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路施工在環境保護的研究
時間:2022-10-10 11:32:01
導語:線路施工在環境保護的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施工中常見影響環境保護的原因
1.1土石方開挖、棄土破壞周圍植被。1.2基礎施工材料數量計劃過多,堆放不合理,造成清理困難。1.3因施工機械出現滲漏油而污染地面。1.4在樹木茂盛和果園,采用內抱桿外拉線的施工方法而大量砍伐樹木。1.5展放導線時因清除放線通道而大量砍伐樹木。1.6鐵塔組立和架線時,所占用的施工場地過大。1.7施工場地有暗藏的古墓、化石、文物和其他有地質和考古價值的物品。1.8在架線施工中,修筑施工運輸道路造成環境破壞。1.9施工后清場不徹底,一些材料的包裝物和施工廢棄物沒有回收或回收不干凈。1.10施工人員生活垃圾污染。
2對上述原因的解決辦法
2.1建立送電線路工程的環境管理體系,建立環境保護責任制。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宣傳教育,增強環境保護意識,使職工自覺執行環境保護措施,在施工過程中,防止和盡量減少對施工場地和周圍環境的影響。2.2基礎施工時,開挖出來的土方應合理堆置,施工剩余的土石方盡快運送到合適地點。施工結束后,將塔基處地形、地貌用填土、護坡等方式最大限度的恢復到原狀態。2.3為了保護基坑周圍植被,做到工完、料清、場凈,基礎施工時,砂、石、水泥堆放處敷彩條隔離布;材料定量供應,達到少占地,避免浪費,場地容易清理的目的。2.4施工機械設備在投入施工前,必須進行認真檢查,確保各部件處于良好狀態,并應經常檢查、維護,避免滲、漏油污染地面。2.5在施工過程中,應保持現場整潔,及時排除雨水和污水,從現場清除并運走廢料、垃圾及不再需要的物品。2.6鐵塔組立施工時合理布置場地,減少對周圍環境的破壞。在林木茂盛和果園處采用小抱桿起吊鐵塔,減少樹木砍伐。2.7在架線施工中,合理地選擇牽張場位置,盡可能把牽張場選擇在有道路可以到達的地方,少修筑道路,采用耐張塔高空平衡掛線減少地面作業,盡可能減少對樹木和植被的毀壞。2.8展放導引繩時不砍通道,利用壓線設備使導引繩徐徐升空。2.9施工人員在工地用餐時,應自帶餐具,不得使用一次性餐具。2.10按照建設單位對工程環保工作的要求,配合監理工程師做好環保工作。2.11與當地環保和文物部門取得聯系,在施工中注意搞好文化古跡和文物保護工作。所有在工地被發掘的化石、硬幣及有價值的物品,或文物、及有地質考古價值的其他遺跡和物品,應被視為國家的絕對財產。應采取合理措施,嚴禁施工人員或其他人移動、損害這類物品;發現文物等,應立即停止施工,通知監理工程師并按監理工程師的指令處理這些物品。2.12在建設單位發出任何移交證書后,項目經理部應及時將所有的設備、多余材料、垃圾及各種臨時工程清除、移走,并使工程及工地保持清潔,使業主、建設單位和監理工程師滿意。
3通過改進和創新施工方法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
3.1在高山大嶺和森林保護區內用經緯儀復測分坑過程中,因通視條件差而大量砍伐樹木。通過對通常復測分坑方法的改進,用GPS配合經緯儀復測(經緯儀針對線路交叉跨越的測量),在復測過程中定出線路方向樁,以方向樁為依據,用經緯儀對一般直線、轉角和單變雙分歧塔等桿塔基礎的分坑。在實際工作中,不僅避免了測量誤差的累計而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不因通視條件差而大量砍伐樹木和農作物,對保護生態環境有一定的積極作用。3.2改造線路和放線前用經緯儀對輸電線路進行視距、高差的測量,因通視條件差而大量砍伐樹木。通過對輸電線路傳統的視距、高差的測量方法進行改進,利用三角高程的測量原理,經過公式推導,提出了求視距、高差的間接測量方法,在實際工作中,不僅可以提高測量精度而且可以跨一般障礙測量,不因大量的砍伐樹木造成對生態環境的破壞。3.3傳統的分解組塔方法組塔時需要起重設備升降抱桿,使用工器具較多,在山區復雜地形施工中運輸困難,工作效率較低。該方法還需要反復進行抱桿升降,因固定抱桿需要打臨時拉線和進行升降抱桿需要動用一整套的起重設備,占用施工場地較大,毀壞青苗和樹木較多,從而出現土地承包戶阻擋而無法施工,加大了施工通道的協調難度。在一少部分具備固定臨時拉線的地形,因山區大部分地質開挖為石坑,地錨坑開挖難度大,組立前的準備時間長?;趥鹘y的分解組塔方法在山區復雜地形組塔中存在的問題,我們通過研究和探索,總結出由塔角主材一帶一和一帶二的組塔方法代替抱桿分解組立塔身的方法;總結出無抱桿分解吊裝地線橫擔和導線橫擔的方法。經實踐證明不僅解決了山區復雜地形組塔的難點,而且可以減少組塔用的工器具,降低了工程費用,避免了組塔過程中毀壞大量青苗和樹木,有效的保護了生態環境。
4從降低工程造價和保護環境的角度對山區鐵塔基礎型式及塔高設計的建議
