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民主助推器互聯網

時間:2022-06-14 10:15:00

導語:政治民主助推器互聯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政治民主助推器互聯網

所謂政治民主,是指在特定經濟關系和利益關系的基礎上,保障公民權利得到平等實現的政治形式。其具體表現為公民的選舉權、表達權、知情權、監督權等各項參與政治的權利得到平等的實現機會與有效的實現可能。

一、政治民主的推進,迫切需要網絡支持

傳統的公民參與政治的途徑有:信訪舉報、輿論監督、協商對話、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參加監督聽證會、民主評議會等活動以及通過司法機關直接舉報和提起訴訟等。以上諸多途徑成效甚微,原因如下:

(1)政府官員及人民代表深入基層了解民意的機會少,即使進入了群眾中,由于百姓的顧慮,了解到的民意也具備了很大的不真實性,因而民眾意見表達不明顯。

(2)傳統的民眾意見表達平臺信箱、熱線等,其不公開性導致公民的意見不被重視,公民的反應情況得不到有效的回復,甚至被政府忽略,因而這些公民參政方式只是流于形式,不能有效的實現其設置目標。

(3)傳統方式無法使公眾放心坦率的發表言論、提出意見,因為面對面的交談形式無法使公民坦率的說出心聲,而通過信件等形式提出的意見還可能受到相關人員或部門的追查,公民進行言論發表尤其是對不合理事件的舉報等行為具有一定的危險性。由此可見,公民參政渠道存在的問題導致公民權利行使的困難,進而無法有效實現政治民主的推進。因此,政治民主的推進需要一個新的平臺,可以有效地保證人民權利的實現。而互聯網的出現與普及,有效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二、網絡有效保障公民權利的實現,進而推動政治民主進程

互聯網是信息時代的產物,現如今的互聯網不再僅僅是一種生成和傳播信息的媒介,而是深入到人類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并扮演主導角色?;ヂ摼W的巨大魅力便是它所包含的廣度,全世界六億多網民通過互聯網成為了鄰居,所以我們常說網絡使世界變小。互聯網憑借其鮮明的平等性、分散性、開放性、交互性、虛擬性、超時空性等特點,對傳統的政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網絡的興起,對民眾權利的實施,尤其是監督權的實施,具有許多優勢。首先,互聯網快捷、效率高,包含信息量大?;ヂ摼W的最大優點就是快捷。過去我們想要查閱文字要到公共圖書館去,發表言論要到廣播站或者電視臺,聯系朋友要寄出書信,獲取信息要多方渠道打聽?,F如今,上述的一切,都可以在網上輕松實現,只需輕點鼠標、按下鍵盤上的幾個按鍵。監督權作為公民的基本權利,一直受到公民的重視,可是過去監督渠道少,信息掌握量少,人們的監督信件往往是艱難的寄出,之后便石沉大海?,F如今,網絡為監督提供了快捷的速度,很高的效率,以及大量的信息,為公民權利的行使提供了充分的可能。其次,網絡的普及強化了公民的監督意識。網絡媒介的誕生與普及,使公民監督的渠道變寬變廣,為公民監督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在網絡上發言的匿名性,避免了遭受現實中打擊報復的危險,使網民的心理顧慮減少,可以輕松真實的表達心聲。面對許多社會問題甚至政治問題,網民在網絡上以自己獨特的視角進行評論與探討,既有利于多種思想的傳播,也利于公民監督權利的有效實現。再次,網絡具有立體直觀形象生動的優點。隨著監控技術的不斷完善,網絡監督的材料可以立體的呈現出來。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使得現如今幾乎人手一步的手機功能越發強化,照相錄影功能突出,面對監督對象,可以及時記錄,便捷上傳網絡,傳播于網絡中,網民可以多渠道的獲得監督信息與搜集證據,全社會在很短的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獲得監督進展與情況。畫面、文字、視頻,諸多形式的監督信息在網絡上迅速傳播并發揮功效。網絡監督的興起表明我國進入了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無論是誰,無論地域、學歷、民族、經濟狀況如何,人人都可以在網絡這個平臺上發言,表達思想。網絡為民眾參與政治提供了方便并且有效的平臺,有利于公民政治權利的實現,而公民權利的有效實現作為政治民主的主要方面得到了保障,政治民主則得到有力的推動。

