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施農業數字化轉型保障措施
時間:2022-09-29 09:25:54
導語:設施農業數字化轉型保障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加快設施農業數字化轉型是提升設施農業生產智能化水平的重要手段。闡述遼寧省設施農業數字化改造重點領域,并提出促進設施農業數字化轉型的有效措施,以期為實現設施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設施農業;數字化轉型;重點領域;措施
農業出路在現代化,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進步。當前,國家高度重視數字農業農村發展布局,數字化在農業農村現代化中起到引領驅動作用。設施農業是在環境相對可控條件下,利用新型工程技術生產手段,突破季節性障礙,實現人為有意圖控制的動植物高效生產的一種現代農業方式。對設施農業進行數字化改造,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很強的操作性與實踐性。
1遼寧省設施農業亟需加快數字化改造步伐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發展,全國各省均加快了設施農業數字化改造進程。遼寧省是蔬菜大省,設施蔬菜面積位于全國前列,但遼寧省設施農業數字化改造水平還比較低。加快推進全省設施農業數字化生產和網絡化經營,銜接農產品電子商務和質量安全可追溯,可以大幅度提升遼寧省設施農業產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依托數字農業技術,能夠打通設施農業生產、加工分選、精準營銷等全產業鏈條,幫助設施農業生產小農戶參與大市場競爭。
2遼寧省設施農業數字轉型的重點領域
2.1進行設施農業物聯網改造
遼寧省應進行物聯網改造,為設施農業精準調控提供技術支撐,達到提升產量、改善品質、調節生長周期、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將國家、省現代農業示范區、數字農業試點縣作為數字化改造先行區,在設施農業生產集中區域建設環境監測控制系統和數據傳輸及存儲系統,配置自動氣象站、環境傳感器、視頻監控等設備,開展溫度、濕度、光照等環境監測與控制,逐步建成主導產業突出、現代要素集聚、設施裝備先進、生產方式綠色、輻射帶動有力的設施農業數字化產業園區。
2.2搭建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
遼寧省應充分發揮電商平臺匯聚農業大數據的優勢,將市場需求更加高效、準確地反饋到設施農業生產端,消弭設施農業產銷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實現設施農業產銷精準對接。盡快搭建生鮮農產品的省級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加強與京東、淘寶等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合作,打造遼寧農產品特色館;將生鮮供應商、運輸商及平臺自有運輸部門、倉儲部門和配送部門緊密結合,完善設施農業產品供應鏈體系;支持鼓勵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應用微信、微博、微店等新媒體開展網絡營銷;打通線上和線下交易,將線上網店和線下門店聯動起來,形成全方位、立體化的發展模式。
2.3加快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
遼寧省應加快推進設施農業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夯實設施農業物質基礎裝備,在推進設施農產品市場流通硬件設施、組織方式、運營模式改造升級的同時,同步實施數字化改造。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根據實際需求選擇建設設施類型和規模,按照“田頭市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戶”的模式,開展設施農業倉儲保鮮冷鏈基礎設施建設;搭建全省設施農業冷鏈物流全程溫控平臺,提升冷鏈物流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通過數字化、物聯網手段,實現對瓜果蔬菜從采集、運輸到消費者餐桌上的全過程流通的實時監控。
2.4開展設施農業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控
遼寧省應建設設施農業產品信息化標準體系,制定農產品分類、分等分級等關鍵標準,實現設施農業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控。引導設施農業生產經營主體自覺對上市銷售的農產品加施質量認證、品名產地,商標品牌等標識;建設產品質量安全監控系統,實現生產全程監控和產品質量可追溯;按照國家統一的接口規范要求,制定省級追溯平臺與國家追溯平臺對接方案,實現設施農業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控“統一平臺入口、統一主體登錄管理、統一追溯標識、減少重復操作”,達到業務協同和數據共享的目標;構建以縣為單位的設施農業生產投入品監管溯源與數據采集機制。
2.5建設設施農業產業鏈監測預警體系
遼寧省應實時采集監測設施農業生產數據、設施農業田頭市場和批發市場電子結算數據、商超電商平臺等關鍵市場交易環節信息,構建互聯互通設施農業生產與市場交易的大數據。由省級農業部門牽頭組織,依托“菜籃子”工程,形成省、市、縣、鄉、村多層級設施農業產業鏈的信息采集機制,全面摸清掌握設施農業生產品種、產量、上市時間等基本情況,通過全省設施農業生產、銷售情況的大數據分析對全省設施農業產需情況進行及時研判預警,特別要做好重大氣象災害對設施農業生產影響的分析,聚焦省內設施農業產品價格波動和市場運行異動情況,及時為設施農業生產經營提供預警報告,促進產需有效對接。
3推進遼寧省設施農業數字化改造的保障措施
3.1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合力推進
建議省級農業部門建立領導小組,負責整體規劃和統籌實施,做好政策銜接與業務協調工作;各地根據設施農業發展具體實際,結合當地數字農業農村發展總體規劃,制定設施農業數字化轉型的具體實施方案,并細化政策措施,統籌推進當地設施農業數字化轉型工作;市縣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要將設施農業數字化轉型列為一項重要工作,逐步構建設施農業數字化轉型的管理服務體系。
3.2加大投入力度,調動多方資源
建議政府部門主動承擔起基礎設施、平臺開發和數據整合等公益方面的投入,同時探索政府購買服務、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貸款貼息等方式,吸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引導工商資本、金融資本投入設施農業數字化改造;政府資金重點投入設施農業數字化基礎設施和大數據體系、標準規范建設,社會資金重點應用于設施農業智能化改造,對設施農業智能化改造的物聯網設備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補貼。
3.3強化數據采集,開展大數據應用
建議充分利用視頻監測、傳感器、遙感和地理信息技術等采集設施農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溫度、濕度、土壤等環境數據及種植、養殖的動植物本體生長數據,建立健全設施農業智能化數據采集體系,形成設施農業生產大數據資源池,從而組織開展設施農業數據進行深入挖掘、分析,構建設施農業生產的大數據智能應用模型,逐步實現設施農業生產的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的數字化生產經營新模式。
3.4做好宣傳培訓,加大推廣力度
建議及時總結設施農業數字化改造的好經驗好做法,注重先進經驗推廣,充分利用新媒體、報刊、廣播、電視等宣傳途徑,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地宣傳設施農業數字化工作,提高各類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知曉度、參與度;把設施農業數字化改造納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村實用人才培訓體系,充分利用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培訓力量,提高運營主體管理水平、科技素養和經營能力。
參考文獻
[1]孫文荊.新時代下我國數字農業發展的機遇、不足及對策[J].信息通信技術與政策,2021(2):42-45.
[2]呂小剛.數字農業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思路和對策[J].農業經濟,2020(9):15-16.
[3]劉超超,金健飛.數字化賦能設施農業種植托管服務[J].農業工程技術,2020,40(7):18-21.
作者:陳云萍 單位:撫順縣社會事業服務中心
- 上一篇:設施農業發展現狀及問題研究
- 下一篇:農業機械如何提高設施農業生產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