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教融合畢業設計模式探索

時間:2022-01-10 08:35:12

導語:產教融合畢業設計模式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產教融合畢業設計模式探索

摘要:結合江西服裝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聯合企業產品研發項目實際,探索基于產教融合畢業設計模式,創新畢業設計指導體系與考核方式,豐富和完善藝術設計類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方式,提高學生獨立分析與解決專業技術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服裝與服飾設計;畢業設計;產教融合;三維衣膜

作為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本科教學環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畢業設計既是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的一種體現,也是對學生四年學習過程中掌握所學知識程度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考察,其對于培養學生的探究創新能力、社會適應能力以及綜合實踐能力等具有重要的作用[1]。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對人才能力需求的變化,傳統模式下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畢業設計模式存在的弊端日益凸顯,如畢業設計與實踐環節脫節、缺乏創新、設計過于單一、忽略商業價值等。我校(江西服裝學院)作為江西省應用型特色本科重點建設高校,以培養服裝類應用型人才為定位。如何在畢業設計過程中通過產教融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創造能力,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是需要深入思考并加以解決的現實課題。

一、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畢業設計現狀

高校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的畢業設計流程一般為:由學院起草指導意見書,畢業設計指導教師給學生提供一個設計主題大方向,然后學生通過發散性思維,找到自己喜歡的小主題來進行畢業設計作品創作。由于畢業設計從素材的收集、整合到確定主要設計方向,再到風格、色彩、款式、面料及圖案等設計元素的選擇,最后進行成衣的制作與展覽,都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因此學生四年所學的專業知識與實踐技能在畢業設計環節中能夠得到充分的體現。但通過考察,發現目前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畢業設計模式存在一些較為突出的問題。1.過于強調服裝的藝術性,忽略其商業性。服裝與服飾設計師作為技術與藝術的結合者,其設計在具有較強視覺審美價值的同時,也需包含較高的商業經濟價值。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本科教育培養的目標定位是設計師,而不是藝術家。我國高校的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大多源自藝術類專業,甚至現在仍有許多院校將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設立在藝術學院或美術學院。因此,相比結構、工藝及面料等服裝工程方面的課程,大多院校更加注重學生的美學、設計表達以及創意性思維等方面能力的培養。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的教師與學生也都認為自己是搞藝術的,應著力于作品的設計,而裁剪制作是匠人的事。這種想法直接導致了他們打版困難、制作不通,畢業設計的作品比較注重舞臺效果,學院派設計最后大多數呈現的是視覺效果,以創意類服裝居多。雖然這樣的設計作品較好地體現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但達不到具有市場導向的消費者需求成衣的標準,那些過于注重創意的服裝設計作品在完成畢業設計之后,便只能儲存于學校的倉庫內,再無可利用之處[2]。2.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不強,實踐操作能力較弱。服裝與服飾設計是一個實踐性極強的專業,學生只有通過不斷的實踐,才能真正地認識服裝、把握服裝,獲取更多的直接經驗,做出既實用又美觀的設計。但目前對于我國許多院校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學生而言,“強設計、弱工藝”的特征極為突出,實踐操作能力不足成為高等院校服裝與服飾設計類人才培養的普遍問題。特別是在畢業設計環節中,學生自己設計畫圖,然后尋找一些相關服裝公司或工作室打版和成衣制作的現象普遍存在。近年來,藝術類高校加強了實踐教學的改革,著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畢業設計是非常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是教學、科研、社會實踐的一個結合點,也是對學生幾年學習的一個總結。因此改革畢業設計的教學模式,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及就業競爭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畢業設計抄襲成風。近幾年,畢業設計抄襲、剽竊等學術不端現象在高校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普遍存在。特別是隨著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得網絡資源成為學生獲取相關信息的重要途徑,也使得畢業設計抄襲變得更為便利。從教學角度分析,教學資源不足是造成本科畢業設計抄襲的深層次原因。第一,畢業實習環節較少。從人才培養角度來看,學生進行畢業設計創作之前需要經歷相應的畢業實習環節,以此在提高專業技能的同時積累相應的創作資源,使后期畢業設計更加具有針對性。而事實上,許多地方院校由于缺乏教學實習基地等相關資源,無法有效、全面地安排學生進行畢業實習,最終使得畢業實習環節流于形式。第二,指導教師把關不嚴以及教學管理的缺失。指導教師作為本科畢業設計環節的直接把關者,由于忙于教學工作或指導學生太多等原因,缺少對學生畢業設計的有力指導,也是造成學生畢業設計抄襲的一個原因。

二、產教融合是做好畢業設計的有效途徑

產教融合是將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訓練活動相聯合,實現生產、教學和科研的有機結合,使畢業生在不斷深化理論認知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實踐操作能力,達到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目標,這是應用型本科院校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新型教育模式。針對目前畢業設計模式存在的問題,以校級課題“江西服裝學院2018屆本科畢業設計‘三維衣膜’項目”(以下簡稱“三維衣膜”項目)為例,提出在應用型本科院校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的畢業設計環節深化產學研之間的合作,做到畢業設計貼合實際、貼合市場?!叭S衣膜”項目作為我校2018屆畢業設計新模式的嘗試,真正做到了生產、教學和科研的有機結合,成為院校與企業聯合進行人才培養的典型范例。將企業的研發項目作為畢業設計的開發主題布置給學生,在畢業設計過程中針對學生在資源與實踐能力方面的不足,企業提供了相應的技術和資源支持,最終的設計成果則以企業作為平臺推向市場。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感受到自己設計作品的價值體現,激發了學習興趣與熱情,畢業設計質量得到了明顯提高。

