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審計影響因素解析
時間:2022-01-26 09:28:35
導語:內部審計影響因素解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審計是我國經濟體制運行中的一項重要環節,內部審計是隨著內部審計的內容、范圍、職能的發展而逐漸擴大的。在我國特定的市場經濟環境下,我國開展內部審計需要承擔雙重任務:一方面要監督企業內部的經營活動,確保其運行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另一方面要對企業的領導負責,不斷改善企業的管理狀況,提升經濟效益。作為現代審計體系的重要內容,內部審計發展非常迅速,其重點開始從普通的財務審計朝著經營決策和內控審計等方向發展,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關鍵。
關鍵詞:內部審計;國內;問題
一、內部因素
(一)內部審計獨立性低。對于我國而言,在開展內部審計時,與其他機構的區別重點在于其獨立性,迄今為止大多數企業或者公司的內部審計的部門并不是一個專門的獨立機構,而是直接隸屬于其他一個相關機構或者是與其他機構合并成一個部門。這樣一個內部審計機構的安排實施分布合理的,該機構的主要領導人不明確,在我國的先發展階段與許多西方國家相比,公司內部公司分工不明確,權利分工不明確等諸多因素,從而導致在公司內部的發言人的權力是尤其股權大小決定的。內部審計收到股東影響,對內部人員實施的監督受到約束,監督職能不能很好地發揮其獨立性受到限制。國外開展內部審計對內審組織的地位非常重視,重點表現為眾多的內審部門對于總裁和董事會工作非常重視。根據紐交所的要求,所有上市公司都必須要設立審計委員會,并由其負責開展企業內審工作。(二)工作范圍狹窄。由于內部審計機構起源于行政命令,大多數商界領袖和知識缺乏的內部審計人員基本特性的獨立性,誤認為審計致使負責單純的審計工作。時至今日,我國的很多企業對于內審工作的認識還停留在企業的財務核算層面,對于其管理方面的作用沒有進行充分的挖掘和應用,也因此導致內審工作的金融性質比較明顯,并使之成為評估財務會計的方式。國外開展內審工作所涉及的領域非常多,也非常深入,比如企業制定發展戰略和經營決策以及材料采購和產品營銷設計等,都會利用到審計的功能。目前也正在對人力資源管理審計進行研究,同時也在拓展其他領域的審計研究。很多公司在開展內審時,也會考慮歡迎污染的因素,進而開展綠色審計。目前。在進行審計工作時,社會責任也成為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三)審計人員綜合素質不高。因為中國的企業對于內審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其在企業內部的地位不高,無法吸引優秀的人才充實內部審計團隊。在相當多的有經驗的內部審計從業人員,對于開展內審所需要的知識與專業技能都不具備。并且有很多領導人物,內審屬于財務工作的范疇,主要對財務進行審核,因此在人員儲備方面嚴重不足,結構化問題非常嚴重,尤其是風險管理和IT方面的知識極度缺乏。并與各公司的外國審計師視為開展全面審計的必要條件。對于審計部門而言,應當不斷努力,充分發揮每位員工的能力,設計出詳細的技能矩陣,并進行科學的分配與監督。
二、認識因素
(一)對內審職能的認識比較模糊。企業的很多管理人員認為,內部審計實際上是行政命令,也是國家審計存在的基礎,非常強調外向型服務以及內審模式的構建。傳統的審計模式使得很多人對于審計的認識非常模糊,存在很多誤區,對于內審理論與實踐的發展都非常不利。現階段,很多企業對于內審的職能依然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也沒有對其進行整合,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也就無法發揮內審的監督作用,對于內審的管理方面的職能,也就更加無法有效的進行利用。國外企業開展內審的主要目的就是對內部組織的控制情況進行評估,防止潛在的風險由于各種因素暴露出來,通過采用更加高效的方法來實現預期的目標。對于內審部門而言,其人手比較少,要想在企業內充分發揮內審工作的作用也非常困難,對于個別領域的監督必然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在對內控制度中有關內審進行設計時,通過執行評估,從而暴露組織,以確定是否潛在的風險和可能產生的效果,效率和成本有效地實現組織的目標和目的。在中國,對自己的理解偏差的作用的審計師,一直認為內部審計是為了評估審計報告,防止出現不必要的問題,而對于內審所提出的建議非常不重視。很多西方國家,將此項工作的重點放在內審部門的管理服務方面以及協助內部審計的審計結果。(二)審計雙方不信任。我國內部審計長期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由于審計工作是在一種對對方不信任的環境下進行的,審計人員與被審計者在工作實施過程中缺乏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容易產生對立的局面,審計工作難以實施,導致審計結果失真。國外對于參與式審計非常提倡,主要表現為:1、在開始實施審計任務之前,被審計人員就需要表明對審計工作的態度,并且就審計方法進行交流,同時尋求各方的合作。2、針對審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當事人進行討論,并對改進的必要性進行分析,同時還會探索改進的策略。3、審計人員隨時報告審計結果,準許各種形式,不必要求過于嚴格,才能有效的將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和改正,防止出現更加嚴重的損失。4、出具審計報告,多使用一些建設性的語句,報告的重點應包括產生問題的原因、可能造成的影響以及改進策略,對于被審計部門而言,在審計報告中也應當包含已經改進的行動,也能夠對被審計部門的工作態度進行積極的反映,將被審計部門已經采取的改進行動也包括在審計報告中。
三、管理因素
內部審計對企業經營參與度低。評估的許多公司,在內審和咨詢等方面的服務非常缺乏,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實際上,公司的很多方面都需要內審工作的支持,比如投資決策和財務規劃等,對于內審工作的需求也會給予極大的支持,現階段,國內很多企業都沒有對內審工作足夠重視起來。
參考文獻:
[1]葉陳云.我國公司內部審計[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10-305
[2]王凱.芻議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資訊,2008(35):45-46
[3]張蘭.淺析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業經濟,2012(24):84-85
作者:鄧麗雅 單位:武漢東湖學院
- 上一篇:內部審計潛在沖突及解決思路
- 下一篇: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問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