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摩擦對比與數據分析

時間:2022-10-31 08:59:19

導語:貿易摩擦對比與數據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貿易摩擦對比與數據分析

1文獻綜述

日本經濟在20世紀90年代陷入低迷,其“金融戰敗”的過程、原因和給中國帶來的啟示引發了諸多學者的探究。在日本“金融戰敗”的過程及原因方面,吉川元忠[1]描述了簽訂“廣場協議”“盧浮宮協議”的始末,揭露了美元通過操控匯率削弱債務國國力的意圖以及日本資金不斷大量流入以支撐美元的扭曲關系。宋成華[2]分析了日本經濟實力被削弱、走向經濟低迷的過程,認為其金融戰略的缺乏、對美元的依賴、金融政策的失誤是導致“失落的十年”的原因。而藍裕平[3]指出日本愿意做出讓步是對成本和收益關系進行過考量的,90年代日本泡沫爆破,經濟陷入停滯的現象是由人口萎縮、需求下降以及城市化進程推動作用的削弱導致的。在日本“金融戰敗”的啟示方面,徐杰、李瑜[4]認為房地產市場過度繁榮是日本經濟動蕩的一個重要成因,我國應在供需上雙管齊下,避免房地產過度繁榮;同時需降低外部經濟波動對國內經濟的影響??娊馵5]指出我國在應對貿易摩擦的沖擊時需保持政策定力,同時需要加快推進產業升級,促進自主創新,謹防資產泡沫和產業空心化,并高度關注人口老齡化的影響。而在中美貿易摩擦升溫之際,美日貿易摩擦與中美貿易摩擦的對比亦引起了部分學者的關注。在中美貿易形勢方面,陳繼勇[6]認為中美貿易摩擦的本質是老牌資本主義大國美國與新秀社會主義中國之間的全球戰略競爭,美國已在經濟、政治、軍事、地緣政治和文化上打壓中國,以維持其主導地位。樊綱[7]認為中美貿易摩擦還會繼續打下去,他提到,全球化的進程不會停止,我國需要做的是不斷進行改革、開放與創新,促進自身繼續發展。但是,上述文獻均未將三十多年前的美日貿易摩擦與當今的中美貿易摩擦進行較為全面的對比分析,并以此為基礎,結合數據回歸等,預測美國將對中國采取的“措施”。正如[8]所言,“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振興,就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展的潮流中發展?!敝忻蕾Q易摩擦余溫未消,我國更需要進行回顧分析,重視日本的前車之鑒,并對美國接下來的行動進行展望。

