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的結合

時間:2022-06-05 10:30:32

導語: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的結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的結合

我國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國度,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和歷史文化積淀,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構成部分。進入到近代社會以來,隨著馬克思主義在我國的不斷傳播并在革命當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馬克思主義和傳統文化之間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碰撞,兩者之間的結合也成為了必然的發展其實。當前國內外在中華傳統文化和馬克思主義的結合問題上開展了一系列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但是在新時期,這種結合也面臨著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所以還是需要進一步開展研究。

1傳統文化和馬克思主義結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

1.1結合的必要性分析。1840年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堅船利炮下,被迫打開了中國大門,但是在當時中國的技術層面落后,制度層面又處于封建社會統治時期。在先進西方文化的影響下,由于我國封建傳統文化的根深低谷,導致缺乏先進思想武器的中國人在一次次的抵抗當中失敗。在認識到中國在思想指導方面存在有不足之處之后,便開始向西方尋求先進的就過真理。先后從西方國家的武器庫當中引入了進化論、資產階級民主主義、天賦人權、進化論等,但是這些思想和我國的實際情況不相符合。隨著俄國十月革命的爆發和取得成立,馬克思主義的正確性得到論證,也得到中國人的認同。在近代中國的發展歷程當中,民族危機和文化危機都是切實存在的,文化危機則是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推動文化轉型的必然需要。近代中國在早期發展過程中,面臨著嚴重的民族沖突,內外和外來文化沖突等,西方的侵略從最初的物質侵略上升為文化侵略,內在的沖突、外來文化等都讓傳統文化的轉型變得更加尖銳,從更深層次去理解,可以認定為文化危機和民族危機同等重要。文化轉型也應當積極承擔起民族轉型的重要指導作用,也應當為民族危機的解決指明方向、明確主題。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傳統文化相比,具有一定的優越性,但是想要在中國得到發展和傳播還比需要借助于傳統的中國文化。就如同恩格斯所說:“每個國家在應用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必須要穿起本民族的服裝。[2]”馬克思主義歸根結底還是產生于西方國家,所以并不能完全解決中國社會當中存在的不少問題,必須要與中國革命的實際情況有機結合起來,要和中國的傳統文化結合起來,應當從形式到內容都要進行結合。1.2結合的可能性分析。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的傳統文化之間雖然存在著很大的差別,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相似和共通指出。我國的傳統文化所依賴的土壤是農耕文化,與馬克思主義文化所以來的土壤相差了一個時代,但是兩者都代表著人類社會文化。在任何事務研究的過程當中應當遵循否定之否定的辯證過程[3]。比如在哲學世界觀方面,傳統文化當中也有一些典型的唯物論代表人物,如王夫之、荀子等,王充和韓非子則是看到了物質生活在生活中所起到的基礎性作用,這些自然還無法稱之為唯物觀,但是也有不少的相似指出。另外,傳統哲學思想中肯定了主觀能動特點以及重視實踐的觀點都和馬克思哲學思想當中的實踐和認識論相關觀點十分相似。在社會理想方面,儒家指出構建大同社會,也成為人民的憧憬生活環境。馬克思主義則是主張構建起共產主義社會。民本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綿延不絕,如“民為貴,社稷為輕……”、“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等,這些思想和馬克思主義當中,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等相關的觀點具備很大的共同之處。兩者之間所具備的這些共同點,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找到了合適的文化土壤,也極大地消解了接受外來文化的那種隔離感。

2傳統文化和馬克思主義相結合的具體方法分析

2.1內容上的結合方法。2.1.1加速馬克思主義民族化的發展進程。當前不僅經濟實現了全球化,連文化也有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文化的發展也逐漸突破了地域限制,走向世界。民族文化之所以具備特殊的民族性特點,是因為不同民族在文化、思想、生活環境等各個方面都存在差異,所以反映的價值體系和人際關系也都比較特殊。馬克思主意在我國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要充分尊重中國的傳統文化,也就是我國傳統文化存在的具體事實。我國當前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情況結合最為典型的代表,也是成功的典范。馬克思主義的民族化發展,讓其不僅僅是一個看起來很高端的理論,而是切實可以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2.1.2推動傳統文化現代化發展進程。傳統文化,顧名思義,其中所涉及的文化都是精神、藝術、制度和風俗等,但是傳統并不是固定不變,而是需要隨著時代環境的變化有所改變,是一個不斷發展和豐富的過程,中國的傳統文化更像是一個時代相傳的民族風貌文化。當前,我們正處于現代化發展背景階段,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都需要對其進行革新。要將傳統文化和馬克思主義有機結合起來,順應時代的發展需求。第一,必須要正視傳統文化,肯定其在我國文化體系當中的重要地位。中國歷史上關于中國傳統文化存在兩種不同的觀點,即虛無主義和復古主義。不管是哪種觀點都過于偏激和片面,屬于極端主義思想,都不利于明確現代文化體系當中傳統文化的重要地位。對待傳統文化必須要采用辯證的思想,堅持發展的觀點,讓其消極的一面得到有效清除。第二,需要結合傳統文化現代化的目標,推動傳統文化實現現代化發展要求,這也是我國文化改革的新要求。當前,我們推崇各種各樣的創新方式,不管是外來文化還是傳統文化都不例外。2.2形式上的結合方法。馬克思主義和傳統文化之間的結合和融合發展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也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要求,在這方面,中國共產黨人也一直在不停的努力。幾代國家領導人也讀十分關注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文化發展觀念。以當前主席所提出的相關文化發展觀念為例分析。在2013年,主席對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性給予肯定,認為其博大精深,需要掌握和學習其中的各種不同的思想精華,對于形成和培養正確的三觀意義重大,學習歷史可以知得失、知興替以及看成??;學習詩歌則可以人靈秀、情飛揚、志氣高昂等;學習倫理則是可以辨是非、懂榮辱和知廉恥等,不能將優秀的傳統文化遠遠地拋在我們的身后。2014年,在孔子誕辰2565周年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指出,中國共產黨人一直都是優秀傳統中華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弘揚者。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當中包含了豐富的道德理論、教化和哲學思想、道德理念等,也為人類改造世界等提供積極的指導??傮w上來看,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傳統文化在形式上的結合,可以采用相關規范文件、會議精神等形式進行明確,將其以文本的形式進行傳播,讓更多的人認識到兩者結合發展的必要性和積極意義。

3結語

縱觀當今的發展趨勢,馬克思主義和傳統文化之間的結合發展是今后文化轉型和馬克思主義進一步深入發展的必然趨勢。對兩者結合發展的路徑進行分析可以為今后相關理論研究提供理論支撐。

參考文獻

[1]劉倩.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結合的方式[J].福建質量管理,2016(19):

[2]劉旭,呂春曉,王明真.當代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與傳統文化結合研究[J].山西青年,2016(23):

[3]楊揚.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當代實踐[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7(8):43-44.

作者:趙靜 單位:河南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