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公寓室內設計論文

時間:2022-12-30 11:00:22

導語:大學生公寓室內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公寓室內設計論文

伴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建設工作的不斷發展,各個階段的教育普及率也越來越高,過去被社會視為精英教育的大學教育也逐漸走向大眾化,大學的招生規模也持續擴大,呈現出不斷增長的趨勢,當下大學校園接受深造的學生日益增多。由于我國的經濟持續增長,社會大眾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極大改善,人們對教育行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校的后勤保障方面雖然也開展了一些適應當今社會的創新嘗試,但是和人們實際需求還是存在一定差距的,這也是當今中國社會大家都普遍關心的一個社會問題。尤其是在大學校園的學生宿舍的建設方面,為了讓廣大學子更好的學習和生活,要采取一定的必要措施。

1基于環境行為學的大學生公寓室內設計的必要性分析

隨著大學生宿舍設計的個性化發展,越來越多的建筑空間設計者開始以環境行為學的角度入手,去實現大學生宿舍室內環境的創設,這對于創設更加好的生活學習環境而言,是至關重要的。也就是說,這是符合當前空間設計價值觀的。再者,從當前大學生公寓室內設計的現狀來看,以環境行為學的視角去實現公寓室內設計的優化,是很明智的舉動。大多數的高校學生差異性不是很大,需求存在類似的地方,一般都會采用走廊的結構,實際的面積為14m2~18m2,人數控制在4人~8人,每個樓層都設計了衛生間。這種設計結構的確可以實現成本的控制,確保實際容量處于理想的狀態,但是實際空間結構單一,功能不足,缺乏私密性和娛樂性,與當前大學生宿舍空間的多樣化訴求是不吻合的,因此需要以環境行為學為基準,實現室內空間的重新設計。

