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農業發展現狀及路徑研究

時間:2022-01-07 11:08:13

導語:特色農業發展現狀及路徑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特色農業發展現狀及路徑研究

一、存在問題

1農業生產“靠天吃飯”,種養風險大,農民積極性不高農業經濟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的引導和保障。特色效益農業作為新興產業,在農業政策保障體系建設方面還不夠完善,缺乏農業風險防范體系。這一問題是目前彭水乃至全國特色農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非常嚴峻的問題。面對農業發展的新形勢,彭水特色農業發展雖然具有比較優勢,但仍然面臨諸如自然風險、市場風險、規模不適度風險、技術風險等諸多風險。而彭水農業風險防范體系還沒有建立,缺乏規避風險的機制。另一方面,彭水縣大部分的農業產業尚未參加農業保險,較高賠付率也讓保險公司不敢輕易涉足,這需要政府介入,建立合理有效的特色農業風險防范體系??傊?,體制的不健全,導致種養風險大,農民在公共福利和權益上易受到傷害,都讓農民對農業生產失去了熱情,積極性不高,限制了農業的健康發展。

2勞動力供給不足,勞動者素質較低農村勞動力是農業發展的基礎,是推動特色效益農業發展的根本保證。目前,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外流,有效勞動力嚴重不足。造成農村勞動力大量外流的主要原因有:(1)農業風險大,效益低,農業生產周期長,受自然條件影響大,在農業保險一片“空白”的情況下,農業生產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2)農業產業化經營初期,具有資金投入較多、風險大、效益低等特點。(3)農副產品價格波動大,農民純收入增長緩慢,使得農民積極性不高。(4)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滯后,農村實用人才開發優惠政策少,農民務農意識淡化等。從事農業的勞動力人口文化素質偏低也是有效勞動力供給不足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據統計,彭水縣每年有20多萬人外出務工,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文化素質偏低,50歲以上的占60%以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則占80%以上。也就是說,凡有一定技術含量的種養殖業,都將缺乏能人帶動。

3交通不便,勞動強度大,效率不高生產工具的進步是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志。生產工具的先進程度直接決定農業生產效率。彭水縣位于武陵山區,耕地以山地為主,機械化程度低。農村道路交通設施仍然脆弱,農民生活生產主要靠擔、跳、背,勞動強度大,效率低,導致效益不高??傊蟛糠洲r村的生產資料落后,生產力水平落后。盡管政府加大了對農業生產投入,但仍未擺脫“老、少、邊、窮”的落后現狀。

4傳統個體戶種養模式,不利于規?;a規?;a是由粗放型走向集約化的重要途徑。農業生產規模化不僅能夠提高生產效率,便于生產管理,同時還能夠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生產成本。目前,彭水縣農業生產以散戶種植為主,沒有形成規?;瑢е律a資料分散,資源浪費嚴重,不利于品牌戰略的開發,影響特色農業的長效發展。5以傳統經驗為主導,缺乏專業可靠的技術指導傳統農業主要以經驗為主導,缺乏專業的技術指導,沒有形成科學體系,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目前,彭水縣農村農業生產中主要以傳統農業生產為主,在科學合理布局和專業技術支持等方面的投入還嚴重不足,導致農產品質量不穩定,不能實現穩產高產,嚴重影響經濟效益。

6種養品種雜亂,缺乏經濟高效的主導品種高產優質的品種是增產增收的前提。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因地制宜的選擇合適的品種至關重要。目前,彭水縣在種養品種的選擇上具有“各自為陣”的現象,且選擇標準不科學,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往往是根據他人的經驗評判加以選擇,缺乏科學依據。因此,在生產過程中常出現品種適應性不好、抗逆性差、易發生病蟲害等問題,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

二、對策建議

1加強風險評估,健全財政補貼制度,建立農業保障體系針對在發展特色農業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市場風險及自然災害等風險,有關部門應建立特色農業風險預警系統,對涉及到特色農業的各方面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和加工,分析和預測農業風險的可能性,定期向農業部門和生產特色農產品的農戶發出報警信號,增強農民決策的正確性,提高他們的抗風險能力。同時,政府應制定相應的財政補貼制度,保障農民的基本收益,解決農民種養的后顧之憂,提高農民的積極性。政府還應當完善相關政策法規,建立有力的農業保障體系,確保農業良好健康發展。