2深入回顧——美日貿易摩擦下美國對日本采取的手段

2.1簽訂“廣場協議”,操縱匯率,削弱債權國國力。由于美元走強,美國希望使其貶值以增加出口和減少赤字。1985年9月,為解決美元匯率持續走高和貿易失衡問題,美日等國達成了聯合誘導美元貶值的“廣場協議”。協議簽署后,美元對日元大幅下跌約40%,而美國赤字并沒有明顯改善。對美國而言,“廣場協議”的簽署并未扭轉美國的貿易不平衡,但它帶來了美元的貶值,相當于減免了美國40%的日本債務,極大提升了美國出口的國際競爭力。對當時美國的最大債權國日本來說,美元的急劇貶值使其投入的資金實際價值驟減40%。日本相當于白白將資金送給了美國,自己卻遭受了嚴重的資金損失。盡管美元大幅貶值,日本仍繼續向美國注入資金,這也助長了日本的泡沫經濟。2.2簽訂“盧浮宮協議”,要求日本參與同美國利率的協調。盡管美元大幅度貶值,但由于自身財政原因,美國的貿易逆差在廣場協議簽署后并未得到改善,反而繼續惡化。1987年2月,“盧浮宮協議”達成,要求日本等國降低利率,以減輕美元大幅貶值造成的資本外流和對世界經濟的不利影響。“盧浮宮協議”簽訂后,美國的對外貿易出口在短期內迅速擴大,赤字顯著減少,經濟霸權得以鞏固,國內“滯脹”明顯改善,就業壓力減輕。而對日本來說,自簽署廣場協議、日元快速升值以來,日本外貿出口下降,貿易順差減少。日本政府力圖擴大內需,以彌補國外需求的下降,并實施了擴張的貨幣政策,來減輕出口受到的影響。然而,貨幣供給的增加使得日本國內經濟出現了泡沫化傾向。此時,日本政府本應收緊貨幣政策,提高利率,防止過度的通脹。但“盧浮宮協議”簽訂后,日本再次響應美國的號召,維持低利率,其貨幣供給大量增加,經濟泡沫愈發嚴重。日本國內剩余資金被大量注入股市與房地產市場,導致股市房市繁榮一時。1989年,政府意識到經濟泡沫的嚴重性,突然實施緊縮政策,大幅提高利率水平,導致泡沫驟然破滅,對經濟造成嚴重打擊。而此后在1990年1月,美國通過大規模做空日本期貨,使得日本股市決堤,房地產市場崩潰,日本經濟再次陷入低迷。2.3以貿易制裁威脅,“301”調查打擊日本出口20世紀80年代的日本有明顯的出口導向,并高度依賴美國,這更方便了美國以“貿易摩擦”為由對日本實施貿易制裁,也使得日本對美國的脅迫無可奈何。其中,“301”條款給日本帶去了嚴重影響。20世紀80年代中期,日本半導體產業全球領先。然而,在被美國半導體相關產業指控為“傾銷”,遭受“301”調查并簽署《日美半導體協定》后,日本半導體產品的出口被嚴重限制,整個產業的技術革新與發展受到了嚴重阻礙,甚至走上了下坡路。1989年,美國對日本的衛星、超級計算機和木材產品等展開調查,限制了日本政府的采購,扼殺了日本自主發展本國人造衛星的機會。到1年為止,美國進行了24次針對日本的“301”調查,限制了日本的出口,阻礙了日本技術創新,削弱了其產業競爭力,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其發展;而在貿易制裁威脅面前,依賴出口的日本只能受人宰割。

