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機關作風建設論文

時間:2022-12-19 03:32:05

導語:高校機關作風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機關作風建設論文

一、資料與方法

(一)調查問卷的設計

本課題組針對學院機關的服務態度、服務能力、服務效率和廉潔奉公等4個方面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在這4個大項中,各有“滿意、較滿意、基本滿意、較不滿意、不滿意”5個欄目,而每個大項的滿意度又分別設計有5個事項供選擇,比如在服務態度方面,設計了“文明熱情、耐心認真、主動優質、真誠解難、傾聽意見”等5種表現,這樣就能使填表人在做出滿意度選擇時有個具體的界定。

(二)發放與回收

共向全院師生發放問卷調查表313份,回收問卷297份(均為有效問卷),回收率94.5%。問卷回收過程中,課題組特意將行政部門人員、系部教師(124份)和學生(116份)的調查表分別列出,以便更加清楚地看出學院機關作風的現狀,找出問題所在,進一步提出對策與建議。

二、調查結果統計分析

從調查結果來看,行政部門人員對自身工作的滿意度較高,而系部教師對學院機關作風的滿意度與行政部門人員有一定的差距。學院行政機關主要是為全院的師生服務,而其中因學生本人與學院行政部門打交道的并不占多數,系部教師卻占了大頭。因此,本課題組認為有必要對系部教師的調查結果進行單獨分析。

(一)總體調查結果統計

297份調查問卷回收后,課題組進行認真統計,具體的調查結果見表1-表4。

(二)系部教師調查結果統計

124份系部老師調查表的調查結果顯示,服務態度方面有54人表示滿意,占總數的43.5%,有50人較滿意,占總數的40.4%,有14人表示基本滿意,占總數的11.4%,認為較不滿意有4人,占總數的3.3%,表示不滿意的有1人,占總數的0.8%。服務能力方面,有80人表示滿意,占總數的64.5%,有30人表示較滿意,占總數的24.2%,有8人表示基本滿意,占總數的6.5%,較不滿意的有4人,占總數的3.2%,表示不滿意的有2人,占總數的1.6%。服務效率方面,有62人表示滿意,占總數的50%,有23人表示較滿意,占總數的18.5%,有32人表示基本滿意,占總數的25.8%,有6人表示較不滿意,占總數的4.8%,有1人表示不滿意,占總數的0.8%。廉潔奉公方面,有95人表示滿意,占總數的76.6%,有20人表示較滿意,占總數的16.1%,另有7人表示基本滿意,占總數的5.6%,有2人表示較不滿意,占總數的1.6%,不滿意的人數為0。

(三)調查結果分析

分析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在總體調查結果中,滿意、較滿意和基本滿意的人數占較大的比例,這表明全院師生對行政機關作風,特別是在機關人員廉潔奉公方面的評價還是比較滿意的,但較不滿意和不滿意的仍占有一定的比例。服務態度方面較不滿意和不滿意的為2%,服務能力方面為3%,服務效率方面為3.7%。而這在對系部教師的調查中,分別達到4%、4.8%和5.6%。找出這問題的關鍵所在,研究如何進一步加強機關作風建設、改善態度、提高服務能力和服務效率,應是本課題組研究的重點。

三、存在問題原因分析

機關工作作風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通過調查分析,我們發現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既有制度原因,也有組織領導原因。

(一)主觀原因

1.理論素養不高

有些機關干部和工作人員缺乏理論學習的自覺,用各種理由推脫學校的理論學習活動,即使參加了也是敷衍了事,更缺乏終身學習的理念。一些人對于在機關工作有一種優越感,認為機關工作人員在各方面都要優于系部老師,沒有把服務師生當作工作的第一標準,沒有擺正好自己的位置,仍然存在“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現象,甚至有些工作人員上班網上聊天、購物、玩電腦游戲等,服務意識欠缺,群眾觀點淡薄,不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質與修養。

