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教學在小學體育的可行性

時間:2022-09-28 04:57:07

導語:雙語教學在小學體育的可行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雙語教學在小學體育的可行性

一、方法與設計

1.聽一聽,說一說,注重學生的個性特長

常聽一些經驗豐富的體育教師說一年級小朋友很難分清楚左右,我暗想:“如果結合雙語進行教學,效果會如何呢?”“實踐得真知”,只有通過自己的實際操作和運用才能找到想要的答案,于是我從“聽一聽”開始,結合最基本的原地三面轉法嘗試組織教學。如:Attention(立正)、atease(稍息)、turnright(向右轉),不知道是小朋友的方位判斷能力差還是對雙語教學方法不感興趣,預計效果沒有想象中的理想。伴隨著小朋友一聲清脆的“on—two”,我的靈感一觸即發:“何不滿足他們的需求,讓孩子們一起來‘說一說’呢?這樣,小主角才真正發揮他們的主體地位和個性特長了。”于是我在每一次指揮完成動作的過程中都會讓孩子們參與進來,讓他們說一說,練一練。比如:學生在練習原地三面轉法時會用“left-right-left”的口號來回應。那陳陳清脆響亮的口號,整齊有力的步伐,精神飽滿的姿態,把正在周圍上課的體育老師、學生的注意力都吸引了過來。孩子們的情感得到了自我滿足,學習積極性提高了。

2.想一想,練一練,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我會積極引導孩子們先想一想,如何把一些簡單的詞語翻譯成英語。在進行《30米加速跑》這一課教學中,我先引導小朋友說出“thirty”、“run”這兩個簡單的單詞,然后宣布這一堂課的教學內容《thirtymetersaccelerationrunning》。在練習過程中我引導小朋友用英語為同伴鼓勁加油,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很高。有一次我組織學生圍成圓圈準備做游戲,小朋友習慣性的第一反應就是用雙語表達“circle”(圓圈),我于是趁熱打鐵說:“ok,nowletsmakeacircle”。在一片歡聲笑語中開始了我們的游戲……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我經常結合“角色置換”。讓孩子們上來“練一練”,扮演教師的角色,用英語口令來指揮大家,而我則充當學生的角色一起聽從“小老師”的認真指揮。每個孩子都樂于表現自己,所以爭先恐后的舉手報名,積極參加。而且進步很明顯。每一次孩子們都會受到贊揚:“wearegreat!”這樣不僅鍛煉了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更調動了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他們參與意識和自信心,學生的主體地位也能得到充分的體現。

3.試一試,動一動,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體育課中實施雙語教學后,小朋友對一些簡單的英語口語表達更加重視了,平時在英語課上學到的單詞他們都能用動作生動形象地演示表演。于是我提倡課后自己“試一試”、“動一動”,讓他們在課后搜集各種簡單的英語單詞,然后用動作表演展示。比如:有一次,我讓孩子們課后找一個動物的英文翻譯,讓他們在課上模仿表演。有的孩子模仿了小鳥,有的表演了老虎,有的邊模仿小魚游還邊唱英文歌:“prettylittlegoldfishcomeandgo...”那些孩子的出色表現出乎我的意料,第二天孩子們還是熱情高漲,積極性絲毫沒有減退,看見我經過時都迫不及待、爭先恐后地要表演給我看……

4.學一學,說一說,開發學生的想象創新能力

開展體育雙語教學時,我十分注意從感官上激發學生的開口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盡量開展情景教學,營造語言氛圍,采用師生互動的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呼應。如動物模仿練習時,可以準備一些寫有動物名稱的帽子來“學一學”;在投擲教材的創想練習中,可以讓學生根據單詞throw開展創想能力,如throw壘球,throw紙飛機,throw沙包等等,開動學生聰明的腦袋,發揮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對于一些體育口令、專用術語,可以用兒歌的形式讓學生朗誦記住,或是請幾位平時上課認真聽講,具有表現欲望的學生扮演小老師上來“說一說”,指揮學生進行簡單的動作,為以后深入開展雙語教學打基礎。