2強化政策引導,加強農村人才隊伍建設農業政策對農村經濟的發展具有導向作用,因地制宜地開發農村經濟發展體系,引導農民積極生產,是積極發展特色經濟的前提保證。政府應當加強農村人才隊伍建設,以培養新型農民為目標。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強化農民培訓,突出抓好種養能手、能工巧匠、農民技術員、農民企業家、鄉村干部5支隊伍建設。針對目前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流失的現狀,政府部門可利用政策保障機制如財政補貼,創業信貸等吸引青壯年勞動力,改善農村勞動力結構不合理的現狀,實現農業的快速發展。

3積極引進機械化設備,提高生產效率,減輕勞動強度彭水地處山區,土地資源大多為山地,不利于機械化生產,勞動效率低,勞動強度大。山區交通網絡不暢,不便于農產品運輸,很大程度上制約著農業的快速發展。在彭水大部分地區,特別是在偏遠農村的生產條件更為惡劣,大多仍采用“背簍式”運輸。針對目前彭水“背簍式”的搬運模式以及山地農業的生產特點,引進和開發小型的機械化生產設備,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對彭水特色農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4鼓勵幫扶大戶,逐步形成規?;a,走專業合作化道路充分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對農村種養大戶進行重點幫扶,尋求以大戶帶動散戶,最終實現規模化生產的經營模式。走專業合作道路,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專業合作組織是一種農民互助合作性質的經濟組織,可以采取“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戶)”、“市場+專業合作組織+農戶”、“專業合作組織+龍頭企業”等多種形式,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充分發揮其在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中的作用。聚合人力、物力、技術、資金等要素,產生“1+1>2”的疊加效應。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具有一頭聯結市場,一頭聯結農戶的優勢,能有效組織農民從事專業化生產,避免生產的盲目性,增強農民的自我組織、自我保護、自我發展能力。

5增加科技投入,加強校地合作,引進人才與技術加大對農業科技研究的扶持,大力引進和挖掘農業技術人才。鼓勵高校、研究所等科研單位與特色農業基地進行校地合作,在農產品革新和勞動力培訓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培育龍頭企業,發揮其輻射和示范功能,借此增強農業核心競爭力和激發彭水民間創業動力。充分發揮農村實用人才在科技傳遞中的作用,提高科技的針對性、實用性、操作性,簡化程序,降低成本,不斷改進和提高農業科技的使用效率,努力使農業科技在農業增產增效中的貢獻率不斷得到提高。針對彭水目前科技力量不足的現狀,有關部門可以實行科技下鄉到戶,對種植大戶提供專門的技術指導,同時利用各種媒體宣傳科學種養技術,為農民提供多種選擇,增加農民收入,調動農民積極性。

6政府推廣高效種養品種,實施“精品”戰略針對目前農業生產品種雜亂、不成規模的生產現狀,發展彭水地域特色,精選適宜于當地種植主打品種進行推廣,提高農產品質量,便于產銷一體化?!熬珶挕保壕奶釤拑灹计贩N,為品牌宣傳奠定質量基礎;“精選”:突出產品特色的品牌重點培育,使其成為真正的“精品”;“精聯”:通過品牌資源整合,借助營銷策劃和運作,形成主導產品強大的品牌競爭合力,以帶動整個優勢產業的發展。彭水縣農業以分散的小農戶經營為主,“公司+農戶”的龍頭企業在資金和品牌宣傳嚴重不足,造成在當地頗有影響的地方特產、名產不能形成廣告效應,在國內國際市場難以形成資源和規模優勢。因此,政府部門應引導各協會組織和企業加大品牌宣傳和扶持力度,尤其是對產業帶動優勢明顯、有市場挖掘潛力的特色品牌應重點扶持。大力發展特色效益農業是新時期農業發展的新出路,關系到中國農業的快速穩定發展,對于解決“三農”問題有著重要的意義。彭水縣作為經濟條件較為落后的地區,應本著從本地的客觀實際出發,認識到當前發展特色農業的優勢和不足,積極探索發展的新思路與新對策,推進彭水縣特色農業經濟平穩快速發展。

作者:任小東李曉靜黃江河單位:中共彭水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