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業法規與貿易挑戰

時間:2022-12-12 11:50:29

導語:家禽業法規與貿易挑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家禽業法規與貿易挑戰

本文作者:栗柱

克隆技術

當前,克隆技術并未用于家禽業,但協會認為,未來克隆技術應向家禽育種業開放。協會還在2010年與歐洲家禽育種者協會和歐洲農場動物育種者論壇達成了一致,共同應對歐洲委員會的決議。但是,歐洲食品安全局自2010年9月份更新的最新資料稱:目前評估克隆技術食品安全和動物健康與福利方面的信息尚不充分。協會指出,歐洲議會不可以不顧強制性標簽的技術和實際影響,不能就來源于克隆動物后代的食品強制性標簽達成妥協。為此,歐洲委員會承諾提出一項關于新型食品和標簽的新提議。

食品和飼料安全

歐洲委員會針對沙門氏菌的提案已于2011年12月生效。自此,在25克禽肉樣品中不能檢出腸炎沙門氏菌和鼠傷寒沙門氏菌。在農場,檢測禽肉沙門氏菌血清型成為一項要求,同時,這也是屠宰場的必檢項目。食品業務經營人員將負責風險評估和風險評估管理,但對于沙門氏菌的控制問題,與監管部門達成一致是至關重要的。2011年4月,歐洲食品安全局了一項報告,評估了彎曲桿菌的風險,并提出了在農場、屠宰場和運輸過程中防控彎曲桿菌的建議措施,如肉品輻射、冷凍和化學處理等,但協會認為這些方法在現實中均不可行,因為無法滿足消費者對鮮禽肉的需求。該協會不同意使用化學物質,但同意在消費者允許的前提下使用有機物質。另外,協會主張彎曲桿菌污染率下降而不是零檢出率,因為零檢出率僅能通過使用諸如輻射等方法來實現。

耐藥性

2011年3月,協會向歐洲藥品管理局就耐藥性問題提出參考意見。2011年4月,歐洲議會呼吁采取更強硬的措施限制抗生素的使用。協會指出,應當合理、負責任地使用抗生素,而且整個歐盟抗生素使用情況應當保持一致。同時,處方開具和行政監督之間可能存在的沖突需要厘清。而且,一旦限制抗生素的倡議成為法規,向歐盟出口的第三方國家也必須遵守同樣的規定。

加工動物蛋白的重新使用

歐洲委員會在2011年的溝通會上,提出重新使用加工動物蛋白,并修訂防控和根除某些傳染性海綿狀腦病的法規。歐洲議會對歐洲委員會的提案表示支持,確認了加工動物蛋白的安全、價值和環境重要性。對此,協會表示高興,并希望該提案能于2012年開始生效。關于飼喂反芻動物動物蛋白的禁令與種內循環禁令一樣,仍將有效。

營銷與標簽

協會已經開始積極推行“歐盟農場標簽”,這表明歐盟是一個整體的市場,并確保消費者能購買到符合歐洲福利標準和歐洲食品安全標準的禽肉。協會稱,目前歐洲存在許多標簽方案,所以需要使用一種協調一致的標準。歐洲議會已經要求歐洲委員會最晚在2012年之前一項整體動物福利立法提案。2011年7月,健康和消費者政策專員JohnDalli承諾提交立法提案,該提案可能引入強制標簽方案,需包括動物屠宰擊暈方法等具體細節。

貿易談判

協會指出,由于歐盟禽肉生產商需要遵循的極高標準必然導致其生產成本大大高于進口產品。那么,為了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進口禽肉產品也必須符合這樣的高標準。所以,當歐盟國家與其他國家進行談判或達成協議時,必須將這一點作為一個條件,且無一例外。協會認為進口配額應當分別分配給某些關稅項目,而不是整體地發放配額,避免決定權落到貿易商、進口商和出口商手里,否則意味著他們只會選擇無骨(胸)肉。協會提倡按下述方法分配關稅配額:整只帶骨胴體30%,無骨禽肉30%,帶骨禽肉分割制品35%。這會為歐洲生產商創造更平衡的發展環境。歐盟已于2008年12月向中國加工的禽肉開放了市場,進口自中國的鴨肉份額已經從2009年的25%,上升到2010年的40%。中國正希望歐盟市場向中國更多的產地和未加工的禽肉提供更多的配額。在談到對下一年的展望時,JanOdink(協會主席)說:“2012年歐洲家禽業將面臨更多的挑戰,消費者的信心是關鍵所在。除了因家禽高福利標準而產生的成本外,貨幣匯率也可能影響歐洲家禽業的競爭力。如果禽肉消費繼續增長,歐洲生產商也可能會從中獲益,因為我們的市場正處于一段空前動蕩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