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體育教育改革新思考

時間:2022-05-26 11:03:43

導語:大學體育教育改革新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體育教育改革新思考

1建構新的大學體育教學目標

現代社會提出了新的健康理念和健康標志,使體育課程的目標不再僅僅是增強學生體質,還將學生的心理健康列入了其中。人們能夠有效地服務于社會的基本前提就是必須要具有強健的體魄,也是一個民族生命力是否旺盛的重要體現。所以,開展大學體育教育的指導思想必須是“健康第一”,對大學體育教育的目標要重新審視,引入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把教育改革不斷地深入,切實落實素質教育的總要求,進一步強化體育教學工作,所有體育教學活動必須具有計劃、有目的、有評價和有針對性?,F代設置課程理論必須所設置的課程必須具有主體性、綜合性以及未來性等特征。為此,現代大學體育教育的宗旨必須是能夠有效幫助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能夠增強學生體魄,幫助學生練就必要的體育技能與技術,使學生心智得到啟發。

2構建大學體育教學的新思路

2.1構建大學體育教學的新結構

以先進的教學策略、多樣化的教學評價和定位的教學目標為出發點,充分運用系統的分析方法,對大學體育教學中所有關聯的要素以及其外部環境與系統效益的關系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研究,實現教學目標的最優化,力求在老師、學生以及教學過程、教學內容和所采取的教學方法之間達成最佳結構。在大學體育教學改革中,極其重要的措施就是新建體育教學的科學結構、定位體育教學的目標、組織新穎的體育教學內容。大學體育在定位教學目標時除了指導思想必須是終身體育和健康第一,此外,各個學校還必須將本校的特點以及教學宗旨融入進去。在組織教學內容時還必須要充分考慮本校的教學設備、教學環境和學生特點等,使教學內容能夠充分體現本校特色。對課程的教學設計來說,它是教學改革中十分重要的中心環節,從中也充分反映了實施教學內容的大體情況。教學評價則是檢測教學效果的基本標尺??偠灾?在大學體育教育中既要充分體現總的教育思想,又能把本校的特色與教學宗旨充分展現出來。

2.2努力更新大學體育教育的教學方式

第一,構建新穎的、科學的教學模式。在當前的大學體育教學中,普遍存在著三種教學模式,即基礎課模式、專項選項教學模式以及俱樂部教學模式。還有學者總結出了7種大學體育教學模式——適合于大學新生中素質較差學生的素質型模式;與傳統模式很相近的技術型模式;適合于那些有特長、技術較好學生的競技型;適合于那些身體有傷、殘、病學生的康復型模式;娛樂型模式,以活動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的開放型模式;以健康咨詢為主的咨詢型模式;與俱樂部模式很相近的自由型模式。不管哪種教學模式從本質來說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對現行教學模式的優、缺點進行綜合,再把大學教育的特征結合起來,建議當前的大學體育教育必須要確保不低于每周兩節課,把基礎課模式、專項選項教學模式以及俱樂部教學模式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大一、大二、大三各個年級開足體育課,但是,其教學的要求與方式要有較大的區別。在大一時,宜采取基礎課模式,其主要目標是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及機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在大二時,宜采取專項選項教學模式,打破以系別、以班級為單位的授課組織形式,以學生的興趣為基礎,不分系別、不分班級地組織學生上課,在組織上課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和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興趣愛好,設置盡可能多的專選課,如設置形體健美操、女子防身術、游泳、網球、乒乓球、體育舞蹈、籃球、搏擊等專項,盡可能地滿足所有學生的實際需要。對每個專項項目可科學地分成三個級別的評價標準,對每個級別再給予相應的分值,學生再以自己的喜好和現在所具有的水平為依據進行選課和相應的等級,突破年級與班級的局限,擴大了學生間的交往面,這種選項課有利充分實現教學目標,從心理學方面來看,選擇了自己所喜歡的課程進行學習,他們會在心理上產生十分積極的學習態度,以及對學習結果會產生十分強烈的心理期望值。在學生對體育學習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后,他們就會對體育學習具有了一個內在動力,從而會在體育學習中投入積極的思維,也會積極地進行刻苦練習,在心理上也會因為鍛煉的辛苦而快樂,當然也給終身體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大學三年級時,體育教學就宜采取俱樂部模式進行教學,使學生能夠以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自身條件為基礎選擇適合自己的俱樂部進行學習。

