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改革現況
時間:2022-06-08 10:28:21
導語: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改革現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立德樹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課程思政是教育強國的戰略要求,內涵建設促發展。該文從市場營銷學課程思政的背景出發,說明市場營銷學實施課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發現當前課程思政存在教學目標不清晰、思政元素難以取舍、教學內容達不到教學要求、教學方法單一等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革措施,明確教學目標、設計思政元素、充實教學資源、創新教學方法、加強團隊討論,創新潤物無聲式教學方法,合理定位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的關系。
關鍵詞:市場營銷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課程思政是響應我國教育強國的戰略要求,將高等教育中各類學科所覆蓋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進行充分的開發和利用。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市場營銷學》是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基礎課程,市場營銷專業的核心課程,其課程目標是培養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掌握扎實基本知識和理論,能夠在企事業單位從事營銷策劃和營銷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因此,將“立德樹人”融入課程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是我國高校現階段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促使“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步前行,促進市場營銷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交叉融合,不斷完善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體系,也是“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改革的目標。
1市場營銷學課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1.1市場營銷學課程受眾廣泛
現階段,眾多院校都開設了市場營銷學課程,國內工商管理類學科開設覆蓋率幾乎近100%,課程受眾廣泛。該課程主要研究市場營銷活動的制定、實施及其規律,要求學生在掌握市場營銷基本理論和知識的同時,學會用現代營銷思維方式、中國營銷特點,通過調研,科學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隨著中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我國經濟進入了高質量發展階段,市場營銷學理論在我國獲得了巨大的發展,學生具有一定的經濟和市場營銷管理知識和能力,獲得了學生和社會的廣泛認可。
1.2提高學生的環境適應性
為了更好地契合社會發展環境,培養學生市場敏銳性,提高人才競爭力,學生需要將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與社會需求及國家發展戰略結合起來。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政府執政理念發生很大改變,重視GDP兼顧地方環保建設,提高發展速度兼顧發展質量,給企業的營銷環境帶來了不小的影響,此外,結合國家發展戰略導向,研究鄉村振興、美麗中國、綠水青山等。因此,教師不僅要引導大學生在實踐中結合理論知識,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而且要讓學生正確認識企業社會責任,建立全面營銷觀。通過引導學生關注時政,及時了解和分析政治、經濟環境的變化及其產生的影響,盡快調整企業的發展戰略或實施策略,提高學生市場環境適應能力。
1.3遵循營銷道德,實施誠信營銷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營銷活動給人們帶來益處的同時,也不斷受到非議,出現了不少有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為,特別是每年的“3.15”晚會,引發了全社會的信任危機,因此,教師在市場營銷學理論課程和實踐教學中,將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公平正義、敬業愛崗、社會責任滲透進課程的培養目標、教學目標、教學設計、作業及課堂討論中,做到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學的全過程。堅持適度營銷準則,拒絕虛假宣傳,實施誠信營銷,引導學生深入解讀廣告的本質和內涵;通過營銷主題設計、案例分析,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心;通過實地調研,培養學生養成科學嚴謹、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從而為實施制定營銷策略提供客觀有效依據。
2市場營銷學課程思政實施現狀
2.1教學目標不清晰
現階段,高校課程思政仍處于起步階段,很多根本性問題暫未考慮到位,研究透徹,如課程思政在教學中如何進行定位,不同專業的課程思政教育目標怎么統籌,最終高校實行課程思政需要實現什么效果,達到何種目標,這類問題都缺少權威的解釋。特別是教學目標不清晰,很多教學環節設計相對隨意,教育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無法把控。
2.2思政元素難以取舍
思政元素是對一門課程中涵蓋的思政教育內容進行提取,思政教學改革的難點之一就是對思政元素進行梳理和選擇。思政元素涵蓋范圍較廣,在一門課程的教學中難以完全覆蓋,此外教師的教學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如何選擇思政元素,理解思政元素,怎樣根據市場營銷學教學內容和設計對思政元素進行有效取舍,是實現全方位育人的重要途徑。
2.3教學內容達不到教學要求
目前,課程思政內容的使用范圍和融入程度還未達到課程教學目標和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一方面思政教育內容過少,目前營銷教師在講授營銷策略時融入的時政內容極少;另一方面在教學案例選擇上沒有充分體現中國市場運行特點和中國商業文明。目前,市場營銷理論體系絕大多數沿用西方理論,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選擇西方案例進行解釋和說明難以避免,但中國市場有其獨特性,西方的成功經驗不一定適合中國的土壤。需要教師深入了解中國市場,講述好中國營銷故事,培養對中國特色的商業文明高度認同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2.4教學方法單一
