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文化旅游開發與研究

時間:2022-08-28 03:29:19

導語:特色文化旅游開發與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特色文化旅游開發與研究

一、吉林省特色文化旅游開發的現狀判斷

吉林省特色文化旅游資源經過幾十年的要素整合,業已形成了5大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系列。分別是:以長白山和凈月潭為代表的山水生態文化旅游、以北大湖和霧凇為代表的冰雪文化旅游、以偽滿皇宮博物院和高句麗王城為代表的歷史文化遺產旅游、以鴨綠江和圖們江為代表的邊境文化旅游、以黑土文化和鮮族民俗為代表的民俗文化旅游,這5大特色交相輝映,又自成一體,豐富了吉林省特色文化旅游的寶庫,確保了吉林省在特色文化旅游領域高起點運作,實現培育具有世界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旅游目的地的目標。目前,吉林省的特色文化旅游資源整合成果突出表現在幾個方面:

(一)豐富的山水生態特色文化旅游資源。吉林具有極其豐富且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和山水景觀資源。遐爾聞名的長白山,屬于國際自然生態保護圈,是吉林生態旅游資源的龍頭。原始森林繁密,動植物資源類型豐富多樣。水域資源豐富,松花江、鴨綠江、圖們江、松花湖、紅石湖、白山湖、凈月潭、查干湖、向海等都是旅游度假的理想之地。

(二)冬季冰雪、夏季避暑的季節特色文化旅游資源。吉林優越的冰雪旅游資源,以霧凇最具代表性。北大湖滑雪場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自然資源最好的滑雪場,具備承辦任何級別國際滑雪賽事的自然條件。吉林夏季溫熱多雨,平均氣溫在22度左右,舒適宜人,河流湖泊眾多,溫帶森林覆蓋率高,生態環境優越,是夏季避暑的理想之選?;诖?,吉林開發了長白山自然保護區、松花湖風景名勝區、凈月潭國家森林公園等為代表的景區作為避暑勝地。

(三)個性突出的邊境與民俗特色文化旅游資源。吉林毗鄰俄羅斯、朝鮮,在這里可以領略到獨特的中俄、中朝邊境風光。與俄羅斯和朝鮮兩國接壤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有朝鮮族民族風情、朝鮮族歌舞、朝鮮族食品。邊境和區域旅游資源厚重,有利于跨區域整合和實現資源共享,其神秘性具有全球吸引力,并擁有世界品牌支撐,堪稱中國東北的“香格里拉”。

(四)具有鮮明歷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資源。在吉林省可領略到歷史悠久的人文景觀、代表朝鮮特色的朝鮮服裝、樂器,滿族特色的剪紙、刺繡等少數民族風情。以及在世界上瀕臨消失卻在吉林省保存較為完整的薩滿文化。吉林還有高句麗史跡、遼金歷史文化葉赫古城及偽滿遺跡等重要人文景觀。尤其是集安高句麗故城――丸都山城和洞溝貴族古墓葬群遺址已被聯合國有關組織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五)新興的特色“鄉村游”。隨著“吉林電視劇現象”的出現,《圣水湖畔》、《插樹嶺》等農村題材電視劇在央視播放,促進了吉林省鄉村旅游。電視劇拍攝場景地變成遠近文明的旅游景點,發展鄉村旅游已成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載體,全省涌現出前郭縣妙音寺村、安圖縣紅旗村、豐滿區孟家村等一大批典型鄉村旅游景點,為農民增收致富開辟了新途徑。以此為契機,吉林省旅游局配合國家旅游局成功舉辦了“2007中國和諧城鄉游”啟動儀式,開展了“吉林省和諧城鄉游”的主題活動。按照“吉林旅游、四季節慶”的思路,各地新辦和有影響的各類節慶活動達30余個,推出精品線路10余條,活躍了城鄉旅游市場。

二、吉林省特色文化旅游開發的優勢解析

(一)政策和資金扶持到位。各級政府對發展特色文化旅游干勁足、謀劃多,在發展戰略、資金安排、項目推進等方面為旅游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省政府旅游發展專項資金從2005年的2300萬元逐年增加到2010年的9000萬元,“十一五”期間投入3.1億,發揮了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在項目推進上,吉林省成立省旅游投資開發公司,搭建更具開放性的投融資平臺。在體制機制創新上,實行旅游資源開發特許經營制度,為理順長白山保護和開發的管理體制,組建了長白山管委會。

(二)區位條件優越。吉林地處東北亞腹地,外鄰兩國、內靠三省,是全國經濟第四增長極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依托交通區位、綜合經濟等優勢。全面整合利用東北地區和東北亞的優勢旅游資源,為吉林特色文化旅游服務,成為東北旅游總部基地和東北亞旅游中心的潛力。

(三)開發潛力巨大。吉林旅游資源保護較好,且旅游資源特色鮮明,具有獨特性、完備性,能夠吸引世界的目光。近年來通過跨區重組和綜合性項目開發,在豐富多樣的旅游資源基礎上打造旅游景區,初步形成“冰雪游、生態游、邊境游、民俗游、鄉村游”五大特色,突出觀光、休閑、運動、養生四大功能的比較完整的觀光產品體系。

