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教學轉化學困生研究
時間:2022-11-06 04:05:24
導語:高中數學教學轉化學困生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困生”是指素質教育發展過程中吸收新知識比較緩慢的一些學生,他們并不是學不會新知識,只是習得新知的過程較長。數學作為高中重點科目,是高考中拉開學生成績的關鍵,數學成績的好壞直接關系著他們能否進入理想大學。新時代素質教育背景下,數學是高考必考科目,要求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日常數學學習過程中養成良好數學素養,提高學習成績,為高考打下堅實基礎。優等生學習能力較強,學困生掌握知識較慢,但只要適時加以指導,他們也能習得新知,并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培養優等生,同時還要不斷提高學困生學習成績和素養,這樣才能使得整個課堂學習氛圍變得更加和諧。新課標要求學生成為課堂主體,這就要求每位教師平等對待他們,因此,做好學困生轉化工作是所有教師必須認真對待和研究的問題。在本文中,我結合多年高中數學教學實踐經驗,就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如何轉化學困生,提高其數學成績提出部分建議。
一、了解數學基礎,成功轉化學困生
一些學生之所以成為學困生,不是天生的,是由于他們在課堂某一環節沒有跟上教師的節奏,沒有掌握某些知識點,對后續數學學習產生了一定影響,通俗來說,就是沒有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同時,每一位學困生的學困原因和程度也各不相同,有的是因為課堂中的注意力不集中,導致沒有跟上課堂節奏,有的是由于初中數學基礎較差,這就要求高中數學教師在進行入學摸底考試后根據成績做好備案和學情分析,特別注意了解學困生的數學基礎情況。例如,在講到“集合”概念一節時,如果按照課本的字面意思進行解釋,會讓基礎較差、接受新知能力較弱的學生理解起來更為吃力。如果教師優先掌握了學情,考慮到學困生基礎知識掌握不夠牢固,便可通過簡單地設定貼近生活的問題進行導入,這樣會讓學困生理解起來容易一些。教師問:“我們在國慶節打算去郊游,班級里共有60人,10人一組,共6組,分別編號為1、2、3……60。國慶前,我通知所有學生準備明天去郊游,試問:老師通知的是我們班所有組的學生還是某一個組呢?”學生回答:“所有人?!苯處熃又f:“這就是這節課要學習的第一個新概念——集合,它指的是研究對象的整體,而不是個別對象?!庇纱艘黾隙x,不僅能夠使得學困生在生活事件和已有數學知識的基礎上更容易地學到新知識點,還有助于其更好地鞏固和運用知識。
二、創設情景教學,激發學困生學習興趣
新課標要求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要讓學生獲得知識,還要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需要一定技巧,教師在導入新課的過程中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能夠激發學生好奇心。由于學困生的心理和學習特點,特定的教學情境對他們的吸引力更大,更能調動起其學習情緒,激發學習興趣。例如:講《等差數列的求和公式》時,教師列舉了分字帖的例子:現在老師準備了一些字帖,需要同學們在假期完成,按照學習成績的好壞進行分發,第一名1本,第二名2本,第三名3本,以此類推,一共有50人,問:一共需要準備多少本字帖?教師說完例子后問大家:“同學們能很快地算出老師一共需要準備多少本字帖嗎?”學生開始仔細計算,運算速度較快的學生脫口而出:“1275?!苯處熇^續問:“你是如何得到這個結果的呢?”學生說:“將第一個數與最后一個數相加得51,將第二個數與倒數第二個數相加得51,依次類推,總共有25個51?!苯處熃又f:“從1加到50很簡單,如果加到1000,又或者中間相差2000到3000,或者更大的數相加,又該如何計算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內容——等差數列的求和?!蓖ㄟ^簡單的生活算式激發了學困生強烈的求知欲,經過教師引導,學生較容易地掌握了數列的求和方法——倒序相加法。
三、創造學習環境,培養學困生合作精神
現在幾乎所有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就在家長的呵護中成長,逐漸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壞習慣,不懂得合作與交流。交流合作是生存之良計,只有在不斷交流合作中,學生才能取其所長、補己所短,這對學困生更為重要。學困生與優等生組成小組,共同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內容能夠帶動其積極性,掀起學習新浪潮。例如:在講授“二次函數”一節時,教師根據課程目標、教學重難點以及學生特點說:“本節課我們學習‘二次函數’,同學們仔細觀察二次函數的定義、表達式和圖像,思考它具有哪些性質?形成此規律的原因是什么?通過此函數,你可以提出什么問題?思考結束后,以前后桌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看看其他小組成員能否解答自己提出的問題?最后請小組的一位同學做代表,陳述小組討論結果?!睂W生激烈地討論交流起來。學困生在與優等生結成對子后可以放下防備心理,毫無保留地表達出自己對知識的疑惑點,對于理解不了的知識點,也會虛心請教他人。這樣既創造了合作交流的學習環境,又能夠促成優等生幫助學困生,引導和督促他們學習,使學困生體驗到合作帶來的成功之感,培養了合作意識,激發其不斷前進。
四、體驗成功樂趣,激勵學困生的學習自信
俗語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體驗到成功的快感,才能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更為濃烈的興趣,更快地到達成功彼岸。學習數學最大的樂趣在于解決一個個難題,所以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將所要學習的內容轉換成一個個小問題,引導學生自己克服困難,這樣既可以使他們獲得新知識,同時還能使其結合舊知識進行理解,使其體驗到學習樂趣,獲得自信。例如:在學習立體幾何圖形的表面積時,教師讓學生動手制作棱柱、棱錐、棱臺,并講解其展開圖形及表面積,這樣能夠簡單地引導他們了解到“棱柱、棱錐、棱臺的側面展開圖分別是由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組成的平面圖形”,這樣學生便能輕松得出棱柱、棱錐、棱臺的表面積能夠轉化成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及梯形的面積。通過循序漸進地引導,讓學困生對高中數學學習產生自信?!安环e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备咧袛祵W學困生是在他們逐漸丟掉一個公式或者概念的過程中形成的,轉化學困生需要一個過程,在數學教師的循循善誘下,學困生能夠在學習數學的路上更自如、更自信。
作者:周陽 單位:吉林省長春市第二實驗中學
- 上一篇:初中數學分層教學有效嘗試
- 下一篇:小學數學電教媒體教學效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