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研究
時間:2022-10-30 10:15:19
導語: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基于PDCA理論,對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進行研究,以集美大學誠毅學院的企業職業體驗為例,從策劃、實施、檢查、措施四個方面全面分析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的過程管理。從重視團隊作用、重視導師的指導、實施過程的實時監測、評價體系的建立四個方面提出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PDCA理論;社會實踐;過程管理
社會實踐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重要環節,也是貫徹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形式和途徑。自1996年國家在高校實行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以來,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及大學生的積極參與。大學生社會實踐在取得顯著成績的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
一、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參與主體態度不端正。大學生利用假期開展社會實踐,是為了運用自己所學知識、奉獻社會,在改造現實社會的過程中提升改造自己。而實際情況則不然,不少學生只是為獲取學分,將社會實踐當成不得不完成的任務來對待。整個實踐過程從未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去參與。實踐結束后,部分學生東拼西湊實踐報告甚至造假等現象時有發生。學校、家長及社會等方面輕視社會實踐教育,沒有理解實踐育人的本質內涵,對于大學生社會實踐缺乏認同感。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大學生社會實踐出現亂象也就不足為怪。二是內容及形式表面化。大部分高校社會實踐多以參觀文化景點、紅色革命勝地及支教、開展調研等傳統的形式為主。出征儀式基本熱熱鬧鬧,學生實踐過程則應付走完。實踐僅停留于參觀、調研,少則幾天,多則半個月,淺嘗輒止,甚至將暑期社會實踐當成紅色之旅。三是缺乏組織管理保障。首先,高校缺乏保障機制。很多高校雖然有專門劃撥的資金,但這對于社會實踐的長期開展仍顯不足,經常出現學生自籌經費的情況。專業導師指導方面,由于適逢假期,擔任實踐指導的專業教師人員不夠。加上部分導師的指導經驗不足,也限制了社會實踐的廣泛開展,造成大學生實踐效果覆蓋面窄、效果不佳。其次,缺乏社會實踐基地保障。很多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的地點都是臨時去聯系,缺乏長期合作、基礎扎實的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從而出現學生實踐基地良莠不齊、校方監管不佳、無法達到社會實踐預期效果的局面。再次,評價重結果不重過程。出現社會實踐流于形式、變相旅游的現象,重要的原因就是評價體系出現了問題。大部分高校對于社會實踐只管立項、結題,卻沒有過程跟蹤,對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評價只看結果而忽視了過程。
二、PDCA理論分析
PDCA循環又叫質量環,是管理學中的一個通用模型,最早由休哈特于1930年提出構想,后來被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來,并加以廣泛宣傳和運用于持續改善產品質量的過程。PDCA主要指策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措施(Action)四個方面。PDCA循環理論應用于實踐,不僅是一個簡單的管理工具,更是管理上的一種創新。將PDCA循環管理模式運用在大學生社會實踐過程中,對整個實踐活動的過程以一個更加嚴謹的方式來策劃、執行、監測并對執行結果進行總結分析。策劃(Plan)是指對實踐的方針和目標的確定,以及活動規劃的制定,對提供實踐的各個單位的工作環境進行充分的調查,設定社會實踐目標;實施(D)是指對策劃好的目標進行實施并加以控制;檢查(C)是針對執行的結果進行評估,確認其與目標的差距;措施(A)是指根據檢查結果與目標值之間的差距探討并修正采取相應的措施,對于未能解決的問題,可以提交到下一個PDCA循環中,以達到PDCA的循環管理。
三、PDCA理論下的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過程管理
暑期社會實踐,現已經是大學生學習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幾年來,集美大學誠毅學院對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也越來越重視。運用PDCA基本理論構建的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過程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過程的策劃(P)。策劃是整個實踐過程的首要步驟,也是關鍵步驟,它決定著整個社會實踐過程的質量?!邦}好一半文”,只有把實踐選題策劃好,才能收到社會實踐的最優效果。主要包括:實踐方案、實踐主題、實踐目的及意義,社會實踐地點,實踐對象,實踐的日程安排及經費預算,實踐執行流程、實踐評估、實踐報告總結等。2.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過程的實施(D)。