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從1%擴大到2%。這也可以看出,伴隨著我國對外開放以及不斷深入的市場經濟改革進程,人民幣匯率不斷進行著改變。人民幣匯率與我國出口貿易的相互關系,一直作為匯率改革中政府決策的核心問題。我國出口貿易的發展深受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影響,因此處理好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一直是政府和學者們關注的重點問題。

1國內外研究文獻綜述

(1)國外研究綜述。關于匯率變動影響進出口貿易問題的研究,國外學者將彈性理論作為研究的理論基礎,重點研究匯率變動與進出口貿易間的影響關系以及J曲線效應存在與否等。學者們樣本選取以及研究方法的差異,其研究結果也不盡相同,不過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類。第一種結果為匯率變動與進出口貿易之間無相關性并且J曲線效應與M-L條件都不成立。第二種研究則認為實際匯率影響不顯著,但是名義匯率變動進出口貿易有顯著的負面影響。(2)國內研究綜述。國內學者針對這個問題也進行了大量研究,不過因為學者們進行研究時選取的數據差異及方法上的差異,導致了研究結論也具有差異。第一種認為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進出口貿易不具有顯著的影響。封福育(2010)利用我國1995—2008年的數據研究發現人民幣匯率的實際變動幅度與我國進出口貿易收支并無關系。彭紅楓(2010)也指出人民幣匯率變化與中美貿易差額之間不存在協整關系。第二種則認為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具有較大影響。

2我國出口貿易現狀研究

我國對外貿易具有兩個明顯的特征,一個是我國貿易出口額的增長趨勢始終未變;另一個是我國對外貿易有明顯的階段性特征。1978年底,我國確立了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此后的一系列體制改革包括:1979—1987年的改革主要是調動外貿部門積極性,1988—1993年改革則是建立對外貿易承包經營責任制和自負盈虧,1994—2001年主要以國際市場接軌為導向;2001年以后以WTO規則為基礎的對外經濟貿易體制的改革。這些改革都對我國的外貿事業發展起了推動作用。經過30年的發展,從1985—2015年我國出口總額增長了近84倍。尤其是1994年后我國出口的貿易額大幅度提升,主要得利于匯率政策。

3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出口貿易影響的實證研究

3.1基本模型、數據及變量說明。本文基于完全競爭市場假定的基礎,假定我國實際出口取決于出口需求,借鑒李宏彬(2011)使用的出口需求模型,建立如下模型:LnXt=c+αLnREt+βlnGDPt+Trend+εt(1)式(1)中,t表示時間,c表示常數項,Xt表示中國出口,REt代表我國的真實有效匯率,GDPt表示進口國的國內生產總值,Trend為趨勢項,設定出口商品結構方程:Lnstrt=c+αLnREt+βlnGDPt+εt(2)式(2)中,strt表示我國的出口商品結構,為str=Xzb/(Xl+Xzy),Xzb代表資本密集型產品出口量,Xl代表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量,Xzy代表資源密集型產品出口量。1994年建立了人民幣管理的浮動匯率制,本文選取1994—2015年的數據進行分析,選取的樣本國有日本、美國、德國、韓國等地區,因為這些國家在我國出口貿易額中所占的比重較大。所用數據均來自《中國統計年鑒》。國內價格水平用國內外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表示,實際有效匯率是以2000年為基期,國外生產總值進行了去通脹處理。3.2模型平穩性檢驗和協整檢驗。時間序列模型對數據變量進行ADF平穩性檢驗的結果如表1所示:變量系列LnX、Lnstr、LnRE、LnGDP均是一階單整的,其滯后階數為0。以上檢驗得出各個變量為一階單整,所以分別建立被解釋變量為LnX和Lnstr,解釋變量為LnRE和LnGDP的兩個方程,并分別對兩個方程進行估計,并對殘差進行ADF單位根檢驗來完成協整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結果顯示人民幣真實有效匯率的上升會對出口總量產生負面影響,但會對我國出口商品結構起到優化作用。另外,國外GDP對我國出口總量的影響并不顯著。表2顯示的是對殘差進行ADF檢驗的結果,結果表明殘差序列平穩的。因此,真實有效匯率、出口和國外收入水平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3.3匯率對出口貿易的長期關系估計。貨幣貶值對改善貿易收支存在時滯效應,因此,此處得對人民幣真實有效匯率添加滯后項,對變量系數進行進一步估計。調整后的回歸結果如表3所示。通過上述檢驗得出如下結論。第一,真實有效匯率和國外生產總值對出口貿易量和出口貿易結構的解釋程度較高,人民幣真實有效匯率和國外生產總值影響著我國的出口貿易。第二,真實有效匯率對我國出口貿易及其結構的影響均有時滯,由于國內價格水平、國外價格水平以及國內名義匯率共同決定真實有效匯率。但現實卻是出口商對我國真實有效匯率變化的信息不充分,因此具有滯后性。第三,我國真實有效匯率的提高對我國出口貿易總量的影響是負的且具有時滯性。我國出口的真實有效匯率彈性與國外生產總值彈性分別為-1.61和0.29,這也解釋了人民幣持續升值,而我國的貿易順差卻不斷拉大,盡管人民幣升值抑制了我國的出口貿易,但國外生產總值的持續增長所形成的激勵作用,不僅抵消了人民幣匯率升值的負向沖擊,還拉動了我國的出口貿易。第四,人民幣真實有效匯率的升值和國外生產總值對我國出口結構具有優化作用。真實有效匯率的提高將促進我國資源、勞動密集型出口產品向資本密集型出口產品轉化,有助于我國出口商品結構的不斷優化。

4對策建議

第一,適當放緩人民幣升值的速度。如果人民幣升值幅度過大,企業則無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來規避由于升值來的問題,因此我國政府要放緩升值速度,給外貿企業一定時間進行調整。第二,提高人民幣匯率市場化程度,以減小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形成富有彈性的匯率機制的有效方法是提高我國匯率市場化程度,在此情況下,人民幣匯率處于穩定狀態,有利于減小升值壓力。為了實現經常項目下自由結匯,推進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我國可以逐步放開對經常項目結售的限制,形成自愿結售匯制。第三,提高資本密集型產品的質量,掌握核心技術?,F階段,我國資本密集型產業主要依靠價格優勢,在匯率變動時,極易受到較大沖擊。因此應培養自己的優秀人才,研發并掌握高新技術產業的核心技術。第四,提高創新能力,開發中國特色產品,降低產品價格彈性。當我國產品具有核心競爭力時,它的可替代性減少,匯率變動對其影響才會變小。我國政府應該加大教育投資力度,增強創新意識,培養創新型人才,開發創新型產品。

參考文獻

[1]孫霄翀,宋逢明.人民幣匯率升值對我國貿易影響的評估[J].國際貿易問題,2008(1).

[2]彭紅楓.人民幣升值能否減少美中貿易逆差[J].國際貿易問題,2010(6).

[3]揚帆.人民幣匯率研究[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0.

[4]李宏彬,馬弘,熊艷艷,等.人民幣匯率對企業進出口貿易的影響——來自中國企業的實證研究[J].金融研究,2011(2).

作者:林銳 徐宇翔 張方 單位:云南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