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存在問題和對策

時間:2022-11-11 03:25:24

導語: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存在問題和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存在問題和對策

1我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已經取得的巨大成果

農業在我國的發展歷史悠久,我國人口數量大,對糧食的需求程度高,黨和國家早就注意到了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要意義。1993年,國家就頒布了《農業技術推廣法》,到2011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提升了25%左右。棉花、油料、糖料、水果等農作物產量都有了大幅提升,畜牧業、水產養殖業的產量也有了明顯增加。與此同時,基層農業產品生產規模也在逐漸擴大,農業生產從原來的初級加工轉變為了機械化模式,實現了新設備的收割、保護性耕作、機械化作業,提升了農民的工作效率。在此基礎上,農民的年均收入也有了明顯提升,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初步實現了農業的產業化經營。

2我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1993年我國開開始實施《農業技術推廣法》以來,我國基層農業的生產數量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其產品質量也更加符合社會要求,農業產量得到了大幅度增加。但是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以及人們對農產品生產數量與質量的高要求,以往的基層農業技術水平已經無法適應現代化農業發展的新要去,其存在的問題也逐漸暴露了出來。

2.1資金投入數量不夠,現代化設施無法有效引進

資金是農業技術技術推廣得以提升的基礎,是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有力保障。完善的資金鏈是農業技術水平切實完善的前提,是引進先進設施的核心。黨和國家一定要不斷增加資金投入數量,堅持資金的切實投入,提升農業的技術水平。但長期以來,我國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的投入數量一直不多,資金份額不足。據調查顯示,我國很多基層農業地區不僅沒有找到切實可行的對策加大資金投入數量,還將國家在技術推廣中投入的30%的資金應用到了其他方面,導致農業技術的宣傳工作不到位,現代化設備的引進效率較低,農民生產依舊采取手工方式,資金缺口較大。

2.2與農業技術推廣相關的制度體系不夠完善

基層農業一直以來都處于農業生產的最底層,其技術水平相對較低。再加上技術推廣又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無法在一朝一夕間實現應用,需要長時間的宣傳和培訓,就使得很多基層農業地區沒有認識到技術推廣制度建設的重要意義,在技術推廣過程中沒有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從中央到地方的技術推廣情況都存在差異,種植業、畜牧業等產業的技術推廣力度也存在較大的不同,使具體工作過于混亂,無法保證科學性,技術推廣方式不健全,缺乏體系支撐。

2.3技術推廣內容與基層農業的需求不符

為了提升我國農業生產的整體水平,促進技術革新,我國農業機構以及大學農業專業每年都會對農業技術進行立案研究。但經調查發現,很多科研項目出現了不了了之的情況或者研究出的科技不適合推廣。目前我國在農業技術研究過程中大多依照“項目立案—研究活動—項目驗收”的程序進行,很多農業技術在立案前沒有考察市場的基本需求,造成科研項目完成后缺乏實際意義,無法將科學技術轉換為農業生產力,不利于農業技術的有效推廣應用,阻礙了我國農業上產水平的提升。

2.4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和農民群眾的素質水

平都有待進一步提升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是技術得到科學運用的主導者,廣大人民群眾是科技的最終實施者,他們的素質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國家農業技術的應用效果。但目前從事農業技術推廣的人員大多缺乏專業的技術能力,對農業技術的掌握水平相對有限,根本無法保證技術的有效推廣。再加上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就使得其技術能力更是受到了限制。與此同時,廣大農業地區的農民群眾又大多沒有接受過系統的科學教育,他們掌握的知識數量有限,很難理解技術的推廣問題,在實際生產中也無法保證切實運用。兩者的素質能力情況和應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農業技術的有效推廣,不利于現代化農業的發展建設。

3提升我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水平的有效對策

從上述文章中,我們已經清晰直觀的認識到了我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在以往取得的巨大成果,并了解了其在現階段存在的主要問題。想要再次實現我國農業的大發展局面,提升農業產量和產品質量,國家和農業生產地區都要不斷完善自我,在新農村和現代化農業建設的背景下做好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為我國基礎產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3.1加大資金投入數量,完善技術推廣體系

