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生產技術現狀和管理方法
時間:2022-08-15 10:17:19
導語:船舶生產技術現狀和管理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船舶生產對于專業技術和資源利用都有較高的要求,船舶建造能力不僅是企業技術及實力的體現,也是一個國家工業水平和綜合實力的反映。船舶業的發展既可加速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可極大地提升國家海防能力。新時期背景下,船舶企業在獲得巨大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較大的競爭和沖擊,由此各大船舶企業提升了對于船舶生產管理的重視程度。本文對當前船舶生產技術和管理方法進行分析和探討,以此期望能有效地促進船舶業的良性發展。
關鍵詞:船舶業;生產管理;技術現狀
我國船舶生產技術自古水平較高,特別是唐、宋、明時期造船技術領先于世界諸國,但在近代時期因受各種因素制約發展相對落后,改革開放后隨著綜合國力的上升和工業技術的進步,我國造船業煥發出新的活力,并影響著世界船舶產業。國際船舶生產技術在工業革命后得到巨大發展,現代化船舶生產技術及管理方式由此走向系統性、規范性。為進一步促進整個船舶事業的良性發展,各國各船舶生產企業都加強了對建造技術和管理方法的研究,本文就此做出分析。
1當前船舶生產技術的現狀分析
伴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的深入發展,當前我國工業制造能力得到了飛速發展,船舶生產也表現出一些新的特點。如工業生產智能化及裝配自動化等技術在船舶生產中被廣泛運用,極大地提升了船舶生產建造的效率和質量。1.1信息化技術促進工業自動化和船舶智能化。隨著工業自動化水平的不斷加強,船舶建造智能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如今基于不斷精進的信息化技術、電控技術、現代通信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以及電子化、網絡化技術的巨大發展,船舶設計和建造工藝得到了巨大發展和進步,同傳統的建造方法和建造水平形成鮮明對比[1]?,F今,船舶建造的速度越來越快,船舶需要的配套設施和資源越來越齊備,使得傳統意義上的船舶生產技術難度有效降低。為船舶生產過程中的模型設計、導航系統設計、電子設備設計、裝配工藝設計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持,船舶具備了自動規劃航線、障礙自動避讓以及危險報警、安全輔助等智慧化功能,為實現智慧航行提供可能。同時,船舶與陸地及船舶之間實現了信息的即時互通、信息自動識別、數據自動記錄,不只建全了船舶的網絡控制系統,讓船舶具備集成化、模塊化特點,且能對船舶航行狀態實現實時性監控及科學調度,為船舶遠航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1.2船舶生產技術綠色化發展趨勢增強。所謂船舶綠色化技術是指借助于高新技術實現建造資源的充分利用,有效防止環境污染和降低生產成本的技術。綠色技術概念對于當前的船舶建造技術而言是一種革命性的發展,它滲透于船舶生產的各個環節,不僅可極大地滿足船舶實際使用中的性能要求,并且利于加強對船舶建造流程的規范性控制,能極大地降低資源損耗率,促進船舶生產事業的良性發展。我國較早提出了“船舶建造的綠色計劃”,制定了較為嚴格的建造標準和減排規范。在船舶建造中注重使用較多的綠色原材料和執行標準化生產流程,避免工業制造的污染和資源的浪費。同時加強制造工藝革新,加強加工環節的精準度,減少部件加工失誤率。據此,三維模擬設計和可視化檢測技術以及大數據分析技術得到充分運用,對建造過程中的質量問題和資料計劃、技術運用和問題分析都做出了假設和預判,進一步避免了設計缺陷,降低失誤率[2]。1.3我國船舶生產技術上的不足。