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周期建立風險分擔策略論文

時間:2022-05-31 03:44:00

導語:生命周期建立風險分擔策略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命周期建立風險分擔策略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城市水務業外商投資PPP項目風險分析過程簡介;城市水務業外商投資PPP項目風險因素分析;城市水務業PPP模式項目風險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我國城市水務業外商投資PPP項目的風險分擔;城市水務業PPP項目風險規避與防范;結論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公共部門通過與私人部門建立伙伴關系提供公共產品或服務的一種方式、風險因素分類與整理、初步羅列風險因素、風險應對措施開發、系統風險、環境風險包括政治風險、法律法規不健全、政策變動風險和信用風險、金融風險包括通貨膨脹、利率、匯率及稅收風險、非系統風險、項目建設期風險、外國投資者和地方政府所面臨的風險不完全相同、政治風險的防范、法律風險的防范、信用風險的防范、利率風險的防范等,具體請詳見。

論文內容摘要:本文采用專家調查法進行風險識別,在綜合多位專家意見的基礎上,構建了基于外商投資方和基于政府層面的城市水務業外商投資PPP模式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并對PPP項目中的風險因素提出了風險分擔,同時提出了PPP項目風險的規避與防范措施。

論文關鍵詞:公共利益城市水務PPP模式風險

近年來國外水務巨頭紛紛搶灘登陸,把我國作為其全球市場的重要部分來開拓,外國投資者主要通過BOT、TOT、并購等PPP模式進入我國城市水務業。截至2008年底,我國境內11家主要外資水務企業在我國城市水務市場中共簽約94個項目。所謂PPP模式是英文“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的簡寫,中文一般直譯為“公私合伙制”,是指公共部門通過與私人部門建立伙伴關系提供公共產品或服務的一種方式。

然而基于公共利益的我國城市水務業外商投資PPP項目具有實施周期長、不確定因素多、經濟分析和技術風險較大等特點,在項目進行的全生命周期均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因此對我國城市水務業外商投資PPP項目風險因素分析、風險分擔方式及風險規避措施的研究有著重要意義。

一、城市水務業外商投資PPP項目風險分析過程簡介

為了系統分析PPP模式的運作風險,筆者召集了國內水務行業有關專家就風險問題進行了專題研討,根據三亞水務外商投資PPP項目經驗及相關案例材料,水務行業外商與政府等代表分別探討了政府層面和企業層面視角下的外商投資PPP項目風險問題。參與PPP模式風險研討的專家代表共有17名,其中10人為政府和國企代表,7人為外商代表。

會前準備:將三亞水務外商投資PPP項目和相關國內案例材料分發于專家代表,請各位專家仔細閱讀并針對其中存在的風險問題重點思考。各專家代表為國內水務行業內互不統屬的企業代表,沒有上下級隸屬關系。

風險因素開發:由主持人介紹三亞PPP投資項目歷程及國內案例背景,讓各位專家提出風險建議;主持人對各位專家強調要突破思維慣性,大膽進行聯想;該階段歷時1小時。

風險因素分類與整理:根據文獻資料和風險屬性,將風險因素按照風險源分為7大類。

初步羅列風險因素:根據風險因素分類和專家提出的風險因素構建初步的PPP模式風險因素,供進一步專家探討。

風險因素質疑性開發:該階段歷時1小時,主要是對已構建的風險因素用頭腦風暴法進行質疑,主持人引導專家進入風險因素質疑環節,刪除質疑較大的風險因素。

風險應對措施開發:對于羅列的風險中的各類風險因素,各位專家提出相應風險規避措施,該階段歷時1小時。

二、城市水務業外商投資PPP項目風險因素分析

(一)系統風險

1.環境風險。環境風險包括政治風險、法律法規不健全、政策變動風險和信用風險;國家政策穩定性風險包括外匯管理、法律制度、稅收制度、勞資關系等與項目有關的敏感性問題方面的政策是否健全、穩定。

