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科學發展觀的發展現狀

時間:2022-01-06 11:20:40

導語:探究科學發展觀的發展現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究科學發展觀的發展現狀

一、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視角探索發展的內涵

馬克思主義哲學對探索人類社會的前進與發展做出了理論貢獻,馬克思認為生產力的提高是改進社會結構,實現社會向前發展的不竭動力與源泉。在生產與生產關系上,完善社會結構,提高社會發展的動力,讓人類社會不斷向著高級階級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發展的重點,也是構成馬克思主義體系建設的基礎動力,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觀與發展思路是整體理論的重點,對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與可持續運行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有利于我國的經濟發展環境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當前,我國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自從我國建國初期的政策發展失誤、對外戰爭、改革開放,都經歷了很多波折,國家的興旺和未來發展的機會就掌握在現代人的手中,國家前幾代人的拼搏、血汗、努力鑄就了現在的成績,正是因為中華兒女開創了無數個第一,取得了值得世界人民尊重和我國人民驕傲的成績,這耀眼的光芒將在祖國大地大放光彩。現階段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滿足了城鄉收入與地區人民收入發展的一些需求,還走出了一條史無前例的特色的社會主義,讓世界各國刮目相看,但是隨著發展的速度加快,我國經濟體制和社會體制的轉型中,也遇到了問題,例如我國改革開放后期的社會管理體系的不足,保障制度的欠缺,透露出了我國未來發展的弊端和缺陷,會引起我國的發展障礙,現階段我國提出的環境破壞問題,能源短缺問題都對我國產生了負面影響。馬克思主義是一種科學的判斷與哲學,利用馬克思主義哲學來改變人們的觀點與看法,完善社會主義制度的不足,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是未來應用馬克思主義的重點和價值。科學發展觀是一種發展引導,解決好社會發展的矛盾,才能幫助社會向前發展,這也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解決好矛盾是實現社會向前發展的根本原動力。隨著我國經濟市場的競爭激烈,國際沖擊力對我國社會發展與經濟發展的影響加大,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質需求和文化需求越來越難以滿足,與社會生產力的成長形成了阻礙與矛盾,對發展產生了影響。從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的角度出發,科學發展觀的重點是以人為本,指導與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科學發展觀在指導和促進社會經濟結構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做到理論與實際相互結合,保證社會發展一切從實際出發,結合理論依據,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實現良好的循環。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才能創造出一個美好的未來,幫助社會提供發展動力,一切從實際出發,改善我國國情,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運用科學發展觀改善發展中存在的不足與缺陷。

二、馬克思主義從實踐的觀點來認識探討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規律

社會要想得到發展就需要人的各項需求以及實踐活動,因為人是社會發展的主體。馬克思主義認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可是人的實踐卻存在兩種矛盾過程,即主體客體化以及客體主體化,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是人與社會之間是處于矛盾運動中的。所謂的主體客體化就是指人在進行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會根據自己的利益需求以及目的,去不斷的探索自然、改造社會,將自己的主觀意識作用于改造世界上,將世界變得人化;而客體主體化則是指人在進行各項活動的過程中都根據自然規律進行,不去破壞社會的本來面目。人類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所以會將自然界以及人類社會這些客體的屬性以及規律轉化為自身的內在本質,這樣就可以使自身的主體地位得到提高,從而創造出全新的主體世界。無論是自然界、人類社會還是人類都存在自身規律,他們是相互促進的關系,所以只有三者之間協調統一,才能促進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才能使人的主體地位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對待世界發展過程中的一切事物,都以永恒發展和協調發展為主,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要求我們用辯證法和唯物論去理解萬事萬物的發展規律,用發展的觀點去觀察和分析社會發展的事物,對待事物發展階段的每一個細節,要正確處理其中的一些問題,對待事物發展的各個角度和階段,從現階段的當代化角度進行分析,面向未來確定發展目標,學會提高事物的可行性判斷能力,重新審視昨天的發展問題,用發展的觀點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必須要觀察到當今社會發展所遇到的問題,例如“環境破壞、資源消耗、生態結構改變、貪污受賄、人口劇增、全球變暖、能源危機等等”,針對這些問題要進行明確的過程分析,要審視過去發生的事情,記住過去社會發展過程中犯下的錯誤,讓未來變得更好,讓社會可以走可持續發展路線。