在長期送電線路施工中發現相似的地形、不同的鐵塔基礎型式和塔高在施工中對環境的影響截然不同。在長期送電線路施工中發現相似的地形、相同的桿塔型式、在線路鐵塔基礎設計中,不同的基礎型式在施工中對環境的影響截然不同。通常的鐵塔基礎型式是四個基礎頂面等高,在山區施工中為保證基礎正常施工需要大量的降基面,一般山區降基面需要2-6米,降基面開挖大量的土石方產生的結果使塔基周圍樹木被毀、塔基以下山坡上的樹木被被大量的砸壞、山區本身就少的耕地被掩埋,因降方本身改變了自然面貌和生態環境還會因暴雨所產生的泥石流造成對耕地的多次掩埋、對山下公路和居民建筑的多次破壞。在山區可以推廣和使用高低腿鐵塔基礎的設計,高低腿基礎設計可以根據地形配置不同基礎高度,不同型式的高低腿鐵塔基礎來適應山區不同復雜變化的地形,在送電線路施工中發現根據山區不同地形設計的不同型式的高低腿基礎施工,可以減少基面的開方量和降低工程造價,對保護環境有著重要意義,但目前大部分山區采用的還是通常的基礎型式,高低腿基礎的設計還沒有被廣泛的的推廣和應用,有的工程即使部分地形采用了高低腿鐵塔基礎,但高低腿鐵塔基礎型式單一不能適應復雜變化的山區地形,為降低工程造價、保護生態環境,建議山區應根據不同地形采用不同型式的高低腿鐵塔基礎設計,達到減低工程造價和保護環境的目的。在長期送電線路施工中發現,相似的地形,相同的基礎型式,不同的塔高,在送電線路施工中對環境的影響截然不同。通常桿塔高度的設計主要是滿足導線對地或對交叉跨越物之間的安全距離要求,對架線完畢后線下及邊線外的樹木采用的方法主要是砍伐,因大規模的樹木砍伐對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對山區的林區應采用高跨設計,雖然也因增高桿塔而增大投資,但增高桿塔的費用遠遠低于投運前因清理線路通道而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并且山區的林區采用高跨設計對保護生態環境有著重要意義。例某山區110KV線路,途徑山區自然保護區,保護區主要樹木為刺梅、柏樹、松樹等,按照線路通道寬度需要30米左右,檔距為500米保守估計需要砍伐2000多顆,就樹木本身的補償費用在10幾萬元左右,根據導線跨越果樹及經濟作物最小距離3米的規定,塔高增加3米即可不砍伐線路通道,增加塔高的費用在3000元左右,增加塔高的費用遠遠低于樹木砍伐的費用,并且還可以減少為保證導線對地的安全距離而采用的降方處理,故在山區采用高跨設計不僅工作效率高,而且可以降低施工成本,縮短因清理線路通道而進行樹木補償的交涉時間,減少外部干擾及不安全因素、對保護環境資源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5應用實例
5.1在龍高、九虢∏接新安變線路工程施工中,由于該工程處在山區,全線大部分施工地段基本不通視,在山上有限的幾基鐵塔高差相對小,樹木相對少,但當時正值夏季,高桿農作物較多,通視條件相對差,如果利用通常的方法進行施工,必然因砍伐樹木和農作物造成不必要的浪費,我們利用改進后的新方法,在找樁過程中方便快捷,因該方法不存在累計誤差,不僅測量精確度高于傳統方法而且避免了砍伐大量的林木,有效的保護了生態環境。5.2在汝陽—小店線路工程施工中,放線前利用改進的方法對大檔距視距、高差的檢查,不僅測量精確度高而且不因大量的砍伐樹木而造成對生態環境的破壞。5.3小店—付店線路工程大部分處于山區,全線設計為雙回路,由于地形復雜,抱桿和起重抱桿用的工器具運輸困難,并且大部分地形不具備安裝固定抱桿臨時拉線的地錨位置,一部分具備安裝臨時拉線的地形,由于地處森林保護區,施工需要毀壞大量的果樹和林木,需要到林業部門辦理的砍伐證和進行青苗補償交涉,協調難度大,由于地處山區開挖的地錨坑大部分為石坑施工難度大。我們采用分解組塔的新方法,取消了抱桿,利用簡單的組塔工具進行桿塔組立,不僅工作效率高,而且可以減少因施工而造成的青苗毀壞,對保護生態環境有一定的重要意義。
6結論
通過對送電線路的施工中影響環境保護的原因進行了分析,提出了解決辦法,并通過對通常施工方法的改進與創新,達到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根據施工經驗從減低施工成本和保護環境的角度對山區鐵塔基礎型式和塔高的設計提出了建議。在實踐中證明不僅可以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而且可以降低施工成本,有利于國家環保總體戰略的體現,有利于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構建了送電線路建設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施工環境。
本文作者:趙振升李巖工作單位:洛陽供電公司
- 上一篇:環境保護的公路景觀設計初探
- 下一篇:工程施工階段環境保護問題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