2.金融風險。金融風險包括通貨膨脹、利率、匯率及稅收風險。

3.不可抗距風險。不可抗距風險是由于自然與環境因素引發的風險,包括洪水、地震、火災、臺風等不可抗拒的自然力,惡劣氣候等對項目產生的影響。

(二)非系統風險

1.項目建設期風險。項目建設期風險包括資金不到位、工期延誤、投資超標和質量不達標風險等。

2.項目營運期風險。項目營運期風險包括市場競爭、社會服務質量不佳及運行效率低下、經營管理、財務風險和更新改造及拓展投入風險。

3.技術風險。技術風險包括設計失誤、生產工藝不達標及技術人員素質等風險。

三、城市水務業PPP模式項目風險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由于關注的角度不同,外國投資者和地方政府所面臨的風險不完全相同,即便是同一個風險因素,其權重也有差別。根據城市水務業特征、PPP模式風險特性等,本文將基于公共利益的我國城市水務業外商投資PPP模式的風險因素從外商投資者和政府兩個層面分別識別并構建不同的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如圖1、2:基于政府風險的PPP模式項目風險因素(見圖1),基于外商投資的PPP模式項目風險因素(見圖2)。

四、我國城市水務業外商投資PPP項目的風險分擔

由于基于公共利益的城市水務業外商投資PPP模式項目風險較大,涉及的風險很多且不同風險產生的原因不相同,因此,在制定風險分配方案時應充分發揮政府豐富的政策資源、強大支持系統和外國投資者的資金、先進的管理技術、經驗等優勢,進行全方位綜合考慮,既要節約整個項目的建設和經營成本,又能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結合項目的風險特點、可控程度、項目各主體風險的承受能力及風險態度,確定各方的合理承擔比例,將風險分擔與激勵機制有機結合,把風險分擔給最適合承擔它的一方,盡可能做到公平合理、責權利平衡,最大限度的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追求整體效益的最大化?;诠怖娴某鞘兴畡諛I外商投資PPP項目的風險分配見表1。

五、城市水務業PPP項目風險規避與防范

(一)政治風險的防范

我國城市水務業外商投資PPP項目的政治風險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不可抗力風險,一般由政府來承擔。其風險防范一般通過以下措施進行:通過投保的方式降低政治風險。外國投資者向國際商業保險機構投保東道國政治保險;政府向PPP項目公司提供政府履約保證,以確定當發生某些政治波動、法律變更等事件,政府承諾在某種約定情形發生而可能造成投資者損失時,由政府給予適當的賠償或補償;利用國家間雙邊或多邊投資保護協定,使國際資本流動具有法律上的保障。如果發生了政治風險,投資者就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投資保護協定規避風險。

(二)法律風險的防范

我國城市水務業外商投資PPP項目是在我國政府的法律、法規等框架下通過合同和協議的形式達成的,如果一旦我國政府的法律、法規等有變,這無疑會從根本上影響PPP項目。因此,PPP項目談判初期,項目各參與方應及時聘請專業的法律顧問,使項目運作符合我國政府的法律、法規等要求。另外,外商投資PPP項目需要獲得政府的特許經營權,外商可以與政府簽署一系列的互相保障協議,彼此在自己的權利范圍內做出承諾,達到互惠互利的目的。

(三)信用風險的防范

我國城市水務業外商投資PPP項目是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通過各方協議搭建而成的,組成信用保證結構的各參與方是否有能力履行其職責就構成了項目的信用風險。項目主辦者在尋求各方合作者時,除了考核對方的業績水平、資金實力、管理技術水平等指標之外,還應重點考慮其信用的可靠性。在項目各方簽署的合作協議中,也要明確列明違約責任。

(四)利率風險的防范

利率的高低不僅關系到融資成本的高低,還關系到PPP項目的能否最終成功。PPP項目公司應該首先考慮跟政府和銀行簽訂融資貸款協議,盡量把利率固定在一個比較合理的范圍內。另外,在進行貸款融資時,項目公司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以多種貨幣方式借款。除此之外,投資者還可以考慮采用衍生金融工具來對沖。

六、結論

由于本文所分析材料的局限性,對于城市水務業外商投資PPP模式的風險因素和規避措施仍可能存在一定不足,有待水務業相關學者和業界人士進一步探討。本文采用專家調查法進行了風險因素識別與風險歸類,分別構建了基于外商投資方和基于政府層面的城市水務業外商投資PPP模式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對PPP項目中的風險因素按照項目全生命周期過程提出了風險分擔方案,并對各類風險提出了相應規避與防范措施。

參考文獻:

1.魯慶成.公私合伙(PPP)模式與我國城市公用事業的發展研究.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

2.王瑾.公共項目建設PFI模式的風險識別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3.鄭巖顏.基于PPP模式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風險研究.沈陽工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