雖然我國船舶技術總體上有很大發展,但同一些老牌船業制造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比如,韓國、日本在船舶設計上有較大優勢,其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利用率較高,現代集成制造系統技術發展成熟,借助于全程數字化制造系統,為船舶生產以及現場管理提供了較大便利。因我國計算機技術普及較晚,集成制造技術不規范不完善,設計制造周期相對較長,因此同這些造船國家還有一些差距,但隨著我國近年電子化技術的不斷精進,這一差距正在逐步縮減。當前主要差距表現為:區域建造模式不完善,分道制造依舊盛行;起關鍵作用的高精尖技術有待提高;遠航、特大航、載重航輪建造方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2船舶生產的管理方法
集成化系統技術是船舶生產中非常重要的制造技術,也是各國各造船企業發展的重點。其著重強調船舶的標準化設計、數據信息共享和統一性管理,為船舶建造作整體性規劃??捎行Ы档椭圃斐杀?,縮減生產周期。2.1加強船舶制造的規范性管理。借助于集成化信息系統,統一處理建造過程中的相關信息,確保信息處理和建造管理的程序化、規范化。當前需要注重以下層面:1)船舶生產管理部門要加強管理業務程序。即要積極地以現代化制造理論引導鼓勵制造單位樹立先進的建造理念,加強對信息化技術的運用,樹立發展的大局觀,實時優化和提升建造水平,加強對設計、施工、測試、模擬等方面的生產流程和制造工藝進行整合。同時,船舶建造管理部門要立足制造行業現狀,針對具體的制造企業在設計制造能力、企業管理方式、高新技術開發、組織結構等方面進行調整和完善,以此優化制造單位組織機構、提升人員職業素質。2)加強點、線、面的全面管理。點的管理方面:必須加強一線員工管理體系的完善。要廣泛且深入地組織員工職業技能提升活動,開展技術考評工作、技術競賽活動、關鍵技術專題交流談論活動,以此提升員工的職業素質。同時,加強職工思想意識教育,培育愛崗敬業,敢于專研、勇于拼搏的職業人才,提高員工的自我修養,自覺落實責任。線的管理方面:構建完整的生產計劃體系。須建立標準化作業流程,規劃好生產進度和資源配置,同時加強對不同階段不同側重點的控制,采取重點優先的策略把握好不同生產重點的建造周期,最大化縮減工期。面的管理方面:加強全員責任意識,落實大局觀念,尋求新的發展方向,加強行業合作和強強聯合,重點管理制造工程上的質量、成本、進度、資源利用等問題,做好整體性、方向性的規劃。2.2進一步發展運用信息集成技術。工業4.0時代,制造行業全面走向信息集成化,大數據資源化、智能制造進度進一步增強。當前的船舶制造行業必須與時俱進,在制造過程中,注意集成化技術的有效應用,提升設計建模能力、系統優化能力、技術創新能力,提高實際制造效率。生產管理部門須重視設計環節,注重設計細節,保證設計方案準確和完善,要求各管理單位積極地推進船舶設計、制造和管理的深度融合[3]。生產中若設計信息失真或參數不合理,會導致整個船舶生產環節的失誤,影響工藝水平和船舶實際使用功效甚至由于質量缺陷引發安全事故。同時,要加快完善數據信息的整理,建立完備的技術數據資料庫,利用大數據系統平臺整合有用信息,為之后的建造提供技術參考。另外,要加強各部門各崗位人員的協調合作能力,加快數據信息的收集,提升船舶建造管理中的信息集成化水平。
3結語
基于工業水平的飛速發展,船舶制造業在信息化技術加持下建造規模、建造水平都有極大提升,先進的集成信息技術讓智慧制造、智能船舶成為可能。在此基礎上輔以先進的管理手段,便可極大地提升船舶制造企業的行業競爭力,促進其實現跨越式發展。
參考文獻:
[1]魏亞華.論船舶建造技術和管理[J],2017(12):65.
[2]柳存根.成本集成制造技術[J],新興工業,2015.11.
[3]趙正平.談船舶綠色制造技術[J],工業技術,2016(3):116-123.
作者:劉大興 單位:廣船國際有限公司
- 上一篇:智能小區電氣工程設計論文
- 下一篇:夏玉米生產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