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位需求與高校體育論文

時間:2022-04-02 04:08:53

導語:崗位需求與高校體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崗位需求與高校體育論文

一、高校體育專業人才市場崗位需求的現狀

1.社會體育人才。我國社會體育人才需求較大,但是高校可以提供的社會體育人才并不多,造成社會體育人才嚴重不足。比如目前從事社會體育輔導員這項職業的專業人才共20多萬,這與我國總人口相比的比例是1∶6500。據國家體育總局的規劃綱要提出,我國要在未來十年內提高大眾體育的普及程度,要讓近4成的人口參與到大眾體育中來。而且據國家頒布的《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可以看出,社會中每一千人要有2到5人為社會體育輔導員,按此計算,我國未來將有將近65萬的體育輔導員的人才崗位。因此,社會體育人才將來會有很大的發展前景。

2.體育教育人才。體育教育人才是體育專業人才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據有關數據顯示,體育教育人才約占體育專業人才總數的7成,而且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在中等教育機構中,體育專業將會出現8萬多的就業崗位,因此,體育教育人才未來的市場需求將會增大。

3.體育管理人才。雖然我國非常重視體育事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體育管理人才逐年增多,體育事業取得了輝煌成就,已經初具規模,但依舊存在著較多的問題,比如高水平、高素質、國際化的體育行政人才和體育管理人才比較少等問題。隨著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體育運動的渴望逐漸增強,全民健身活動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發展趨勢,社區體育活動也逐漸增多。因此為了滿足社會體育運動的快速發展,與之配套的體育管理人才的需求將日益增大。

4.體育經濟人才。據國家相關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體育產業未來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產業的增加值將越來越高,在我國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逐漸增大。因此體育產業未來很可能成為推動我國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從目前體育產業發展狀況來看,我國體育經濟人才并不能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長此以往,很可能阻礙我國體育經濟的發展,因此,必須重視體育經濟人才的培養。

二、崗位需求對體育專業人才的具體要求

1.對體育人才的素質和要求越來越高。隨著國家對高等學校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是學歷上,在素質上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且對學校研究生的比例也越來越高,專科院校要求在30%以上,本科院校要求在50%以上,而研究型高校則要求在70%以上。這種要求對體育專業來說,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機遇。因為國家對高素質、高水平、高質量的體育專業學生的要求也將會越來越高。比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參與到奧運會的工作者共有20多萬人,其中約有4萬人是體育專業的學生,而且這其中共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是高級體育人才。隨著我國舉辦體育賽事的機會越來越多,我國將需要更多的體育專業人才協助體育活動的順利展開。而且體育賽事開展時,將會使用更多的高科技設備,因此需要更多的高技術、高素質的體育專業人才,這對體育專業人才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需求市場。

2.崗位需求對人才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要求提高。從市場中來看,體育專業人才在市場中需求較大的工作有:健身操、游泳、網球、健美、臺球等。隨著大眾運動項目的逐漸增多,體育項目的崗位需求隨之增多。比如健美操,市場對健美操教練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體育專業的學生如何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與技能,在實踐中得到很好的運用,如何在短時間內提高隊員的運動效果;而且隊員對體育專業學生要求越來越高,如何滿足隊員運動的需求,發掘隊員的潛力等都成為體育專業學生必須思考的。因此,市場在為體育專業學生提供大量崗位的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條件,即體育專業人才必須具備高素質、高技能。

3.人才意向的變化。隨著改革的步伐逐漸加快,很多事業單位都在進行人事改革,因此對體育人才的需求并不多。而且很多國企單位雖然設置了工會,但是很多單位的工會工作人員大多以兼職為主。在各級單位對體育人才需求較少的情況下,大多體育專業人才多向體育器材市場進軍,或者往社區體育教練、體育俱樂部方向發展。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很多單位在聘用體育專業人才時,大多選擇那些既具備專業技能,又具備經營管理能力的人才。