過程實施是整個實踐的核心步驟,是大學生理論知識得以實踐運用和在改造現實社會中提升自身素質的過程。包括項目宣傳發動、招募成員、培訓;行前或是崗前教育;實踐項目體驗實施;過程監管;階段總結、反饋;項目結束后總結匯報等。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將實踐的對象進行分組,在各自帶隊教師、專業導師的帶領下按計劃進行。其次,拉近學生與導師的距離,帶隊教師下宿舍訪談,到企業與專業導師、負責人交流,對學生暑期實踐的情況進一步跟進,及時收集相關信息,同時與學生保持溝通。最后,對暑期實踐進行總結,相關信息反饋、交流。3.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過程的檢查(C)。過程的檢查是暑期社會實踐的第三個步驟,實時監測策劃目標與實際目標的差距,不斷修改調整。由于許多不可控因素的存在,如環境因素、天氣因素、學生個人因素等,都將會影響實踐的結果。因此,帶隊教師和專業指導教師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及時收集信息并反饋,盡可能以最快速度做出調整,以保證社會實踐的繼續進行。4.修正或改進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過程的措施(A)。提出改進措施是社會實踐的最后一個步驟,也是最重要的。在暑期社會實踐結束后,應根據學生的總結、企業負責人的評估意見及社會實踐策劃的實際開展情況進行分析、總結、評價,為下一次的社會實踐開展提供有價值的經驗,只有這樣不斷地發現問題并總結,才能夠策劃出更好的方案并將社會實踐長期地開展下去。
四、提升暑期社會實踐效果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重視團隊建設。暑期社會實踐基本是由團隊分項目共同去策劃、實施的,團隊的建設特別是團隊核心成員的努力尤為重要。古人云“人心齊,泰山移”,說的也正是團隊的重要性,大雁漫漫遷徙之路是借助團隊的力量,需要頭雁的帶領、雁群的合理分工和配合才能夠完成。只要秉承同一個信念,朝著同一個目標,成功就不再遙遠。因此,為了達到暑期社會實踐的預期效果,我們應重視團隊建設。為了便于管理,應將整個大團隊分為若干個小團隊,每個小團隊由一位小組長負責,對各小組組長再進行統一管理。這樣一環扣一環即可形成一種既簡單又有效的治理結構。讓個人融入團隊,與團隊一起奮斗,實現價值的最大化,成就團隊的卓越。(二)重視專業導師的指導。專業導師能夠指引學生更加有目的地去學習專業性知識,再好的團隊也離不開導師的有效性指導,導師的指導能夠減少學生自己迷茫、摸索的時間,縮短與計劃目標的距離。因此,必須要重視導師的指導。每個實踐小組都應配備相應的專業知識豐富的導師帶隊并進行有效的管理。在實踐單位,應配備職場師傅或是熟練工人對大學生進行一對一的專業操作技能指導。(三)實踐過程的實時監測。實時監測實踐的每一個過程,掌握學生的每一個動態,有利于我們對存在的錯誤或缺陷及時進行修改、彌補。因此,要想讓暑期社會實踐順利地進行,實踐過程的實時監測必不可少。身處于信息時代,要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使信息的傳遞更加具有時效性。一是創建微信討論群。對于不懂的問題可以在群里發問、討論,并由相應的專業導師進行解答,也可以在微信群里分享自己的“奇聞趣事”、工作心得,這樣不但有助于對學生的動態信息的收集,而且能夠促進學生之間、導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有利于提高團隊凝聚力,發揚團隊精神。二是建立周記匯報制度。要求實踐者每周寫一篇周記,回顧這周所做的工作及自己的心得體會,達到一個信息收集的效果。幫助學生養成反思總結的習慣,及時發現自己在實踐體驗中的優缺點,對自己的優點繼續保持并提高,對于缺點能夠及時改正。三是建立小組座談制度。小組座談是實踐過程實時監測的另一重要環節。由小組帶隊教師、專業導師組織每周小組座談,讓學生們談談自己的工作心得,導師分享自己的工作經驗,相互交流,互相學習。學生同們在交流座談中能提出問題,發現問題,共同來解決問題。同時,帶隊指導教師能在宏觀層面上對每位學生的實踐實際開展情況進行監控。(四)評價體系的建立。在暑期社會實踐的開展過程中,將評價體系的建立列為實踐過程的一個部分,既要發揮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更要突出評價的激勵與發展功能。良好的評價體系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幫助學生認識自我,能對自己工作過程和結果進行反思,建立可持續發展機制。因此,只有建立評價體系,才能客觀評價實踐個體在實踐過程中的表現,達到表揚先進、鼓勵后進的效果。設計評價反饋表,由企業負責人給實踐學生打分。根據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表現,進行打分。評價反饋表重點關注學生能力需提升的方面及企業、學校組織方面的評價。要重視學校、企業、學生個體三方面信息的對稱,為下一次的實踐規避一些盲點??偨Y及交流報告會是暑期社會實踐過程的最后一個階段,也是收獲的時刻。通過總結、交流,能夠使平時零星的、膚淺的、表面的感性認識上升到全面的、系統的、本質的理性認識,同時使學生能夠對自己有個系統的評價分析。報告會的目的在于擴大實踐開展的影響力,吸引更多的低年級在校生積極參與其中。這一系列的評價看似簡單,但對實踐的過程監測要求較高,最后的總結、結論都源于實踐過程的每一個細節,因此,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應盡量做到信息的真實、客觀與全面。
作者:周宜生 單位:集美大學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2004]16號文).
[2]芮明杰.管理創新[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5.
- 上一篇:非法學術期刊的形式
- 下一篇:高校音樂表演社會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