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推動煤炭企業轉型思考
時間:2022-01-16 03:34:09
導語:科技創新推動煤炭企業轉型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煤炭企業轉型發展的必要性和現實價值
當前,煤炭產業發展面臨著環境資源約束、傳統產業結構調整、政策措施配套完善等諸多挑戰。山西作為一個以煤炭資源為基礎的老工業基地,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下要改變歷史上煤炭生產“有水快流”、“遍地開花”的發展慣性,要改變長期形成的資源依賴型增長模式導致的缺乏創新的發展惰性,要改變產業結構單一、發展方式粗放和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弱導致的發展波動性,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必須加快實現煤炭企業轉型發展的步伐。
(一)煤炭企業轉型發展有利于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煤炭是人類寶貴的不可再生資源,必須清潔、高效、綠色利用。山西煤炭開發早,建國60年來國家的大力投入和高強度開發,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形成了國家、集體、個人一齊上的煤炭開采模式。一些煤礦采取掠奪式的開采方式,資源回收率只有15%左右,加之某些地方存在嚴重的私挖亂采現象,造成煤炭資源的大量破壞。這種大規模高強度開采還造成大量環境欠賬,如水資源破環、環境污染、水土流失等問題和引發的安全代價。通過轉型,可有效延伸煤基產業鏈條、發展多元支撐產業、實現精細集約管理,促進可持續發展。
(二)煤炭企業轉型發展有利于促進低碳社會建設。目前,山西省煤制合成氨、尿素、甲醇、二甲醚等煤化工產品產業鏈已經形成,煤制烯烴和煤制油等現代煤化工產品研發已經起步,以循環經濟為主要模式,以大項目、大企業、大園區為主要支撐的布局雛形顯現,從“黑”到“綠”的產業拐點已經到來,低碳經濟跨入快速發展軌道。(三)煤炭企業轉型發展有利于發揮煤炭資源及其相關產業優勢。山西省在提升煤炭產業素質和資源利用水平的基礎上,積極推進煤炭企業多元發展,加快產品和產業結構調整步伐,不斷提高煤炭產業與上下游產業的關聯度,延伸煤電鋁、煤焦化、煤化工等產業鏈。目前,非煤經濟已成為山西煤炭行業收入增長的重要力量。2012年,非煤經濟同比增長超過70%。2013年山西非煤產業投資目標為400億元,非煤收入力爭占銷售收入一半以上,真正形成“以煤為基、多元發展”的產業格局。
科技是煤炭企業發展的內動力和加速器。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對我省煤炭工業來說,我們要堅持把推動自主創新擺在煤炭行業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力增強科技創新能力,以科技創新來搶占企業發展制高點,持續引領煤炭行業發展。一是著力構建開放性的技術創新體系。在內部研發體系的組織上,不斷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積極統籌好科技成果應用和內部自主創新,優化資源配置,著力提高企業創新能力,為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發展質量發揮積極作用。要形成多維度、多梯次的創新體系,實現由個人到團隊,由低端到高端,跨崗位、跨區域、跨專業協同創新的格局。在外部資源的利用上,借助社會化、專業化服務機構的力量,支持有條件的煤炭企業建立研發機構,推動企業與高等院校、企業與科研院所聯合建立行業工程技術中心,鼓勵煤炭企業采取聯合出資、共同委托等方式進行合作研究開發,深化產學研合作,把創新政策和創新責任結合起來,把促進經濟和發展技術結合起來,把體系建設和能力建設結合起來,積極攻克制約企業安全、高效發展的技術難題,不斷提高煤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我省煤炭行業整體科技水平,為煤炭工業轉型跨越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引領和技術支撐作用。二是努力開發煤炭行業共性技術、關鍵技術。圍繞我省煤炭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新部署,以國家、省重大科技計劃為載體,以煤礦重大裝備研制為突破口,圍繞行業急需解決的共性技術、關鍵技術及配套技術,在煤礦開采、瓦斯治理、水患防治、煤機裝備制造、煤化工和煤層氣開發利用技術等研究方向,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及產品。激勵培育新的增長點,圍繞山西“品”字型煤炭基地新構架,加快我省晉中、晉北、晉東三大煤炭基地建設和國家煤炭礦區建設,加快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和研發能力,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要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開展國際合作,加強與國內外研究機構之間的交流,積極開展全球性、區域性的煤炭行業活動,全方位地主動利用全球科技資源,促進煤炭行業科技快速進步。三是積極推廣和應用煤炭行業先進適用技術。煤礦企業要以現代化礦井建設為目標,積極推廣應用先進適用技術、裝備和工藝,大力淘汰落后的煤礦裝備,更新落后技術,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加快推廣先進適用技術和重大共性技術,應用可靠先進的工藝技術裝備礦井,實現以產業技術升級為主導的產業結構調整。在試驗推廣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消化吸收和改進工作,逐步摸索形成適合本企業實際的技術、裝備和工藝。要以裝備現代化、系統自動化、管理信息化為方向,積極推廣采用綜采、輕型綜采、綜掘等設備,實現礦井生產的機械化、規?;托畔⒒?,不斷改善作業環境和安全生產條件,提高勞動效率。四是著力建設自主型科技人才隊伍。人力資源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資源。要高度重視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積極為高科技人才引進、培育、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良好局面,努力打造結構合理、業務精湛、作風過硬的科技人才隊伍。建立健全科技人才評價、考核、激勵機制,暢通科技人才職業發展通道,激發科研人員的創新活力和熱情,推動員工成為技術創新、創新項目推廣應用、創新成果受益的主體。堅持以人為本,更加注重公平正義,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員工生產生活條件,更加注重員工身心健康,更加注重員工技能培訓,將企業發展創新成果惠及員工群眾,不斷提高員工幸福指數,激發員工工作熱情,推動企業和員工同步發展。五是全面推進煤炭信息化建設的步伐。煤炭信息化建設是我省推廣礦井“兩化融合”建設的基礎,是實現安全生產自動化、管理系統化的重要途徑。要結合國家重點科技發展計劃,搭建行業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提高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要建立行業科技信息網絡,提高科技資源的利用率。要開展煤炭行業與非煤行業之間的科技資源共享機制研究,促進煤炭行業科技工作與非煤領域經濟發展的有機結合。要建立信息共享數據庫,加強行業科技活動信息的采集和基礎數據的積累工作,促進信息資源的互通共享。加強信息化人才隊伍的培養,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優化提升和促進煤炭行業信息化創新步伐,強力推動礦井自動化、數字化、信息化建設,扎實推進煤炭行業信息化工作,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人力資源優勢能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煤炭工業化路子。
本文作者:嚴志強工作單位:山西焦炭集團有限公司
- 上一篇:論高校科技檔案在科技創新的運用
- 下一篇:科技創新推動經濟發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