三、吉林省特色文化旅游開發的挑戰梳理

隨著游客對特色文化旅游品位要求的提高,吉林旅游資源有效整合不足、發展方式粗放、基礎設施滯后、服務水平不高等突出矛盾也暴露出來。

(一)與東三省文化旅游資源比較優勢不明顯,缺少知名度和品牌效應。吉林省處于東北三省的夾縫境地。在其旅游發展所依附的特色資源中,冰雪資源受到黑龍江省的遮蔽效應,避暑勝地品牌和關東風情文化受到黑龍江和遼寧的分散影響。吉林省的市場影響力不夠高,旅游特色和吸引力不夠突出。其次相比哈爾濱、沈陽和大連,長春市經濟發展相對較弱,知名度較低,其龍頭牽動力明顯不足。另外,客源市場認知上并不最具代表性,市場知名度與認可度偏低。從高品質旅游資源數量而言,吉林省較為豐富,但相對黑龍江省和遼寧省沒有明顯優勢。

(二)旅游業產業化程度不高,旅游服務質量需要提升。吉林省旅游產業體系中自然景觀資源占據絕對主導地位,旅游項目和企業絕大部分都是資源依賴型的,來自商業、會展和文化產業等新興業態和現代服務業的企業相對缺少,產業化和產業升級程度需要進一步提升。同時,吉林省需要重視游客反映的幾大突出問題:改善環境和服務衛生、增加景區數量和提升景區質量、改善游客交通服務、加強客流管理和服務態度以及降低旅游價格等。

(三)吉林省面臨著建設旅游大省和旅游強省的雙重壓力。為實現跨越式發展,吉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旅游業“三年翻一番”的發展目標要求,意味著吉林省的旅游總收入年均增長速度需要從原有的25%提高到32%,任務十分艱巨。

四、吉林省特色文化旅游開發的對策

(一)增加資金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在財政支出方面,要加大旅游投入比重,保證每年足夠額度用于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撥款,同時采取各種鼓勵和優惠政策,改善投資環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吸引外來投資。并且積極爭取國家發展旅游業的扶持資金投入。另外,要完善吃住行、游購娛服務體系設施建設,著重完善交通體系,合理調配流量,促進景區保護,積極穩妥的推進旅游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進旅游景區的交通條件、通訊條件,完善商務和文化活動、互動網絡、醫療、安保等配套設施。

(二)突出特色,開發精品旅游線。要憑借自身旅游資源豐富的有利條件,主動突出特色文章,開發精品資源。做好策劃大長白山生態旅游線、長吉圖東北亞風情旅游帶和東北中心城市黃金旅游線三條跨區域精品旅游線。每一條旅游線都獨具特色并且資源質量高,這樣就會更加吸引客源,讓吉林省旅游產業形成規模。在此基礎上,省旅游局應提升景區建設理念,邀請國內外一流旅游專家,舉辦全省旅游景區建設高級咨詢會,使全省旅游資源開發品位高、效果好。

(三)打造品牌景區,增強知名度。推廣建設中國養生旅游名省、長白山旅游品牌、大眾滑雪勝地品牌、鴨綠江品牌和中國會議夏都品牌五大旅游品牌。做大做響品牌資源,并做好品牌整合工作,打造一項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的綜合性系統工程。要加強協調,統一行動,集中力量抓好落實,不斷放大品牌效應,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吸引來自國內外四面八方的游客前來觀賞和游玩。

(四)加大宣傳,樹立吉林旅游良好形象。要強化政府在旅游形象設計和傳播中的主導地位。在旅游局設立旅游形象建設領導小組,解決旅游形象設計和傳播過程中的資金籌措、設計、組織、推廣和維護工作。多層次、全方位、跨視角的開展宣傳活動,范圍不僅要輻射到全國,還要輻射到全世界。要用多種語言建立吉林省旅游網站,宣傳特色產品,請名人做形象大使,來增強效應。還要在電視臺、電臺、報紙、雜志等媒體上也要投放廣告,擴大知名度。要堅持“走出去,引進來”,不斷更新宣傳片、宣傳冊,廣泛學習借鑒各地旅游發展先進經驗,加大尋求合作。還可以舉辦一些大型的有影響力的活動。比如爭取亞冬類似機會,開發富有吉林特色的旅游商品和紀念品,不僅可以增加旅游收入,也是宣傳吉林形象的“廣告”。

五、結語

總之,吉林省有優良的旅游資源和區位優勢,又有著政府和社會各界發展旅游的熱情決心和成熟思考,在中國旅游業步入黃金發展期的大環境下,只要放長眼界,以歷史的眼光和順應特色文化旅游市場的發展規律把握市場導向,打造自身特色品牌,加大宣傳力度,相信吉林省的特色文化旅游產業一定可以做大做強,吉林旅游業未來的發展必定會取得重大突破!

本文作者:舒利慶方佳敏工作單位:吉林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