三、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視角探索以人為本的內涵

科學發展觀的主要內容是以人為本,提高社會發展的動力,實現協調、科學、可持續發展,主要強調人的價值,以人為主改變社會發展的動力,科學發展觀要求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認可人民群眾的偉大價值與作用,依靠人民群眾實現社會與經濟的發展,依靠人民群眾的智慧與力量,做到社會的全面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對于社會發展的研究,主要以社會中的發展因素作為研究對象,影響社會發展的關鍵點在于人,因此科學發展觀提出了以人為本,馬克思主義哲學要結合現代社會的發展方式,提高人民群眾的價值,提高人的價值,以人為本發展,這也決定了我國社會未來的發展動力和發展方向。中國式的經濟發展,面對轉型發展的重要時期,需要做出決策改變,從推動社會發展向推動社會人的發展轉型,實現未來更好的躍進。另外,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要求我們明確社會發展的最終目標,要以實現人民群眾的自我發展空間和發展條件為基礎,滿足社會中人民群眾的主體要求,科學發展觀堅持了以人為本的思想與核心,要求一切為人民群眾考慮,從人民群眾的利益角度出發考慮問題,依靠人民群眾實現社會發展和結構調整,幫助社會創新發展,加快轉型。科學發展觀中的這些觀點正適用于我國的當前發展國慶,也符合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的精髓,體現了我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傳統的社會形態中,建國初期的社會發展目標就是為了提高農業生產產量,實現全國人民的溫飽,解決工業建設問題,保障全國的生產與制造業的發展,到了80年代中期,我國的發展重點因為受到改革開放的影響,逐漸從農業、工業轉向了第三產業,開辟新的發展空間,創造更多的經濟收入,開辟新的國際市場空間。在社會不斷前進,不斷發展的基礎上,我國黨和政府積極改進社會體制的不足與缺陷,加強人民的主體價值,幫助人民建設社會保障機制,提高社會穩定性,改善社會發展環境,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提高社會發展的價值意義。從馬克思主義哲學角度分析人的價值,究竟體現在哪里,必須要充分結合當代的發展環境而定,人是環境和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人的能力和價值完全體現了社會和環境發展的好與壞,我國共產黨執政為民的思想就與老百姓,與每一個普通的人建立了密切的聯系,讓黨的一起建設與發展和人息息相關,形成互動性和互聯性,黨充分發揮自身的治理能力,群眾充分發揮建設能力,群眾作為個人和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為社會做出貢獻,黨通過與民眾建立聯系,獲取民眾的真實需求,從而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服務于群眾,做到真正的科學發展。

四、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視角探索全面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的含義

(一)“全面”的發展觀體現了主次矛盾的原理全面發展觀之中包含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與哲學體系的內容,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中提到了“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概念,也強調了“矛盾之中存在主次,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之間有著相互制約的關系,也發揮著包含于被包含的作用”在全面發展觀中,存在主次矛盾的決定問題,要求我們善于分類,處理好各項問題,還要求我們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同時,注意做到全面處理,堅持將兩個重點進行結合與統一,著力于解決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問題,在解決主要矛盾問題的同時還要兼顧解決好次要矛盾的問題,要把握好發展的重心,遵循發展規律,符合科學發展觀的全面發展要求。

(二)“協凋”的發展觀體現了普遍聯系和系統的原理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中,要將存在聯系的各項事務進行有效的分析與整理,觀察其中存在的問題,建立聯系,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提到:“任何事務都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并且也相互制約,失去了聯系事物就不會存在,系統就不會形成各個要素?!眳f調發展觀指的是普遍存在聯系的各個事物構成不同的系統,系統內部的各個要素進行有效的排序,形成系統內部有效的發展模式,優化系統的各項功能,可以促進系統內部的各個要素的發展能力,反之則會削弱系統的各項功能,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當前發展階段就是一個社會化的大型系統,許多矛盾和問題交織在一起,即形成了發展動力,又帶來了發展障礙,因此,只有對問題和動力進行協調化的發展調配,才能緩和階層之間的矛盾,完善城市與鄉村的發展結構,優化收入分配制度,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

(三)“可持續”的發展理念體現了人與自然的辯證關系可持續發展理念是以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為主,增進人與自然的關系,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看來,人與自然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人既依賴于自然環境,又可以改變自然環境,自然環境是人類生存的基礎和保障,人類需要的一切物質原料都來源于自然環境之中,人只有通過不斷地適應自然環境,才能與自然進行溝通,提高自我的生存和發展能力,改善自然環境的狀況。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還是改善,都必須要尊重自然規律,按照自然規律做好發展規劃,為了未來的子孫后代著想,也盡量符合客觀規律,滿足自然發展狀況,不以破壞自然環境為代價,這也是未來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前提保障,對我國當前與今后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引導作用。六、結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但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這就需要全國人民齊心協力,擁護黨的方針政策,正確理解科學發展觀,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這樣才能夠促進我國各項事業的不斷發展與壯大,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

作者:李靜單位:中電科技國際貿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