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水利建設資金問題探討

時間:2022-04-11 04:23:18

導語:農田水利建設資金問題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田水利建設資金問題探討

1綏化市北林區農田水利建設的現狀

綏化市北林區的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按規模大小可以分為大型水利工程和小型水利工程兩種;按功能作用可以分為灌溉工程、防洪工程、水庫工程、除澇工程、水土保持治理工程以及井灌區建設等。1.1灌溉工程設施建設北林區依托6條河流現已建成,包括津河、幸福、永安、興和和四方臺在內的0.33萬hm2以上的自流灌區,以及1個義和抽水灌區。其中津河、幸福和永安主要引自呼蘭河水,興和及四方臺主要引自泥爾根河。引水工程設計引水能力為2.134億m3,現供水能力為1.6億m3??偣喔让娣e為1.333萬hm2。在灌溉工程中,建有灌溉干渠5條,灌溉保證率為75%。在灌區內,建有并正常運行中小型水庫5座,建有溝泡、魚池及塘壩929處,建成抽水泵站445處。另外,建成水田機電井27004眼,現水田面積發展到5.56萬hm2。1.2水庫工程建設綏化市北林區的水庫建設開始于建國后1956年左右,建國以來,為了發展引水灌溉及綜合利用,北林區先后建成7座中小型水庫,其中有5座正常運行。中型水庫有津河水庫和幸福水庫,小型水庫有前三水庫、后八水庫和歡喜嶺水庫,這5座水庫均不是國家投資,主要是在20世紀50年代末期建設的,后期進行除險加固等建設。1.3除澇工程建設北林區境內低洼易澇耕地面積有6.598萬hm2,占全區總耕地面積的38.3%,重點分布在中部河夾芯子一帶、西部平洼地區以及北部和東部崗下洼地。按照易澇面積的分布和行政區劃,可以把易澇耕地劃分為永安、雙河、津河和四方臺4個澇區。北林區通過采取“防截蓄排”等措施綜合治理,共建成截流及排水溝140余條,同時建成橋、涵和泄水閘等配套建筑物340余座。1.4防洪工程建設北林區現已建成完整的防洪體系,修建各類堤防9條,總長達305.683km,保護耕地3.562萬hm2,保護人口15.8215萬人,其中呼蘭河堤防長137.96km,達到30a一遇洪水標準,保護村屯106個,保護耕地2.2萬hm2,保護人口8.66萬人,并且在呼蘭河堤防上修建了泄水閘11座,強排站3處,涵洞13處,橋梁1座;諾敏河、克音河及泥爾根河等一般堤防長167.723km,達到5~20a一遇洪水標準,保護耕地1.362萬hm2,保護人口7.1615萬人,并且修建了涵洞、泄水閘35座,強排站6處。1.5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北林區現有水土流失面積10.223萬hm2,占總面積的37.3%。通過修建梯田、改壟和營造水保林等工程,現在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積0.0908萬hm2,使22個小流域得到治理。1.6井灌區建設綏化市北林區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開采利用地下水,發展農業灌溉,80年代初達到開采高峰期,主要用于水田灌溉?,F在北林區井灌水田有4.666萬hm2,但是旱田灌溉還處于初級階段。北林區現有各類機電井3.1萬眼,其中旱田井有495眼,大部分在近郊蔬菜生產、經濟作物種植區及蔬菜大棚區,大田灌溉寥寥無幾,并且灌溉仍屬于大水漫灌階段,灌溉定額在1500m3•hm-2。

2綏化市北林區農田水利建設存在的問題

綏化市北林區的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起步較早,經過調查發現綏化市北林區的農田水利設施建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

2.1資金不足,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投入存在財政資金困難綏化市北林區尚屬經濟欠發達地區,許多水利工程建設需要政府資金支持。財政只能維持工資的發放,尚不能余有資金用于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北林區現有的資金情況只能用于修補等小型建設,未有大量資金投入到大型建設中。2.2技術水平落后,水利工程建設過程存在滲漏等問題北林區的許多大型水利設施都是停留在20世紀的水平,缺少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指導和規劃。有些水庫大壩主體已建設完成,引水工程已竣工,但在使用時發現滲水現象而停止使用。這不僅是工程意外,更是技術水平落后的表現,給國家和人民造成經濟損失。2.3重大中型水利設施建設,輕小型水利設施的建設北林區的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主要圍繞河流進行,重心在水庫、涵閘和大壩等方面,對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尤其與農民生產息息相關的設施缺乏重視,為農民自發建設。在調查過程中發現,河流淤堵、雜草叢生、河道滲水以及垃圾堆積的現象隨處可見。2.4稅費征收缺少科學合理的標準綏化市北林區對農田水利設施的收費僅為水利費,水利費的征收標準為500元•hm-2。收費標準僅以耕地面積作為計量單位,并沒有考慮到水量和地形崗洼的因素,不適應節水灌溉的要求,忽視對水資源的合理利用。2.5地下水的開采和利用缺乏規范的管理北林區地處綏化市凹陷的中心,地下水相對來說比較豐富,補給、徑流和排泄條件也很好,潛水以大氣降水入滲補給為主。北林區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有利于地下水的水平交替。2011年北林區地下水開采量為19119×104(m3•a-1),地下水總儲量34億m3,可供開采量達到2.2億m3,以此計算,北林區地下水可以用17.78a。在調查地區,有許多井已抽不出水,這都是對地下水缺乏管理的表現。