2.工作激情缺乏

工作中沒有競爭意識,缺少激情,工作效率不高。觀念陳舊,習慣于老方法、老傳統,沒有創新意識,沒有工作主動性,工作懶散,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安于現狀,業務學習不積極,常常消極怠工,不愛崗敬業。加之行政部門的職稱晉升機會較少,有些學院的崗位設置還沒有完全到位,管理部門的待遇問題也沒能完全實施,這就更加調動不了機關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而部分管理干部在工作中跳不出原來的條條框框,思想觀念不隨改革發展的形勢而轉變,不去想如何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也沒有考慮到師生的切身利益,把自己凌架于群眾之上,不深入基層,不了解下屬的困難,不了解師生的需求,有了矛盾和困難不愿直接面對,要么繞道而行,要么上交領導,沒有工作思路,不講究工作方法,導致所屬部門的工作也是死水一潭,毫無生機。

3.大局意識不強

部門與部門之間缺少合作精神,工作不溝通,協調不到位,存在相互推諉扯皮的現象,甚至于部門內部也缺乏團結合作的精神。調查中發現,一些機關工作人員甚至對自己的工作職責也搞不清。一些人工作中總是首先考慮自身個人利益、自身部門的利益,沒有大局觀念,不從學院發展的長遠利益考慮,目光短淺,心胸狹窄,不接受批評和監督,缺乏“從師生中來、到師生中去”的意識。

(二)客觀原因

1.工作機制不健全

一是用人機制不完善。有的部門在任用干部方面未能實行競聘上崗制度,學院領導不了解中層干部的特長和工作方式,未能將有用之材放到最恰當的崗位上,讓其發揮最大的作用。除了人事、財務等關鍵性的崗位實行干部輪崗之外,有些中層干部的崗位甚至十幾年都沒有變動過,對其工作實績和工作標準沒有明確的要求,變相地助長了一些干部的不勤勉、不作為。二是監督機制不得力。一些部門對學校制定的措施和規章制度不認真學習落實,流于表面文章、形式主義,常常采取觀望、等待的態度,上面不檢查就不行動。黨內監督和學校監督落實不充分,一些黨員干部的不正之風得不到及時糾正,也未能使其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2.崗位培訓不充分

有些學院對于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教師未能實行充分的崗前培訓,導致其認為行政部門的工作簡單、沒有專業性,任何人都可以承擔。因此,工作起來不積極,不敬業,沒有責任感,得過且過。而對于一些老教師,學院也缺乏一些相應的培訓,這也使得一些人覺得自己工作年限長了,資歷老了,也沒有什么大的追求了,沒人管得了了,思想上就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工作上不再踏實肯干,混日子了事。對于新上任的中層干部,一些學院也未能重視對其任前的談話和培訓,致使一些干部飄飄然起來,不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反而學會了虛假的一套,學會了享樂,學會了敷衍領導、脫離群眾。

3.部門職責不清晰

在調查中發現,機關一些部門存在職責不清,人員分工不均的現象。有的部門人手較多,但工作效率卻不高,工作中你推我、我推你,一項工作分給幾個人干,你依賴我,我依賴你,到最后甚至會沒人去干。有些部門編制多,人員少,許多事情又無法順利完成或按時完成。職能交叉的一些部門,甚至會出現有利的事情爭著干,少利的事情讓著干,無利的事情沒人干的現象。

四、對策與建議

高校機關作風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在新的歷史時期,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解決好高校機關工作作風的建設問題至關重要。既要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抓好教育和整改,又要從源頭上進行預防,因此,建立長效機制,才是治本之策。

(一)加強機關基層黨組織建設,強化政治核心作用

基層黨組織是戰斗堡壘,高校機關黨組織應充分發揮其政治核心作用。一是積極組織黨員干部學習黨的方針路線政策,增加機關黨員的先進性、純潔性與示范性,黨員干部要帶頭學習學院的規章制度,可設置“共產黨員崗”,讓其自覺地接受群眾的監督,要與部門負責人一起努力將現有的制度落到實處,積極推動學院各項工作的開展。二是積極開展黨日活動,明確“我是一名共產黨員”的身份,合理進行角色定位,以黨員來帶動群眾,以黨支部來帶動全處室的工作,以積極向上、昂揚的斗志去開展工作,讓每個黨員用堅強的理想信念和高尚道德去感染激勵身邊的人。