目前思政教學方式相對單一,大多以教師講授、學生聆聽為主,專業教學與思政教育內容還未相互滲透,呈現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兩張皮的現狀。調查發現,大多數高校學生認為思政課程可有可無,如果教師仍然延續以往簡單的教學方法,缺乏創新,容易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浪費課時,達不到思政教育的效果,甚至會影響專業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
2.5教師素質難以滿足需要
教師思政素質的提升也是進行課程思政改革的難點之一。在以往的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只關心專業知識的講授和傳播,缺乏對思政教育的關注,達不到懂政治、懂思政的高度,存在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壁壘。德高為師,行為示范,要做到立德樹人,教師必須要時刻關注時政變化,熟知國家大事,樹立四個意識和四個自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市場營銷學課程組可以組織成員開展政治學習會議,深刻領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分享所感所思所想,針對市場營銷學的課程要求,準確把握宏觀環境要素給企業市場營銷戰略制定和實施產生的影響。
3市場營銷學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措施
3.1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確定對整個教學活動的設計和教學環節的把控都起著決定性作用,課程思政的目標建設需要根據專業特征和重點,進行分層針對性制定。一是注重基本的思想教育,包括馬列主義、思想、系列講話精神,通過這些內容的滲透,從而提升學生的政治站位、社會公德,規范自身的行為,形成正確的三觀。二是以高校學生特征和專業相關的就業方向為立足點,將思政元素與市場營銷學進行有機融合,重點強化職業道德和素養,為社會培養具有職業精神、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專業人才。
3.2設計思政元素
教師應主動學習的政治學習文件,借助學習強國APP等工具,提煉課程中能夠融入的思政元素,將馬克思列寧主義、系列講話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鄉村振興、新常態等思政要點,以及黨的十八大以后與思政相關的營銷案例,設計出市場營銷課程思政案例手冊。根據教學模塊、思政元素和價值引領目標制定市場營銷學元素融入,如表1所示。
3.3充實教學資源
教師不僅要注重累積思政素材和資料的數量,同時還要注重資料的質量標準。通過常規的政治學習,輔之以自主領會,借助時政新聞前沿,結合中國特色案例,體現中國商業活動中的正向影響,同時在案例分析和專題討論中潛移默化地進行思政層面的引導。教師要將課程講出中國味道,深入理解和熟悉中國市場的特殊性,了解中國特色商業文明,領會并學習中國企業家精神和優秀品質,樹立學生的民族自豪和文化自信。通過緩慢滲透的方式將愛國情懷、社會責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人文素養種植于學生的骨血中,表現在日常行為中。
3.4創新教學方法
將市場營銷學專業知識點和思政要點融合,應該采用緩慢滲透、軟融合的方式。如果只是生硬地插入會影響教學內容體系的完整性,學生也會有抵觸心理。教師可以從學生視角出發,利用信息化工具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超星、愛課程等平臺課前思政教育學習資源,學生自主學習。通過案例教學法、翻轉課堂、任務驅動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等方式,注重啟發引導、實踐體驗,使課程思政被學生自動的認知、認同到內化。圍繞《市場營銷學》深入挖掘思政教學案例,不斷豐富思政教學內容,優化教學設計,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講授人生哲理與文化意蘊。積極開展融合課程思政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載體以及考核方式的研究與實踐,采用“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即教學課堂平臺,通過講解企業經營基礎理論,加強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在網絡教學平臺,豐富各類教學資源,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鍛煉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在實踐教學課堂平臺,借助校內社團協會、創新創業項目、企業家進課堂和學生社會調研等,提升學生運用相關理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5加強團隊討論
在師資團隊建設方面,應以提升教師團隊的育人意識和育人能力為核心目標,從德育素養培養入手,通過理論學習、教研聯動、教學比賽、教改研究、專家引領5個途徑,全面提升教師團隊和學生的整體思政意識,進一步完善課程思政運行框架,推動課程思政的健康發展。理論學習方面,厚植愛國情懷,涵育高尚師德,通過自主學習、外出培訓、專題學習等方式不斷加強團隊成員自身的品德修養和政治理論水平。教研聯動方面,加強對教師的崗前培訓、教研室層層聯動、以思政特色、思政資源的合理運用感染青年教師,形成以價值塑造為首要目標的教研聯動機制。教學比賽方面,通過教學比賽,團隊教師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發揮名師引領的作用,回歸教育本身,強化立德樹人,進而打造優師團隊和育人品牌。教改研究方面,鼓勵團隊成員積極進行企業經營思政教學研究,編制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方案、課程標準,參加課程思政教學大賽,申報課程思政教改課題,發表教研論文。專家引領方面,邀請國內知名專家開展“教學觀摩”“教學研討”和“名家專訪”等形式的交流與培訓,努力構建“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學工作體系。
4結語
市場營銷學課程思政立足學校人才培養特色和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點、教學方法和載體途徑。積極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堂,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學生的精神追求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
參考文獻
[1]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OL].
[2]閔輝.課程思政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育人功[J].思想理論教育,2017(7):21-24.
[3]高燕.課程思政建設的關鍵問題與解決路徑[J].中國高等教育,2017(Z3):11-14.
[4]陸道坤.課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問題及解決思路———基于專業課程思政的探討[J].思想理論教育,2018(3):64-69.
[5]劉承功.高校深入推進“課程思政”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2018(6):62-67.
[6]楊群祥.高職高專市場營銷專業人才能力結構分析與培養[J].高教探索,2004(1):63-66.
作者:楊娜 單位:鄭州商學院工商管理學院
- 上一篇:教育治理語境與學校管理困境與策略
- 下一篇:企業會計報表分析問題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