第二,體育老師要千方百計地設計出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大學學生都來自于高中畢業生,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學生來自于廣大農村和邊遠地區。在高中時由于種種原因體育課所開的課時十分有限,致使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對很多體運動育項很不熟悉,學生在技能、體能、意識和體質方面都不是很好。為此,在大學體育教學中,體育老師的教學手段與方法要更加重視教學的層次性,盡可能地使它具有個性。而現在的大學體育教學內容大多都是以教材為依據,老師的教學方法也十分的單調,致使學生感到體育課枯燥而乏味,顯然在體育課上就沒有什么積極性,更談不上主動性了。另外,在體育課上,老師還要考慮大學生的身心特點,盡可能地去豐富教學內容,所采用的教學方法也要盡可能地形式多樣和負有活潑感。在教學中,體育老師將多媒體技術引入進去,使其成為大學體育教學的重要手段,還可以使整個體育教學過程實現網絡化的管理,以進一步提升體育教學的效率與效果。

第三,精心設計大學體育教學的考核與評價及其指導思想。努力完善大學體育教育在考核與評價方面的工作是改革體育教學的關鍵,也還是體育教育改革的著力點。教學評價既能對學生在體育知識與技能技術方面掌握情況進行有效地檢測,也能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能力進行有效量化,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和終身體育的長期意識。還有就是通過教學評價還可以使學生在提升各自體育能力的過程中體會到體育所帶來的樂趣,并且在心理上得到享受。所以對大學體育教學進行考核與評價的思想基礎是要求大學生能夠在畢業前掌握一定的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術與技能,努力為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打下堅實基礎,同時也為他們在以后的工作提供強健的體魄。認為大學體育教學的考核與評價工作要如下操作。學生在所設置的體育項目中選擇自己適合的項目和等級去完成體育課的學習,學生在通過了1/3的課時學習后可向老師申請考試,在考試合格以后,他們就可以選擇別外的項目或者選擇原來項目的高等級進行學習,在學期考核時則以最好成績計入學期成績。要求所有學生能夠在2年內完成至少2個體育項目的學習,并達到相應的等級要求。如果學生在2年內完成了考核,且達到了要求,則就可以向老師申請在以后的時間里免上體育課,不過他們還是要進行身體素質方面的測試。體育測試還必須要考慮學生的全面發展,認為體育測試內容要4個方面的內容:(1)理論知識部分,包含健康、健身、裁判法則等純知識性的內容,可以占總分20%。(2)身體素質部分,包含一般素質、專項素質等內容,可占總分的30%。(3)選項技術與技能進行綜合考核,可占總分的40%。(4)學生在平時的學習態度與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程度,可占總分的10%。另外,體育老師還要在一學期教學開始時對學生們進行在運動能力和體育基礎方面做出較為全面的分析,學生給出合適的評定,給期末時的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提供必要的依據。老師對教學內容要進行簡單化處理,其重要目的是促進學生在身心素質、利用合理技術鍛煉身體的能力等得到明顯的提高。

2.3大學體育教學將學生做為學習的主體

對學生的學習方式進行更新。其具體表現就是:

(1)將學生以前那種被動學習體育的方式轉變成為主動學習體育,被動學習方式將學生作為了學習的客體,在學生者身上反映出了十分明顯的依賴性和受動性,所以學生在學習上的能動性、主體性以及學習的獨立性受到了相當程度地弱化。因此,必要轉變學生的被動學習方式,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體,成為學習的中心,使他們學習的能動性、主體性和獨立性得到不斷的提高,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突顯出學生主動地去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研究問題行為,努力促使學生成為善于學習的主人,進而促使學生能夠獨立學習和進行終身體育鍛煉能力的形成。

(2)發現式學習取代接受式學習。在以前的體育教學過程當中,老師將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往往以講解、示范的形式向學生展現,幾乎不會讓學生在探索中去發現所要學習的知識,這樣的授課方式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創新精神、學習興趣以及體育知識的實踐能力。所以,在體育教學中,老師要多鼓勵學生去發現知識,使學生從中得到體驗,進而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傊?在大學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必須要切實貫徹終身體育和健康第一的理念,在構建新的體育教學模式時必須要融入學校的教學宗旨和本校的特色,突破以前的單一模式,創設出多樣化的教學模式,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和進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促使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和能動性得到大幅度地提升,使他們能夠真正成為現代社會所必須的創新型人才。

作者:蒲世紅工作單位:西華師范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