(二)提高執行力,轉變工作作風,強化服務意識

根據本課題組的調查,工作效率的不滿意度仍有5%左右。而要想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須提高工作的執行力度。一是要擺正自己的位置,轉變工作作風。高校的機關職能部門是以服務師生為宗旨,即以“服務”為宗旨,因此,一定要強化服務意識,端正服務態度,要真正地全心全意地為廣大師生服務,要傾心聽取師生的意見和建議,急師生所急,想師生所想,能解決的問題要及時解決,不能解決的問題積極與上級領導及有關部門商洽,積極主動地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實在解決不了的,要妥善地做好解釋工作。二是要堅決落實好學院的各項工作,提高工作的執行力。可以將工作執行力作為干部考核的一個方面,同時作為干部任用前的一項考察內容,要抓鐵有痕地開展工作,執行領導交待的工作不走樣,依靠全處室的同志,同心協力,堅決杜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三)建章立制,加強內部管理,強化制度建設

加強制度建設,是高校機關工作作風建設的保障。一是制定和完善現行的學習培訓制度。要定期開展理論學習、業務學習,學習新的管理知識、新的專業知識,進一步提高理論素養,提高業務水平,增強為基層師生員工服務的能力。高校機關工作人員外出培訓的機會較少,學院領導應注重這方面的工作,拔出專項資金用于培訓,并形成制度。可以分批分層次地將機關工作人員送出去學習,提高其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堅持對新上崗的工作人員和任前干部進行崗前培訓。二是制定規章制度。對財務、人事、國有資產管理、科研經費等要進一步加強管理,使工作有章可循,依法辦事。厘清各部門的職責,理順部門間的關系,促進相互溝通與合作。明確每個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責。精簡管理環節,簡化工作程序,使工作流程規范化、科學化。三是制定考評機制,做到獎罰分明。對各部門領導和工作人員,根據其承擔職責的不同,分別制定不同的目標任務和科學的評價體系。對于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評定職稱,學院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適當傾斜,以調動其積極性。

(四)加強廉政建設,強化奉獻意識

從調查結果中我們發現,對于廉潔奉公這方面的調查結果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但廉政建設一刻也不能放松。一是要加強廉政教育,把廉政文化建設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之中。特別是要教育機關工作人員,絕不能濫用職權,甚至“吃、拿、卡、要”,須經常“照鏡子、正衣冠”。學校既要對違紀行為進行報道批評,又要對先進典型進行宣傳表揚。二是要強化黨性監督。對于機關領導干部要時刻關注其思想變化,建立和完善督查制度,將腐敗和奢糜之風消除在萌芽狀態。機關工作主要是服務全院師生,有時需要晚上加班,有時需要節假日加班,還有一些特殊部門可能還有夜班,要教育機關干部發揚奉獻精神,拋卻雜念,全心全意地為廣大師生服務。三是要堅持“以人為本”,在工作和生活上關心廣大干部職工的成長。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積極聽取機關工作人員的意見和建議,并形成制度,定期召開座談會,讓每一位工作人員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參與學校建設。

(五)實行輪崗競崗制,強化競爭意識

高校機關工作人員的工作懶散、積極性不高的問題,可以從制度層面上研究解決的辦法。一是實施機關干部輪崗。目前各高校大多實行的是機關部門與部門之間的輪崗,可探索實行機關與系部之間的輪崗,這樣讓系部教師了解機關工作的重要性和復雜性,也可防止一些在特殊崗位時間過長的職工產生優越感。二是干部競聘上崗。這是現今各高校采取比較多的方法,但能真正嚴格執行競聘上崗制度的少之又少,必須建立健全機制,真正做到干部能上能下,增強干部的競爭意識、責任意識。高校機關工作作風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我們長期不懈地加以推進。既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又要健全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同時要為機關工作人員解難事、辦好事,切實解決好后顧之憂。這樣,機關干部才有工作的動力和活力,機關工作作風建設就會更上一層臺階。

作者:劉紅劉宇輝單位:泰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