3對比展望——中美貿易摩擦下美國對中國采取的手段及預測

3.1美元升值,操縱匯率,壓迫中國。2018年,特朗普政府減稅,20世紀80年代初,里根政府亦進行了減稅。二者帶來了相似的影響:減稅初期,美元升值,美國持續加息,美元回流,但貿易逆差未有好轉。面對無法忽視的赤字,美國便希望美元貶值。里根政府時期,“廣場協議”使日元等升值帶動美元貶值,拉動出口彌補美國赤字。那么在特朗普減稅、美元升值、赤字加劇的今天,美國是否將中國放在了與30年前的日本相同的位置上,會使人民幣如日元般升值,從而使美元貶值呢?自美元升值以來,美國內部就有“應使人民幣升值”的聲音。特朗普在競選期間表示,上任的第一天就要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這將加大人民幣升值壓力。2016年12月,特朗普明確表示了對人民幣貶值的不滿,稱“人民幣貶值使美國企業競爭力下降”。近年來,許多美國議員也提出對人民幣貶值的指責。這些聲音表明,美國是傾向于進行使人民幣升值的“操作”。如圖1所示,本文選取了2016年1月—2018年9月的中國M2數據以及一美元折合人民幣的平均數以制作折線圖。綜合中國長期M2增速來看,2017年4月—2018年9月的M2上升幅度總體上仍然較大,而這一時期美聯儲正加快加息腳步。受供需關系影響,M2快速上升會使人民幣迅速貶值,但這一階段,人民幣并沒有顯著貶值。結合這一時期美方言論,本文推測美國有可能對中國采取了一些行動,希望“操縱”人民幣匯率使之升值。不僅如此,美國不斷加息也有給人民幣施加升值壓力之嫌。美國持續加息,表面上壓迫人民幣持續貶值,但不排除其“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可能。若持續貶值,人民幣在國際貨幣環境下的競爭力將大幅減弱,國內資產流出,企業遭受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損失,這時人民幣不得不升值。而美國接下來可能采取其他的對策,使人民幣不得不長期升值,從而使美元貶值,達到其目的。綜上,本文預測,美國將持續通過操縱匯率,使人民幣在未來升值,從而彌補自身赤字,同時對中國造成不利影響。很大程度上,美國不會在短期內停止對匯率的操縱,中美貿易摩擦很可能是長期的。3.2美國持續加息,壓迫中國加息。從2015年12月1日起至今,美聯儲已進行9次加息。這一連續加息令人聯想到30年前的美日的“利率協調”。1985年“盧浮宮協議”的簽訂對日本等國參與利率的協調提出了要求。雖然目前未有“協議”的簽訂,但面對美國的持續加息,中國不得不提起重視。=0.0024t2-0.0643t+0.4156(2)R2=0.848(3)本文選取式(1)所示二次回歸模型,利用2009年7月—2018年3月的美聯儲季度平均利率數據,進行了回歸分析,希望通過探究利率與時間的關系來推測未來美聯儲利率的變化趨勢。首先,對時間進行賦值,以一個季度為一個計量單位,得到35個季度值,其對應利率為每一季度的平均利率。其次,構建二次回歸模型,計算得出利率與季度賦值之間存在著二次關系,其相關性系數R2為0.848。然后,對其關系進行顯著性檢驗,由表1可知在顯著性0.01水平下,p值均小于0.01,故利率與季度值的平方存在著回歸關系,最后結果如圖2所示。綜上可知,在季度值為30~35(2016.9-2018.3)的區間上,利率是呈大幅上升趨勢的,這與美聯儲本輪加息周期一致。故本文預測,2018—2019年,美聯儲利率將繼續上升,美聯儲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持續加息。結合二次回歸模型的特點,未來美聯儲的加息幅度有可能增大。加息能刺激本幣升值,吸引資本流入,拉動經濟繁榮。同時,本幣加息將導致一些地方政府和企業實際負債增加,陷入債務危機,引起社會資金鏈斷裂,進一步引發社會動蕩。這種風險在美國出現的可能性較低,原因是美國企業利潤率較高,特朗普減稅前,美國企業平均利潤率仍高于7%,能夠緩沖加息帶來的不利影響。然而目前中國企業的平均利潤率僅有約3%,難以緩沖加息帶來的風險。但是,若中國不跟隨加息,將面臨國內資產流出、市場缺乏信心等問題。故中國必須采取一定的行動。綜上,本文推測,美聯儲將持續加息,甚至有可能增大加息幅度。即便沒有簽訂“協議”,這一加息實際上也在壓迫中國必須采取行動協調利率,而這對中國產生的壓力不是短期的。3.3對中國實施貿易制裁,“301”重現,關稅打壓。近年來,中國經濟迅速發展,美國的危機感愈發強烈,希望通過“301調查”、關稅打壓等貿易制裁手段壓迫中國,減輕中國對自己“超級大國”地位的威脅。這同30年前美國對日本采取的措施有相似之處。20世紀末,日本迅速發展,科技進步尤為明顯。美國以“301條款”為名對日本實施貿易制裁,阻礙了日本的出口,嚴重影響了其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近年,美國頻頻對中國實施貿易制裁。2018年4月,根據“301”調查報告,特朗普宣布以中國侵犯知識產權為由對60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加征關稅。2018年9月,美國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25%的關稅,嚴重阻礙了中國的產品出口。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技術進步使美國越發不安。2018年4月,美國政府以中興違反美國對伊朗條款為名對其嚴厲制裁,禁止其在未來7年內從美國企業購買敏感產品。這不僅阻礙了中國的技術發展,也增加了中國在中美談判上的壓力。楊飛、孫文遠、程瑤[9]的研究亦表明美國出于戰略考慮遏制中國高技術產業發展的觀點是可信的。美國對中國實施制裁,一方面是為了保護本國產業,減輕貿易赤字;另一方面是為了降低中國的發展速度,形成對中國的孤立,以減輕其霸權地位受到的威脅。美國對中國的技術發展愈發不安,試圖以制裁手段遏制中國技術發展,也對中國施加壓力,增大中國在談判中讓步的可能性。本文預測,美國有可能繼續通過貿易制裁打壓中國出口,影響中國經濟,迫使中國像30年前的日本一樣接受其條件;同時,美國在未來可能將制裁的目光更多地放在和高技術相關的中國產業上。