2基于環境行為學的大學生公寓室內設計策略分析

環境行為學理論是一套學術系統,其在大學生公寓室內設計中的作用是引導性的。對于設計人員而言,其必須要有著夯實的設計經驗,還需要懂得尊重當前大學生生活學習訴求來實現環境行為學理論的滲透,這樣才能夠保證實際室內設計朝著更加個性化的方向發展和進步。主要需要做好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2.1充分考慮環境中個人的需求。在大學生公寓室內設計的過程中,要高度關注大學生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尊重他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詳細來講述,主要需要做好如下幾個方面的設計工作:其一,在實際空間尺寸設計上,要以人體工程學原理為依據,進行個性化尺寸的設計,處理好室內公共空間和私密空間之間的關系;其二,尊重大學生自學的訴求,關注學習的交互性,確保設定對應自由學習的氛圍,設置對應的自習室和休閑室,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其中自習室主要為了滿足大學生自學的訴求,休閑室滿足學生學習之余休息的訴求,這樣設置使得空間功能得到界定,這樣良好的規劃可以使得大學生生活和學習的訴求得到滿足;其三,在每個樓層設定對應的熱水間和水池設備,洗衣間等基礎設施,這樣確保學生在同一樓層就可以享受對應的服務,使得內部公共空間與外部之間形成聯系,構建人與環境之間的和諧關系;其四,注重學生入住體驗的提升,在相關設施細節設計上也高度關注人性化,比如在床具設計上,腳蹬使用木質的,這樣可以規避硌腳的情況,可以更加快捷的進行攀登。在床架上尖銳地方設置對應的塑料包裹,避免出現各種擦傷的情況。新的床具采用的是上床下桌的模式,這樣可以確保安全性。結合部分學生私密物品的安全性訴求,還設置了對應的內置柜子,學生可以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存放貴重的物品。圖1為某大學新設計的公寓,其欄桿材質選擇的都是木質的。2.2樹立正確的環境認知價值觀。環境認知理論認為,要高度重視環境定位,環境中找路,環境中尋地址,環境中判斷等細節的關注,使得行為主體可以很快的理解環境中的意義,這是實現生存和發展的前提與基礎。一般情況下,環境認知可以歸結為空間認知和環境知覺兩個方面。因此在對于大學公寓進行設計時候需要注意如下細節:其一,要高度重視宿舍秩序性和識別性的體現,設定明確標識系統。在大學大廳設置交通路線圖和消防通道圖,這樣可以為各種突發情況做好準備,便于人群的及時疏散,確保實際的宿舍處于秩序性的狀態;其二,在設置熱水間或者洗衣間的時候,要以遠離宿舍為基本準則,一般設定在樓層的兩端,最好是獨立的空間,這樣可以減少對于生活學習空間的干擾,使得實際的環境認知朝著更加明確的方向發展。個樓層設定的洗衣場所;其三,要對于大學生的行為模式、心理需求和上下樓疏散的訴求進行調研,從大學生的角度入手,實現對應宿舍環境的優化設計。2.3確保環境行為的巧妙性滲透。環境行為與大學生宿舍環境設置之間關系的界定,是將環境行為滲透到實際大學生公寓設計中的重要依據。從理論上來講述,人在空間中的行為,都是社會化的行為,人在空間格局追蹤,會以積極或者消極的方式與他人之間產生關聯。以社會向心空間和社會離心空間為例,需要在實現生活學習需求滿足的過程中,進行針對性的設計。詳細來講述,我們主要需要做好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關注不同宿舍之間的隔墻設計,床鋪之間的距離,彼此之間的空間感設計,都需要以人體工程學和人際交往距離為基本準則,妥善處理好私密性和公共性之間的關系,不能太寬,也不能太窄,確保其處于理想的度量中;在內部獨立衛生間設計的時候,要處理好衛生間占比的問題,充分考慮室內環境中床鋪的設計,其他設施設計的有效性,做好隔音試驗,確保每個宿舍的私密性能夠得到保證;在內部自習空間和休閑空間設置的時候,需要以自主自覺學習模式為基準,實現對應自學氛圍的營造,確保在實際不同的區域可以切實的完成實際的任務,這樣可以使得大學生在心靈上獲得對應的歸屬感和認同感。2.4學生公寓公共空間的環境分析。大學生公寓中存在很多的公共空間,公共空間的環境對于大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公共空間的環境不到位,對于大學生的居住舒適度來說是有一定影響的。首先是室內公共走廊,走廊的環境主要體現在四周的墻壁上,應該增加一些亮麗、青春的顏色,這樣才更加符合大學生的特點。其次是電梯,大學生公寓都會裝有電梯,電梯的設計可以改變以往單一的封閉電梯,可以一面設置為玻璃,這樣在電梯中也能夠感受到校園風景,在電梯四周可以增加一些時代熱點,讓大學生能夠隨時了解社會熱點。最后是門廳的設計,門廳是整個學生公寓的臉面,進入學生公寓必須經過門廳,因此門廳的環境應該具有個性,可以種植一些植被,增加活力,給大學生一個青春洋溢的環境氛圍。

3結語

環境行為學作為重要設計理論,其在大學公寓室內設計中的指導價值是不容小覷的。尤其在當前大學生對于工業室內空間的功能需求朝著多樣化的方向發展,此時如果還是以單一的宿舍設計思維來應對,顯然是不利于宿舍空間個性化發展的,因此需要結合實際經驗,切實的將環境行為學理論融入其中。當然在此過程中,除了需要依靠大量的經驗積累之外,還需要設計者有著較高的設計素養,懂得環境行為學的相關理論,學習相關的經典案例,由此引導實際的設計行為朝著更加精準化的方向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韓斌.從環境心理學角度談老年公寓室內設計[J].大眾文藝,2019(15):97-98.

[2]鄭尹,李晶源.行為模式對大學生公寓室內空間設計的影響[J].山西建筑,2009,35(11):8-9.

[3]劉紅玲,雷亞芳,王偉,等.淺談學生公寓室內的人性化設計[J].西北林學院學報,2009,24(4):174-177.

[4]朱禮智.現代養老院公寓室內設計初探[J].林業機械與木工設備,2009,37(8):33-35.

[5]王艷.單身公寓室內軟裝飾的設計[J].貴陽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8(4):21-23.

作者:銀佳慧 單位:山西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