三、產教融合畢業設計模式的實施

2018年3月,我校服裝設計學院召開了2017屆本科畢業設計工作經驗總結會,分析以往畢業設計環節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我校不斷深入推進的轉型發展工作,依托學校現有的校企合作資源及校外教學基地等,決定與全國不同類型服裝企業合作,將畢業設計與企業研發項目結合,真題真做。廈門三維衣膜科技有限公司的“三維衣膜———2018年秋冬3D牛仔褲系列產品設計”項目被納入我校2018屆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本科畢業設計主題中。相比以往的畢業設計模式,該項目從畢業設計選題到最終設計成果轉化都進行了不同的嘗試,為我校構建符合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目標的畢業設計新模式起到了示范與引領作用。1.與企業產品研發項目相結合,構建畢業設計新模式。我國各高校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學生的畢業設計普遍存在過于強調服裝的藝術性而忽略其商業性現象,畢業設計大都停留在表面欣賞而缺乏實際用途,既造成巨大的浪費,也不利于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在本次“三維衣膜”合作項目中,我校畢業設計選題直接結合該公司2018年秋冬產品開發進行,使得學生在不斷發揮自身創意性思維的同時,其設計也符合市場導向,具有一定的市場價值。為了提高學生對廈門三維衣膜科技有限公司產品風格的把握,組織學生到公司進行全方位培訓,使學生了解公司的品牌理念、市場定位、消費人群及產品特點等信息。為了增加學生對目前市場動態及流行趨勢的認知,公司還提供了相應的賣場終端供學生考察。同時,為了促進項目的順利完成,該公司還提供了相應的版房、樣衣房及水洗工廠等資源供學生使用。通過產品研發、制作過程,學生的設計作品最終轉化為企業研發成果,不僅符合畢業設計的要求,而且具有市場價值,為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為學生的后期工作奠定了扎實的基礎。2.構建“雙導師制”畢業設計人才培養體系。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人才需求的轉變,對我國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學生不僅要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素養,而且還要具有廣闊的視野和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因此傳統的理論教學已經不能滿足對人才培養的要求。目前許多院校服裝專業的畢業設計環節基本采用“單導師制”,即一位教師進行整個畢業設計環節的指導。但由于校內導師常常自身存在實踐能力不足等問題,從而造成了指導學生的畢業設計質量參差不齊。為了完善我校的畢業設計指導工作,采用雙導師聯合培養制度,由校內導師和企業導師共同指導。在校期間由校內導師負責畢業設計理論基礎指導,包括畢業設計計劃制訂、畢業論文指導、科研創新能力培養以及成績學分評定等。企業導師主要負責畢業設計實踐環節中的一系列指導工作,包括設計稿指導、面輔料選擇、成衣制作、設計成果評選以及最終新品定購會等。最終的畢業設計作品由學院對學生進行統一答辯,企業則參與新品定購會?!半p導師制”畢業設計指導是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也是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一個創新[3]。3.構建基于全過程的畢業設計考核評價體系。對于畢業設計的過程管理,針對“三維衣膜”校企合作項目,學校執行三個“到位”措施。(1)跟蹤到位。學生無論是在學校學習,還是在企業實踐,監管都要嚴格到位,具體到人。相關導師及輔導員要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和畢業設計進展,定期向學院和學生處報告。(2)教師指導到位。指導教師要及時了解不同學生的畢業設計狀況,采取一定的方式,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指導。(3)過程文件到位。指導教師和學生在整個畢業設計過程中及時完成各項文件材料(畢業設計選題審批表、任務書、畢業設計開題報告、畢業設計過程材料記錄表以及指導教師評定表等),為提高學院畢業設計的質量提供了有效保證。對于畢業設計的考核評價體系,采用畢業設計分階段考核與校企共同評價相結合的方法。每名學生都要經過初期、中期、后期等至少三個階段的考核,以便指導教師了解每個階段學生的畢業設計狀況,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糾正。對于學生的畢業設計成績,由學校指導教師評閱成績、企業指導教師評閱成績和最終答辯成績三部分按照一定的比重組成。企業參與到畢業設計成績評定中,不僅有利于評價標準多元化,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也為我校構建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畢業設計新模式起到了推動作用。4.構建畢業設計成果產品化新模式與以往畢業設計模式下的設計成果處理方式不同,此次“三維衣膜”校企合作項目的畢業設計成果基本都成功轉化為服裝產品。學生設計的3D牛仔系列經過公司內部評審后,大部分牛仔褲都參加了廣州時裝周走秀及訂貨會。設計該款產品的學生也到訂貨會現場,對自己設計的款式進行詳細的說明。其中有部分款式在現場直接被客戶定下,開始下單進行后續的大貨生產。這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與市場結合的機會,使學生在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進一步了解了市場需求,明白消費者的喜好,為畢業后的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四、結語

我校2018屆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采用校企相結合的畢業設計模式是一次比較成功的教學改革,符合當代藝術設計教育發展形勢的要求。然而,高校畢業設計環節的教學改革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工作,需要長期努力,積累經驗,不斷地探究與創新。本次畢業設計新模式的實踐表明,產學研結合之路不失為一條切實可行的提高畢業設計質量的途徑。

參考文獻:

[1]吳永紅.對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畢業設計組織模式的探討[J].職教論壇,2012(3):59-61.

[2]肖柳慶.論服裝專業畢業設計的若干問題與對策[J].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4):119-121.

[3]姚怡,吳欣,吳志明.基于任務驅動的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畢業設計模式探討[J].紡織服裝教育,2012,27(6):494-495.

作者:劉 瓊 余穎彤 婁威威 單位:江西服裝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