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教學創造性思維探究
時間:2022-12-19 11:26:33
導語:小學體育教學創造性思維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小學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伴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行,最新型的教育要求學校需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為首要任務,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融合創造性思維,為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拓寬渠道,革新教育教學體制,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激活與發展。本文就小學體育中的創造性思維進行探究,分析出切實可行的培養策略,旨在促進創造性思維培養教育模式得以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貫徹執行。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創造性思維;培養策略
近幾年來,小學體育教育逐步摒棄了傳統、不科學的教學模式,對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案進行了相應的優化和完善,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部分體育教師仍過于重視學生的體能發展和技能掌握,忽略發掘并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不利于學生進一步的人格發展和綜合素質的發展。因而,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需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激發并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1.創造性思維的內涵
1.1質疑意識。質疑意識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前提之一,學生只有具備質疑意識,才能在課堂教學中主動向教學提出問題,促進師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交流,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能夠深入了解體育知識,進而了解體育精神和內涵。質疑精神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優質土壤,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體育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良性互動。1.2觀察能力。學生深入理解和探索體育知識,及時發現事物之間的微妙關系,需要充分的好奇心和觀察能力作支撐,因而教師在向學生講解體育動作時,應注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仔細觀察、分析動作之間的銜接關系,促使學生對整套動作形成良好的整體印象。學生具備強烈的好奇心,能積極主動地進行觀察和揣摩,有助于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2.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策略
2.1尊重學生主體,激活學生創造性意識。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與實踐能力,要求教學在向學生傳授體育理論知識的同時,需設置一定的考核形似來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學生的生理特點與學習意愿,帶領學生進行體育動作示范,進而激活學生的創造性意識,指引學生進行有機詳細,以此完成小學體育教學任務,提升小學生的身體機能。對于那些復雜性、技術性的體育動作,教師應運用肢體語言教學,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了解體育動作的基本流程,以此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例如,在講解某一體育動作過程中,教師首先應為學生進行動作分解和動作示范,以供學生進行詳細地觀察、模仿和記憶,以此促進學生完成正確的體育動作,達到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的結果。教師應注意的是,需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促使學生在理論教學中體會實踐過程,從實踐活動中理解理論知識的來源和運用,促進小學體育教學任務的順利開展。2.2鼓勵學生質疑,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體育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應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對教師的教學內容提出質疑,便于學生緊跟教師的教學思路,并且能夠良好的理解和消化教師的教學內容。學生質疑的過程,也就是學生對令其疑惑的知識內容進行表達、論述的過程。學生對教學內容提出質疑,教師再針對學生的疑惑進行詳細解答,這個過程也是師生進行良好的交流互動過程。小學體育教師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首先應鼓勵、支持學生大膽提出問題,并進行全面講解。例如,教師應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跨越式跳高”的體育理論知識講解過程中,學生通過多媒體可以清楚、直觀地了解這一運動項目的動作要領及注意事項,教師在講解重點問題和各處突發事項,并向學生做出了動作示范,需讓學生進行自主消化和理解,學生因為身體素質和理解能力存在的差異性,必然會有部分學不能全面理解課堂教學內容,這時,教師應鼓勵學生開口提出自己的質疑,并根據學生的提問進行相應的解答。學生與教師交流與探討的過程中,不斷鍛煉和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的思維習慣,并提升學的自主探究意識,在層層遞進的教學中實現對小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2.3完善教學體系,構建可持續發展空間。在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中,教師不僅需根據學生的個人意愿設計教學內容,還需不斷的完善教學體系,構建可持續的發展空間,不斷鍛煉學生的身體機能和動作技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主要是指在學生現有知識信息的基礎上,不斷地進行思維發散,以此實現學生思維能力的豐富和發展。教師在教學中實現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應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空間和發展空間,以此調動和維持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因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將體育理論知識、體育運動技能與創造性思維進行有效融合,這樣可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引導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待和分析問題,以此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另外,在體育教學活動結束之時,教師應為學生預留一定的自由活動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例如,教師可為學生預留課堂最后的10分鐘,讓學生在這個時間段內進行知識回顧與自由活動。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一些課外游戲活動,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此外,教師可讓學生自主選擇體育器材開展體育活動,以此培養學生的體育創造性思維。
小學體育教學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符合教學改革的人才培養目標要求,將創造性思維的教學理念貫徹落實到小學體育教學中,拓展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新途徑,促使學生進行體育運動和學習過程中,感受到體育運動的快樂,實現個人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劉元鵬.小學體育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研究[J].好家長,2017(40):214.
[2]趙軍.小學體育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7(06):71.
[3]黃玲.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途徑研究[J].教師,2016(27):84.
作者:于雷 單位:遼寧省阜新市蒙古族自治縣實驗小學
- 上一篇:核心素養小學體育高效課堂的構建
- 下一篇: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實踐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