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學的應用研究
時間:2022-07-23 10:43:15
導語:生活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學的應用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應用生活情境教學法是具有現實意義的,其優勢和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第一,小學時期的學生具有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等特點,而生活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將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將自身的關注點放在學習上,并且實現將現實生活中學生相對熟悉的情境和抽象的數學知識有效融合,將各種數學定理公式以形象化的形式進行講解,幫助學生更全面地理解知識內容,提升學習的有效性和趣味性[1];第二,如前所述,小學生活潑好動,在學習的過程中很難一直跟隨教師的授課步驟。所以教師要想幫助學生合理地融入學習氛圍中,提升學習效率,單憑傳授理論知識是不夠的,而落實開展生活化數學教學才是重點。在應用生活情境教學法的背景下,學生將會主動地融入學習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分析能力以及實踐能力。這樣的教學也會讓學生對數學學科產生一種新的看法,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感受到數學學科的魅力,從而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態度以及自主學習意識。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生活情境教學法應注意的問題
為了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發揮出生活情境教學法的優勢,教師應當堅持以下基本原則:第一,要綜合考慮學生自身的年齡及其心理特點來落實開展生活情境教學法的合理應用[2]。教師要對所有的學生進行全面的了解和認識,并且根據其心理特征以及年齡特點來創設符合學生認知范圍的生活情境,確保生活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優勢得以體現,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在應用生活情境時一定要注重簡單、表面,讓學生充分地融入所設定的生活情境中,深入地理解數學知識以及開展專業化學習;而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則可以適當地融入較復雜的情境中,采用這種具有抽象性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引發思考和研究討論,從而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第二,要堅持遵循學生的生活實際來創設生活情境。生活情境就是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和接觸的事情,如果教師所創設的生活情境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并未接觸過的,那么只會適得其反,不利于促進教學工作的開展。所以,教師應當采用和學生生活經歷相符的事例來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產生共鳴,進而加深對各種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第三,所創設的生活情境要包含數學教學工作的重難點。生活情境教學方法的應用就是為了幫助學生處理數學問題,這就要求生活情境和數學知識要加強聯系,如果創設的生活情境中并未體現所學習的重點知識,則只會導致數學整體教學效果大打折扣[3]。
三、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生活情境教學法的可行性對策
(一)落實創設良好生活教學情境。為了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應用生活情境,教師應營造良好的生活化教學氛圍。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數學教師,我們都具備良好的教學經驗以及知識儲備,要善于在生活中積累教學案例,并進行歸納總結,并將其創設為特定的教學情境提供給學生,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數學知識,增強數學的親切感。數學學科的大部分內容都較為抽象、系統,雖然說小學數學的難度系數較低,但是也存在著各種復雜的問題,學生在學習這一數學內容時,表現得較為吃力,甚至漸漸地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對數學產生抵觸心理,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掌握數學核心素養,所以教師就可以通過創設合理的生活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熱情。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統計”這一內容時,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形式,為學生創設生活場景,安排班級中的學生模擬超市購物這一生活情境,讓學生也以店員以及顧客的角色情境,然后給出相應的要求,讓商店里的店員統計顧客所買物品的總價格,而顧客可以根據自身所購買的物品來進行核算店員計算的價格是否正確。通過這種具有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來讓學生更加全面地掌握統計這一節知識的重點,不僅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而且能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提升學生自身的數學應用能力。(二)注重為學生開展實踐教學。教師應注重為學生開展實踐教學。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教師應該在教學工作中優化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手段,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切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授課。所以,在大部分教師都意識到采用生活情境教學法這一背景下,要盡可能地為學生安排實踐活動。因為數學學科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實踐性,教師應在后續的教學工作中合理地開展實踐活動來加強學生對各種數學知識的應用,提升學生的實踐意識和能力,讓學生將在課堂上掌握的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中,達到學以致用、舉一反三的目的。與此同時,教師還應當對學生加強引導和幫助,讓學生具備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在生活和學習中要善于觀察各種和數學知識相關的問題,并嘗試利用自身所掌握的數學知識進行解答。例如,在為學生講解多邊形面積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導入環節中對學生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問題,如“同學們,本節課我們學習的內容是多邊形面積,那么你們可以回憶一下在自己生活中或者教室里有哪些物體是多邊形?”然后再讓學生進行相互研究討論,當學生討論結束后再升華教學主題,讓學生對多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再進行探究。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親自測量來了解多邊形面積計算的過程和方法,從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以及合作精神。(三)在各教學環節應用生活情境。教師應在數學教學的各個環節中融入生活情境。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這就決定著數學教學的場所不應單純地局限在課堂上,而應拓展到各個環節中去。在課前預習、課后鞏固復習等環節中都可以融入生活情境教學法。其中在課前預習環節通過融入生活情境教學法,將會在一開始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所學習的內容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對于后續教學工作的開展有著促進作用。在教學過程中融入生活情境,會讓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集中狀態,使學生更加充分地吸收和掌握抽象的數學知識。而在課后復習環節應用生活情境,將會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數學作業形式,改變單一化的紙面作業,讓學生利用自身在課堂上所掌握的知識在生活中實踐應用,從而完成課后鞏固復習。例如,在為學生講解“小數乘除法”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安排具有實踐性的課后作業,讓學生在父母的陪同下到超市購買學習用品,完成購買后,要自主計算所花費的錢數,通過這種具有生活化的作業讓學生理解在課堂學習中所學習的數學知識,以提升自身的實踐應用能力。(四)在教學中積極開展情境對話。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開展情境對話。學習數學知識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能升學,還要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在生活中學以致用,提升生活質量。教師應適當地加強情境對話,聯合學生共同探究數學問題。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統計這一節內容時,可以積極指導和幫助學生對班級中的期末成績進行統計,然后再為學生收集和日常生活相關的統計問題,進一步對學生進行啟發,加強師生之間的情境對話,讓學生能夠通過觀察來加深對各種數學知識的掌握。除此之外,教師還應體現出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優勢,因為在當前社會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各種現代化技術都可充分地應用在教學工作中,當教師應用生活情境教學法進行授課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其更加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獲得更加真實的學習體驗。
通過上述問題分析,我們充分地意識到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應用生活情境教學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這就需要教師轉變以往的教學方式,順應新課改提出的各項要求,積極地采用多元化的手段進行授課,將生活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優勢全面地體現出來。與此同時,教師還要以一種正確的眼光看待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在后續的教學工作中創設良好的生活教學情境、注重為學生開展實踐教學,在各環節中應用生活情境以及積極開展情境對話來將生活情境教學模式的應用優勢全面體現出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顯著提升數學總體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高澤琴.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相關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2):249.
[2]張小蘭.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生活化情境[J].西部論叢,2017,3(24):243.
[3]羅飛祥.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及合理化應用[J].成功,2017(14):94.
作者:趙炎 單位: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窯溝小學
- 上一篇:小學數學命題分析探索與思考
- 下一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融合應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