二、結果與分析

1.師生對雙語教學的認識程度

雙語的英文是“Bilingual”,直接的意思就是:“TwoLangua-ges”(兩種語言)。所謂雙語教學,即用非母語進行部分或全部非語言學科的教學,其實際內涵因國家、地區不同而存在差異?,F行的雙語教學是以一種滲透型的方式慢慢進入到各個學科中去的。從調查中發現,11.4%的教師對“什么是雙語教學”有較深的理解,說明一部分教師對雙語教學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嘗試研究。但大部分教師對雙語教學的理解不夠深,對于如何真正開展雙語教學更是說法不一,說明教師對于雙語教學的認識程度還不夠。另一方面,對于雙語教學,學生也有所了解,39.7%的學生知道雙語教學是從“網上”,30.8%的學生是從“教師”,說明一部分學生知道雙語教學,但對于如何開展不清楚,表明雙語教學的推廣還不夠。

2.教師對教學中采取雙語教學的接受程度

在調查中發現,82.9%的體育教師認為自己對于實施雙語教學“可以試一試”并且有11.4%的體育教師對此“完全有信心”,這表明大多數教師贊同、肯定了雙語教學,同時對自己有信心。但在調查中發現,對于教師要掌握多少詞匯量才能開展雙語教學,觀點不盡相同,各有各的看法,由此可說明,在教師心目中,詞匯量的多少并不是實施雙語教學的決定性條件。把雙語教學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是簡單滲透層次,比如教師在上課時可以用英語講述重要定理和關鍵詞等,學生可以多一些機會接觸外語;第二個是整合層次,教師講課時交替使用中英文,讓學生學會如何用外語表達中文內容;第三是雙語思維層次,讓學生學會用母語和外語來思考解答問題。要進一步提高到第二第三層次,還需要有很長的時間和不斷的努力。推廣到第一層次,對很多學校來講并不是難題。在體育教學中,老師常用的英語表達只是Goodmorning/afternoon?。◣熒鷨柡茫?、Attention(立正)、Atease(稍息)、Turnright/left(向右/左轉),Whocantellme?(誰能回答這個問題)等課堂常規用語,而主教材基本還是用漢語講授的。所以,這只是進入了雙語教學的第一個層次———簡單滲透的最初階段。嚴格地講這算不上真正的雙語教學。雙語教學應該怎樣組織?它應該更強調師生之間用外語進行課堂學習間的交流和互動。

3.師生對雙語教學的興趣程度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如今的這種英語教學方式,88.6%的教師認為小學生對英語口語的興趣“一般”,由此可見,要進行雙語教學讓學生學習英語和運用英語是關鍵。從調查中發現,68.6%的教師“愿意”在體育課上與學生用英語交流,說明教師愿意以身作則,帶動學生說英語,并且對雙語教學有興趣。而54.3%的教師“非常樂意”花時間學習英語,可見,教師為此而付之于實際行動,并非一時的熱情。在學生方面,46.2%的學生“非常喜歡”在體育課上實施雙語教學,說明學生對此產生了興趣,并且63.7%的學生愿意為此而學習英語,可見學生對于體育課中開展雙語教學持肯定的態度。

4.雙語教學的教學環境及存在問題

一個好的教學方法必然需要一個適合的教學環境來支撐。通過調查發現,82.9%的教師認為小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處于“有點會說”階段,說明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低,而85.7%的教師認為學生的交流頻率“很低”,說明在如今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開口說英語的機會很少。同時在問卷中,教師也以家長的角度出發,對于英語的必要性進行了調查,51.4%的教師認為學習英語、用英語交流“非常必要”,42.9%的教師認為“必要”,由此可見,作為家長,教師也明確了英語在當今社會的重要性,支持率相當之高,但對于如何進一步提高英語水平不明確。另一方面,47.4%的學生眼中,體育教師的英語水平“一般”,說明體育教師的英語水平成為制約雙語教學開展的一個因素。70.5%的學生認為體育教師“愿意”用雙語教學,說明學生對于教師的雙語教學還是抱有信心的,對教師的口語抱有期待。除此之外,學生對于自身的英語水平也有自己的看法,75.6%的學生認為自己可以用英語在體育中對話,58.4%的對體育課上進行英語對話“有信心”,說明學生愿意說英語,愿意用英語交流。由此可見,學生并不是不會用英語交談,只是機會問題而已。

三、結論

1.師生對雙語教學的認識程度參差不齊,對于開展雙語教學的方法不清楚。2.師生雙方對開展雙語教學都有較濃厚的興趣。3.目前園區的教育環境能促進雙語教學的積極開展。4.努力創設雙語教學環境,從小營造雙語教育氛圍。

本文作者:朱勤華工作單位:蘇州工業園區星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