4鑒史前行——中國應如何避免日本的前車之鑒

今天的中國和當年的日本有著諸多相似之處,中國現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存在著房地產市場過熱等現象,并處于融入全球金融市場的關鍵階段。相關機構應認識到,美國對中國的打壓不會是短期的,并從日本的“金融戰敗”中得到相關啟示。4.1迎接國際金融市場,完善自身戰略。當前,中國處于擴大開放、融入國際金融市場的關鍵階段,迎接國際金融市場,完善自身戰略,才能保持在自身穩定發展的同時與國際接軌。首先,中國需要做好迎接國際金融市場潮流的沖擊的準備。我國需要正確、全面地認識國際金融市場中貨幣的影響和作用,不能過急過快。否則,正如叢亞平[10]所言,急于融入全球化反而正中強于操縱金融的英美財團的下懷。其次,相關部門需要完善金融戰略,實施合理管控,最大限度地減少政策誘導錯誤的可能性,及時識別泡沫,以免掉入虛假繁榮的陷阱,并在必要時及時止損。相關工作人員需提高自身素養,加強專業學習。同時,實體經濟也不能松懈。如[11]總理所言,我國需要促進企業的創新改革,加速新產業革命進程。實體經濟是金融發展的根基,我國需以實體經濟為重點,深化供給側改革,提升國際競爭力。最后,我國需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不動搖,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齊岳、張喻姝、張雨[12]的研究表明,“資本主義國家的財富集中度增加與階級對立問題仍在加劇,資本主義制度自身問題不斷被暴露”,而中國需要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勢,在開放和融入國際金融市場的過程中,不忘初心,保持自身穩定發展。4.2減少對美元的依賴,促進人民幣國際化。在美元仍為世界貨幣的今天,其波動對世界范圍內的經濟都有一定影響,中國無法做到完全不受其制約,但可以減少對美元的依賴。首先,中國需降低美元在外匯儲備中的比例,促進外匯儲備的多樣化。其次,中國需促使人民幣國際化,將人民幣匯率的穩定與自身經濟發展結合起來,增強人民幣的穩定性,而非一味以美元為準。只有減少對美元的依賴,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才能盡可能地減少美元對我國的制約。4.3重視房地產和股票市場的波動。目前,中國房地產市場泡沫嚴重,股市不容樂觀,這不由讓人聯想到當時日本股票和房地產的波動。我國相關部門需要對這兩個市場的震蕩提起足夠的重視,并實施合理政策,保持理性,逐步減少市場泡沫。對于房地產市場,如尹中卿[13]所言,“當前我國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如何減少經濟增長對房地產的依賴”。我國需保持房地產政策的穩定,推進房地產稅制改革,加大政府監管力度,抑制炒房行為。對于股市,一味救市在很大程度上是“治標不治本”的。我國應在采取治本措施的同時,對外國的期貨提高警惕,及時發現其期貨做空的苗頭并采取相應措施。但要格外注意的是,無論是房地產市場還是股市,政策的實施都不能過急過快,應在穩健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調整。

作者:齊岳 安佳琪 單位:南開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