4.體育人才需求具有一定的工作實踐能力。很多單位在招聘體育專業學生時,多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工作實踐能力。很多單位認為,體育專業學生無論是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必須具備高素質、高技能以及豐富的實踐經驗。體育專業有其特殊性,體育專業學生擁有較多的實踐經驗,對其開展工作具有很大的優勢。比如很多運動器材,如果缺少實踐經驗,并不能很好地使用器材,進而完成單位交給的任務。而且擁有較多實踐經驗的學生,可以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解決突發狀況,減少危險發生的可能性。因此,體育專業人才具備一定的工作實踐能力,是適應市場需求的表現,也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主動性的表現。

5.各個高校體育專業學生就業狀況。由于各個高校體育專業水平存在差異,體育專業發展方向各不相同,因此各個高校體育專業學生就業狀況也有所區別。據有關數據顯示,上海體育院校就業率逐年上升,首都體育學院就業率也是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體育專業就業率呈上升的趨勢,但是體育專業中各個專業就業率并不相同。比如社會體育、民族傳統體育,就業率與其他體育學科專業相比較低,而體育教育專業就業率相對比較高,達60%以上。

三、高校體育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1.課程設置創新性不足。很多高校體育專業設置的課程多出現重復、雷同,缺乏創新性和探索性。據調查報告顯示,我國眾多高校設置的體育專業課程創新度嚴重不夠,很多專家、學者認為,體育專業缺乏特色,這并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根據市場的反饋來看,這種情況并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和變化。因此提高高校體育專業課程的創新性極為重要。

2.體育專業人才培養方向不明確。很多體育學院在培養體育人才過程中缺乏明確的目標,培養方向也并不清晰。比如很多體育專業學生,雖然屬于不同的體育專業學科,但是卻面對著相同的競爭崗位、市場需求。而且很多高校體育專業中運動訓練、體育教育等學科存在競爭“教師”崗位的狀況。

3.體育教育質量出現下降。體育教學質量的下降,將嚴重影響體育專業學生學習的質量,不利于學生專業水平的提高,因此,重視體育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高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師資隊伍建設不足,很多高校在發展體育專業過程中,存在資金短缺、經費不足等問題。而且很多是受教師自身因素的影響,教師對自身的專業不夠重視,缺乏興趣,工作的積極性嚴重下降。很多學者認為,體育專業教師要加強師德建設,要摒棄社會的浮躁之風,潛心教學,培養實事求是、勇于奉獻的敬業精神。

四、提高高校培養體育人才水平的措施

1.提高培養人才的質量。各個體育學院在開展工作時,首先要有提高人才質量的意識,要樹立高質量的價值追求,要將提高人才質量成為學院追求的目標。所以,高校體育學院在開展課程時,要端正教學思想,樹立正確的教學質量觀,要以教育教學為發展前提,要增加資金的投入和設備的投入,同時要根據社會的發展要求和市場的崗位需求培養人才。

2.提高體育專業設置的創新性。各個體育院校在開展體育課程時,要根據社會發展的需求為發展的原則。因此,各個體育院校在培養學生過程中,要注重考慮學生的入學需求和未來發展的需求,根據近些年畢業生就業的狀況進行課程的安排,要以社會的崗位需求為制定標準。同時也要注重突出院系的特色,設置專業時要有側重點,提高課程的創新性。

3.建設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各個體育學院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要根據市場的需求,建設一種主動的教學模式。學校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梢越梃b國外大學體育教學的成功經驗,注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可以通過實習的方式,使學生在實踐中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薄弱之處、。從而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有針對性地提高自身的實力,要根據崗位需求的變化及時調整自身的技能,滿足社會的需求。

五、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體育人才培養要根據社會崗位需求的變化,及時做出調整。各個體育學院要根據自身就業率的具體情況及時更新課程,調整人才的培養方向;要注重增加資金和設備的投入,同時也要注重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水平,在提高課程創新性的同時,推動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建立。這樣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才能保證體育專業學生成功就業。

作者:葉蓁張耆單位:云南農業大學昆明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