三、政府搭建網絡問政平臺,政治運行現代化趨勢加強

而網絡的諸多優點,使政府開始在意網絡平臺的重要性,以網絡問政的形式對網上的公民意見情況進行主動的接觸或是被動的回應。在網絡這一大的平臺下,公民參與政府問政途徑有許多精細的劃分。政府官方網站、官員微博、政府微博、本地論壇、各大型綜合性論壇性質的網站等等,公民在這些地方發帖、“拍磚”、“灌水”、“織圍脖”、發郵件,可選擇的便利的渠道表達訴求、意見和建議,有利于公民權利行使的有效實現。政府提供問政平臺,公民在此平臺上對社會經濟政治等問題發表意見與提出建議,然后來自網絡這一虛擬世界的聲音在現實中得到及時落實,增強了網民參與城市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熱情,也給網民提供了更多更便捷的訴求渠道,使公民民意民情的表達方式也發生了巨大變化,真正為群眾搭建了一個向政府及各部門建言獻策、表達訴求的新平臺。網絡為政府及其工作人員提供了諸多便利與幫助。

(1)方便與民溝通,獲取最新最快信息。網絡的普及豐富了公民的生活,也使眾多、公民的心聲有了發表的平臺,政府提供了網絡問政的平臺,公民們可以在此寫下自己對社會政治經濟等各方面公共事件的意見或提出疑問。網民數量眾多,消息渠道豐富,對社會事件的關注熱情大,許多最新最快的情報是由網民在提供到網上的。在網絡問政平臺上溝通網民,可以使政府獲取到許多最新最熱的信息,由于網絡傳播速度快的特點,政府在網上獲取信息的速度比到現實中去采集信息的速度要快的多,這樣有利于政府的工作效率,也有利于網民關注的事情的迅速解決。

(2)利用網絡平臺掌握突發事件的主動權。網絡輿論的影響已經深入到各種媒體中,報紙記者、編輯和電視主持人習慣于到網絡上去尋找線索,網上的爆料會引起傳統媒體的采訪熱情,也會得到網民的迫切關注。媒體的宣揚加上民眾的關注,許多突發事件的一絲一縷進展都被透明的展現在人前。面對這樣的情景,許多政府領導認為自己處于被動的狀態,殊不知網絡的特性反而有助于政府掌握對事態的主動權。但是想要掌握事態的主動權,政府需要熱切的追蹤網上信息,在大批網民和媒體提出質疑之前,利用網絡的覆蓋范圍大和傳播速度快的優勢,做出政府官方的回答與解釋,在事態發展壯大之前,遏制住輿論壓力,安撫民眾與媒體。

(3)利用網絡問政平臺及時發現并遏制腐敗。網絡反腐是近年出現的新鮮事物,它的實施平臺便是網絡。在網絡上,廣大網民和國家專門機關暴露、曝光和追查各類腐敗行為活動,其途徑眾多。具有隱蔽性的網絡舉報、對腐敗行為的曝光、對腐敗行為的評論、對腐敗案件的查處情況的跟蹤報道,都是網絡反腐的途徑。利用網民以及國家專門機關的曝光情況,相關政府可以及時發現腐敗問題并進行處理,盡早盡快的將腐敗案件扼殺,避免使國家財產更大程度的喪失。網絡反腐對政府領導干部的影響有二,既可以方便其工作的進行,又對其自身產生威懾,對自己做一個間接的廉政教育與警示。政府利用網絡平臺溝通民眾體現了我國政治運行的現代化趨勢。網絡政治為政府行政提供了便捷的方式,節約了政府行政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并激勵政府行政能力的加強。政治民主的核心,是保障民眾意愿的實現,政府行政的網絡化,為民眾與政府的有效溝通提供了可能,民眾意愿可以得到有效的表達。并且有利于政府職能轉變,結合網絡信息,使政府迅速提升為服務型政府,以民眾的意愿為中心,有效的解決人民切身問題,有力的推動政治民主進程。利用互聯網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改變了我國政治環境,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為我國政治文明邁向新臺階提供了有效的平臺,為推進政治民主提供了一種新的方式、新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