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金融體系下農村經濟發展分析

時間:2022-08-03 09:21:00

導語:惠普金融體系下農村經濟發展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惠普金融體系下農村經濟發展分析

一、我國農村惠普金融面臨的現實問題

1.農村金融產品單一,缺少多樣化的金融服務。目前,我國農村惠普金融體系主要是由商業銀行、政策銀行、村鎮銀行等一些中小型銀行和金融機構組成的。其未能形成較為成熟的競爭市場,同時自身缺少優秀的人才和管理體制,導致其創新能力比較低,推出的產品比較單一。除此之外,這些機構主要關注大中型企業和大客戶,忽視了對滿足農民需求信貸產品的開發,不能滿足當前農業呈多樣化發展的趨勢。2.農村金融資源有限,基礎設備難以得到廣泛覆蓋。由于農村地區創辦的企業大多為村鎮企業,這種中小型企業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常常面臨金融資金不足的問題。而對于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考慮到成本問題以及風險管理,其常常在農村設置的基礎設備比較少。除此之外,當前比較流行的互聯網金融在農村的推廣效果也不明顯,相關的基礎設備仍然依靠著政府的補貼,難以形成和城鎮相配套的較為成熟的體系。3.農村信貸產品可獲得性低,農村地區的不良貸款率較高。我國當前與農村相關的信用體系不夠完善,金融機構不能非常清楚地了解客戶信貸和信用的情況,而農村的抵押物也較為“特殊”,大多為生產設備等一些受外界影響較大的財產,這無疑會增加信貸的風險,而且農村地區的不良貸款率較高。對此,銀行為避免損失增加了農民申請信貸的難度和要求,面對農民客戶更為“謹慎”,這就造成了農民對于信貸產品的可獲得性比較低。4.缺少相應的政策扶持和完善的制度體系。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提出了借助發展惠普金融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同時在2015年12月31日,國務院印發了《普惠金融發展規劃》。但總體來說,我國對于有關農村的惠普金融的法律法規是非常少的,沒有形成完整的制度體系,這也導致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缺少方向性和制度保障。因此,要想發展農村的惠普金融必須進行比較系統的設計,逐步完善和細化總的規劃和整體構架,頒布和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為其提供制度保障。

二、構建良好的惠普金融體系的建議

1.豐富創新農村金融產品,大力引進專業人才。現價段,豐富創新農村金融產品,需要大力引進專業人才。通過對農村市場的調研,推出不同的農村金融產品,細化金融市場,加大對于新型的金融產品的開發力度,為不同類別的農民客戶提供不同的金融產品。與此同時,產品不能一成不變,要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進行調整和更新,以適應農村的經濟情況。例如可推行個人及家庭理財,對于常常進行較大數額交易的用戶提供使用銀行卡免費轉賬業務等。這些任務的完成自然離不開專業的金融人才進行指導和規劃,因此要大力引進專業人才組成專業的農村財務工作團隊,積極為農村經濟的良好發展提供具有創新思維的想法,運用現代企業管理模式,使得全體工作人員能夠認真負責完成相應的工作內容。2.增加農村銀行服務網點。在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的背景下,農村用戶對金融服務的使用頻率和需求也不斷增加。增加銀行服務網點的數量,是加速農村經濟發展基礎保障。首先,金融管理部門要放寬建設農村金融網點所需的基本條件,從而為銀行服務網點進入農村打造良好的環境;其次,金融機構要以當地的經濟發展特色和基本情況為主要的考慮因素,合理合法地創建農村金融網點;最后,政府要充分發揮管理職能和服務職能,加強政策引導,鼓勵相關機構積極推進農村銀行網點建設,完善農村金融網絡。3.創新銀行抵押物,擴大貸款抵押物范圍。目前農村金融信貸抵押物涉及范圍比較小,降低了農民貸款的通過率,所以信貸機構要努力創新抵押物,擴大貸款抵押物的范圍,如牲畜、農林、土地承包權等。同時,也可以根據當地的具體經濟情況采取一些其他的抵押形式,如賬款等。4.加大對農民的教育和宣傳力度。由于農民知識水平有限,獲取信息的渠道相對較少,政府要加大關于金融知識和優惠政策的宣傳力度,為農村經濟的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有關部門要多舉辦一些有關金融知識的培訓班或者宣傳活動。金融機構要充分利用在農村地區建立的銀行網點,大力宣傳和講解有關金融方面的知識。也可以利用網絡媒體,例如微信、微博等社交軟件進行宣傳和推廣。

三、惠普金融對于農村經濟的意義以及發展前景

1.惠普金融對農村小額信貸的可獲得性影響。目前,各大金融機構都存在歧視農村小型企業以及貧困農戶的現象,針對的目標客戶主要為一些高價值客戶,這一現象導致金融服務難以廣泛服務于農村貧困人群。目前,世界上已經有高達10億人口可以享受金融服務,但其中小額信貸所占份額非常小,難以發揮其實際作用。促進小額信貸發展的最有效途徑就是將金融服務體系推廣擴展到農村貧困人群。由此可見,發展普惠金融對農村小額信貸的可獲得性影響較大。2.普惠金融對國家擴展惠農服務的影響。針對我國人口總數大,貧困人口數量仍占很大部分的國情,政府一直采取相對應補助政策。在農村醫療保險方面,政府在農村實行了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但是在整個保險運轉的過程中,每個步驟都需要一定的金融支持。普惠金融能夠直接在鄉鎮的金融網點為農民提供領取保險賠償金的便利。3.惠普金融的發展前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互聯網進入飛速發展的時期,如今互聯網在我國得到了很廣泛的普及,這就為一些移動支付、社交網絡以及新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出現創造了條件。對于農村的惠普金融政策也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這一有效工具,例如眾籌作為互聯網金融的一種模式,能夠有效地解決三農的融資困難的問題,在廣東的“信用三農+互聯網金融”試點就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偟膩碚f,利用互聯網發展農村經濟的惠普金融體系占有很大的優勢,其發展前景可觀。

四、結語

惠普金融對于農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能夠讓中國的貧困人群也能享受到金融服務,有利于我國實現全面小康的偉大目標。因此,需要金融機構、政府等相關部門共同努力,不斷探索,讓惠普金融能夠真正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強,楊岳.互聯網金融背景下,農村普惠金融體系構建探析[J].金融科技時代,2017,(3):27-31.

[2]蒙曉麗,陸玲玉.普惠金融背景下農村金融扶貧工作的研究[J].區域金融研究,2015,(7):84-90.

[3]李建偉,李樹生,胡斌.具有普惠金融內涵的金融發展與城鄉收入分配的失衡調整———基于VEC模型的實證研究[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15,(1):110-116.

[4]莉.我國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民收入增長的影響研究———基于協整檢驗和VEC模型的實證分析[J].農村經濟,2014,(11):92-97.

作者:顏培麗 單位: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