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9-04 04:12:41
導語:差異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數學學科作為初中教育的基礎內容,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知識課程。差異化教學方式在數學教學中應用,滿足所有學生的不同需求,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果。文章以差異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為研究對象,對如何實現差異化教學,提出幾點建議,希望對相關人士提供幫助。
【關鍵詞】差異化教學;初中;數學教學;教學目標
初中數學教學中,采用差異化教學進行課堂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個性,促使學生數學能力形成。新課改要求學生綜合素質得到全面培養,以適應時展腳步。差異化教學,與新課程教學理念相符,能夠推動學生更好的學習成長。本文就該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應用進行分析。
一、教學目標分層,明確分層教學目的
初中數學教學中,為了展示差異化教學的優勢,需要改變傳統教學目標設計方式,通過有層次的學習目標,讓學生真正感受數學學習樂趣,提高數學教學效果。教學目標分層的前,應對學生學習情況與個性進行分析,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并讓學生在有層次教學目標的引導下學習數學知識。通過個性化教學目標,可以讓不同基礎學生參與學習中,并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升。以全等三角形這一內容為例,通過對課本知識的分析,發現該知識點要求學生掌握什么樣的兩個圖形是全等三角形,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表示方法與性質[1]。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將學習目標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內容:第一層次教學目標為簡單基礎組,可以設計為:了解什么樣的兩個圖形是全等形,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表示方法與性質。第二組教學則是在第一組基礎上,增加一些難度,如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基本內容,并學會圖形轉換形成幾何意識,可以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質進行一些基礎的計算等內容。第三組教學目標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為目的: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通過實踐操作確定三角形對應頂點、對應邊、對應角,借此分析三角形的性質,感受圖形轉換過程形成。堅固的基礎能力。當教學目標設計結束后,則進行理論知識教學,讓學生學習基礎知識學習,了解什么是全等三角形,并掌握學習方法。通過教學目標分層,將教學過程簡單化,提高學生知識學習效果。
二、學生分層,實現個性化教學
學生分層是層次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節,也是因材施教的關鍵。課堂上,利用考試排名、日常表現、數學基礎等進行分層,將學生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3]。第一組為學習成績好,課堂表現積極,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第二組為學習成績中等、學習熱情高,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第三組為學習基礎、成績相對弱一些的學生。教師應注意,學生的分組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課堂表現調整分組情況,以此保證差異性教學實施的作用。分組結束后,則設計教學活動,制定科學教學手段,使學生在學習中數學能力與應用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三、教學方法分層,培養學生學習意識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改變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根據學生學習情況,采用不同方式進行課堂教學,讓學生在學習數學能力與思維能力得到提升,以此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3]。以問題教學法為例,該方法的應用,可以將數學知識轉化成一個單獨的小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知識獲取能力與學習能力得到提升。利用該方法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是合計不同類型的問題,從簡單到復雜,從淺入深的方式設計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思維與問題意識得到提升。進行《一次函數》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以下問題:什么是一次函數?一次函數公式如何表達?你能否根據已知條件寫出一次函數表達式?一次函數與正比函數有何異同?然后讓學生自主探究,結合教材內容,分析學習知識,以此提高理論知識學習效果。通過難易程度不同問題的應用,開發學生思維,使學生在適合的環境中學習知識,以此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使學生綜合素質形成。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加強對教學目標、學生主體、教學方法的分析,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層,采用不同目標、方法進行個性化教學,實現學生數學素質與能力培養。通過層次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促使數學教育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邢九菊.新課程初中數學“學案導學分層施教”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22):91.
[2]韓天英.高效課堂下初中數學作業布置與批改的差異化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45):135.
[3]徐淵財,王曉琴.初中數學“導學案”教學模式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33):165.
作者:嚴小松 單位: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鴨溪中學
- 上一篇:旅游專業管理課程優化研究
- 下一篇: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