3對策和建議

綏化市北林區自然資源較豐富,但經濟水平較落后。在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方面,應以人民利益為出發點,以可持續、科學化及標準化為準則,以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經濟發展為目標,加大政府的重視力度,科學規劃,全面提高北林區的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能力。

3.1加大政府投入,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對于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而言,資金的籌集是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從公共產品理論出發,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屬于公共產品,投資主體為政府。政府應減少不必要的財政支出,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安民生、保生產的水利設施建設上來,加大對基層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投入,重視農業生產和農村發展,提高對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視[1];農業生產者應該多重視對農田水利設施的維護,減輕傷害程度,合理使用。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資金不僅靠政府投入,應該拓寬思路,多渠道籌集,擴大市場準入機制,吸引和號召合作組織、企業等團體參與到農田水利設施的修建和完善當中。3.2加強對農田水利技術人員的培訓和指導農田水利在學科上集合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為一體,在建設和維修等方面對專業技術水平要求很高,而在管理等方面對經濟只是有所要求。另外,農田水利建設關乎的不僅是農業生產,還關系著人類的生存安全,在效益上它兼具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為一體,水利設施的完善和正常運行,與人類社會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系,所以水利設施在維修和管理上要求有專業性、熟練性和科學性等[2]。政府應鼓勵從事水利工作的人員多從事實踐工作,積累經驗,增加對地區基層的了解,科學規劃,因地制宜,保障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工作的安全順利進行。從事水利工作的人員,應與時俱進,積極參加實踐,吸取有益的知識,努力提高在水利建設上的技能和素質[3]。3.3加強小型水利設施建設,提高政府的重視程度農田水利設施在整體上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大中型水利設施在灌溉和引排水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主體作用,而小型水利設施是與農民生產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尤其是溝渠與田間的道路。在綏化市北林區的農村地區,小型水利設施只有土質的溝渠和小部分硬質化的下游排水通道,在保水、保土功能上亟需完善??茖W完善的水利設施首先應該做到硬質化,不僅可以減少水土流失和滲漏,也能促進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此,工作中應提高對小型水利設施的重視,加大對小型水利設施的資金和人力的投入,加強對溝渠的改造和修整,規劃和修建田間道路,為農業生產創造便利的條件[4]。3.4改革水利稅費征收辦法,制定科學合理的標準水價即取水后應付的價格,合理的水價包括水資源價格、生產成本、環境成本和正常利潤,是由水利部門所征收的。但在調查中發現,水利部門征收的費用均按公頃征收,這種辦法有一定的合理之處,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資源的變化,唯一不變的標準是不能滿足社會需求的,所以政府應重新審視水利費用的征收,在征收標準制定時,應以差異化、層次化、公平化、持續化為基本準則,體現節水意識,體現節約用水與浪費水的水費差異,在征收稅費是應以流量為計量標準,結合資源價值、市場變化,制定合理的標準,促進水資源的合理利用。3.5規范地下水的開采和使用2011年綏化市北林區全區地下水開采量為19119×104(m3•a-1),農村生活開采量800×104(m3•a-1),農田灌溉開采量13715×104(m3•a-1),其中農田灌溉開采量占總開采量72.7%。綏化市北林區以農業生產為主,是黑龍江省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全區有6條河流貫穿全境。但是,在調查中發現,水利部門對地下水開采管理并不嚴格,可以任農戶自由開采,缺乏統一的管理。為節約地下水,保證水資源充足,政府應該頒布科學合理的地下水使用辦法,禁止隨意打井抽水。政府應加強對地下水的管理,制定科學規劃,合理使用地下水。加強農民節水意識教育,提高對可持續發展農業的認識。4結論作為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地區,加強改善農業基礎條件,增加農民收入和保障糧食安全是今后北林區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以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為重點項目,實現其硬質化、便利化;實現千億斤糧食產能,做好項目建設工作,及早開工建設、及早完成建設任務、及早發揮效益;努力加強對中小河流治理,做好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做好項目建設配套資金落實工作,同時,動員社會各界力量,組織鄉鎮、村及受益農戶,積極籌措配套建設資金,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以期實現綏化市北林區農田水利建設,保障農業生產。

作者:林海1,2工作單位:1.東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黑龍江東方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