資金數量是做好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基礎性工作,技術的有效推廣一定要有完善的科學設施作基礎,派遣具有較高農業技術、掌握專業技術知識的人員進行講學。因此,黨和國家要結合我國基層農業技術應用的實際情況,考慮不同地區的農業生產特點和生產條件,加大資金分配力度,對其予以相應的資金支持,為技術的推廣做好事前準備。另外,各農業生產地區在拿到資金后,也要做好計劃工作,將資金投入落實到實處,堅持引進現代化設施,提高人們對農業技術的認識,做好技術推廣工作。俗話說“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想要做好任何事情都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體系作基礎,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有效開展亦是如此。各農業地區在不違反中央出臺的農業技術推廣政策的基礎上,要充分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將地域條件、生產問題、人員數量等考慮在內,完善構建具體的技術推廣方針,貫徹落實系統的推廣體系。具體而言,相關機構要在規章中明確細化各項農業生產的技術推廣方法、推廣內容、推廣時間、推廣人員等等,切實考慮在技術推廣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從而制定切實可行的制度規章,提升技術推廣的有效性。

3.2結合市場開展技術推廣工作

以往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形式過于單一化,農業技術在基層農業生產中很難得到有效應用,很多技術研究都處于閑置階段,即便某些技術具有較高的可推廣價值,也由于實際運用情況的缺乏而造成了擱置。為了切實提升我國農業的生產水平,促進基層農業的發展,各農業技術研究單位在技術推廣工作開展前要充分進行市場調研,在明確掌握市場需求和農業生產現狀的基礎上進行科技投入,結合實情完善技術,根據農業發展的需要打造技術推廣辦法。與此同時,由于我國各地區農業生產條件和物種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在技術的具體推廣過程中也要堅持結合實際,針對不同地區的農業建設特點推廣不同的技術項目,保證工作有的放矢,提高針對性。

3.3創新農業技術推廣方法

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大背景下,國家基層農業技術的推廣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對此,我國基層農業進行技術推廣手段一定要予以革新,改變以往的單一工作模式,發展多元技術,創新技術推廣策略,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完善推廣方式,提升現代農業的發展水平。例如,我國某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提升農業整體競爭力,不僅針對農民群眾開展了集中的技術培訓課,還建立了技術推廣示范點和示范單位,組織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定期深入到群眾中來,及時了解他們對技術的需求和農業生產現狀,并開展一對一技術推廣活動,實現了技術推廣方法的多樣化發展,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經營道路的架設。

3.4提升人們的綜合素質

這里所說的人們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方面,要提升農業技術推廣者的業務能力,他們的綜合素質對技術推廣的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技術人員具備來科學的技術功底,才能提高技術推廣的有效性。對此,技術推廣者要逐步提升自身能力,充分掌握現代化農業科學技術,并樹立為農民服務的思想,確立職業道德,從內心熱愛自己的職業,使技術推廣工作變得有的放矢,更具針對性;另一方面,各農業地區要堅持提高農民的素質水平和學習能力,加大技術宣傳力度,幫助他們了解農業技術的基本情況,轉變他們的固有思想,提升培訓力度,使他們能夠更好的吸收知識。為了達到以上目標,我國基層農業地區可以采取積極鼓勵的辦法進行技術學習,開展大型的技術講座活動,邀請專家進行教學。與此同時,基層農業地區還可以堅持實施“引進來與走出去”的發展戰略,加強與農業示范區的緊密聯系,派遣有潛力的農業技術人員對外學習,擴展他們的眼界。另外,國家還可以加強宣傳,開展農業技術的義務培訓活動,在做好技術創新推廣的基礎上,還要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促進農業技術的科學應用。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逐步加快的大背景下,做好基層農業的技術推廣工作已經成為了大勢所趨。技術的良好運用,不僅有助于提升農產品的生產數量和質量,實現機械化大生產,還能夠促進現代化農業的建設,幫助廣大農民群眾實現經濟創收,提升生活質量。為了切實達到這一目標,黨和國家一定要做好農業技術的推廣工作,完善相關的制度體系,提升人們的素質能力,做好政策傾斜,并逐步加大資金投入樹立,在準確做好市場調研的基礎上開展技術推廣工作,從而促進我國農業的全面發展。

作者:張秀萍單位:吉林省東豐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