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中美術優化教學試用
時間:2022-03-09 04:08:00
導語:探索高中美術優化教學試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高中美術教學活動中,應運用一切教學手段,優化我們的課內外教學,使教學效果達到最佳,進每一位學生的美術技能和特長都得到發展。
關鍵詞高中美術;優化教學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這就決定了高中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眾教育、素質教育。在高中美術教學活動中,我們要運用一切教學手段,優化我們的課內外教學,使教學效果達到最佳,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美術技能和特長都得到發展。
一、美術教學應注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中,應當遵循審美的規律,給學生提供多樣的感悟藝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體驗、思考、鑒別、判斷,提高他們的審美素養,養成對美術終身愛好的情感。學會理解祖國優秀藝術,引導他們理解各民族的文化,激發他們對祖國悠久文化藝術的熱愛,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秉承民族風格的優秀傳統,激勵其發奮創造的精神,學會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學習從全球化的角度觀察與分析各種美術潮流及其文化背景的方法,逐步掌握理解多元文化的知識和技能。
二、設計有學校特色的美術課程開設
當前高中學校開設美術模塊教學的情況是:多數學校選擇在高一開課,也有個別計劃在高二才開課,每周一課時。都開設了“美術鑒賞”模塊,最多有的教師選擇開設的模塊是“繪畫”,選課方案由學校制訂,學生基本沒有選課的主權。因此,在推進高中美術課程實施過程中,必須加強學生選課指導。
1.建立選課指導,學校在學生選課前應及時提供課程設置說明和選課指導說明。美術教師與學生溝通、交流,讓學生認識不同美術模塊的特點,增強模塊選擇的興趣和積極性。
2.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進行選擇,也可通過一些調查、小測試等方式,發現學生的特長,指導學生選擇適合他們學習和發展的模塊。
3.召開班長或美術課代表會議,組織指導學生根據學校設課和自身情況確定個人高中階段的課程修習計劃,并及時選定每學期課程。讓學生自行填寫學習自愿,并將名單提交任課教師進行合理分配。
三、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切忌揠苗助長
美術生基礎差參不齊,小學、初中階段,或沒有進行正規訓練,或根本沒有訓練,因此,給高中美術教學帶來不少障礙,要想通過三年專業練習達到高考要求,是很不容易的,而且這種良好愿望,往往會走上揠苗助長的道路,急于求成,常常事倍功半。我們在教學中首先堅持循序漸進原則。
1.加強基礎訓練,首先抓素描、色彩兩門,用黑板示法,分步驟邊畫邊講的辦法,教給學生要注意的要點和關鍵性部位,如抓形、抓結構,先方后圓,先整體后局部、然后再整體的科學作畫步驟等,讓學生通過反復作畫訓練,掌握并能運用到實踐中去。
2.要求學生不要淺嘗輒止,要有耐心和毅力。學生打基礎是最關鍵的一環,也是最枯燥的階段,我們總是想法調節學生情緒,調動其自覺性,更重要的是教育學生要有耐心和毅力。勝利往往在于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作畫也是如此,只有堅持作完一幅畫,才能畫出整體效果。
3.建立短期作業和長期作業的訓練制度。長期可以把對象畫得很深入、透徹,短期注重提煉概括和效率,長短互補,就能達到綜合提高。
四、教學手段的多樣化
在美術教學中要積極采取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如多媒體課件演示、范畫、游戲、音樂等方式,全方位展現教學內容,讓學生更多地接觸實際事物和具體環境,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和審美想象能力,不斷給學生以高尚的審美體驗。
五、注重活動性教學
為了更有效地培養學生個性,激發其創造性,可多采用活動式教學,以活動的方式作教學的基本方式。
我們認為學生能力的培養,個性的形成都是在豐富多彩的自主活動中實現的。教師應鼓勵學生自主活動,絕不可過多地限制。在教學中可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自由的,無拘無束的活動環境中,迸發他們創新的熱情,增強其自信心,如參觀、考察、游歷以及開展各種形式的展覽、競賽等,能訓練學生的直覺、想象力、觀察力,激發創造動機。當然,學生的自主活動需要教師精心策劃與指導,教師應給學生多提供社會與生活的情境,提供多元文化氛圍,提供多樣材料,媒介的創作工具,發揮學生的個性,引導他們大膽實踐,大膽創造。大多數老師看重課堂授課的效果,卻往往忽視課堂外的延續,很多學生上完課后,對一些美術問題心存疑問,一些問題更是似懂非懂,學生對美術知識的接受始于課堂也終于課堂。高中學生興趣廣泛,而且容易接受新事物,假如美術課上老師沒有鼓勵學生感受體驗并參與,學生是不會積極活動的,所以在教學中一個老師應多渠道地寓教于樂,讓學生在玩中求趣,增強教學的愉悅性。教師可以針對美術作品或現象創設情境,也可創造性的提問,留懸念激趣,當然也可以巧妙設計以多媒體的形式直觀教學,強調開發學生身心潛能,提高審美及創造美的能力。在對學生的調查中,我發現不少學生對美術圖形、色彩有著很大興趣,他們樂于接受和了解更深層次的相關知識。所以,我認為一個學生美術素質的培養和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外的實踐活動,比如課外可讓學生去參觀美術展覽活動或參觀博物館,去了解一些民間美術及研究性的學習等等,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發揮個性,激發創新精神,增強實踐能力是十分有意義的。在此基礎上,教師假如能給予一定的評價與引導,無疑對于學生改變美術學習態度很重要,反過來更有利于課堂教學的開展。
六、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
藝術一旦脫離現實生活,也就失去了它生存的土壤與意義。這一點對高中美術教學尤為重要,這也要求在組織教學過程中盡量多地與生活聯系,引導學生主動探求生活中的美,積極投身于審美體驗。如我在講解《走進具象藝術》《藝術美與形式美》這兩節課時,布置學生調查感興趣的、喜歡的美術作品類型;你對美的理解等。歸納成數據進行抽樣調查,老師根據學生實際進行教學設計,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七、平時教學與高考緊密結合
我們在平時教學中經常對往屆高考試題進行分析,采取教學上的對策。同時教學生怎樣熟悉高考,了解高考,包括模仿高考的環境和試題,對考生加強訓練和應付各種意想不到情況,增強他們的心理應變能力。只有這樣,學生上場才會做到心中有數,減少失誤,才會不慌不忙把自己的水平正確、準確地發揮出來。
高中美術優化教學,關鍵在于實際教學中的操作方法,讓孩子們學以致用、學有所用。
- 上一篇:小議多媒體在高中美術課堂中的應用
- 下一篇:簡論實施創新能力培養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