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紙質媒體出版物發展路徑

時間:2022-06-15 08:30:13

導語:傳統紙質媒體出版物發展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傳統紙質媒體出版物發展路徑

摘要: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信息現代化以智能網絡為代表的現代化科技手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鋪天蓋地而來。尤其是智能手機的普遍使用,使得包括期刊、報紙等在內的傳統紙質出版物的發展,受到強烈沖擊。如何在信息現代化環境下,尋求紙質出版物的發展出路,是當前新聞出版工作者面臨的嚴峻課題。結合當前新時代文化發展的大背景,筆者提出三個要點來把握傳統出版物的發展路徑:結合傳統媒體的自身特點,充分挖掘紙質出版物的專業優勢;以不變應萬變,穩中求勝;融合新媒體,走新時展之路。

關鍵詞:傳統紙質媒體;信息現代化;發展路徑

在201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演講時說:“實現中國夢,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發展、相互促進的結果。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中華民族的先人們早就向往人們的物質生活充實無憂、道德境界充分升華的大同世界。中華文明歷來把人的精神生活納入人生和社會理想之中。所以,實現中國夢,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雙飛的發展過程。隨著中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中華文明也必將順應時展煥發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蔽拿魇菤v史的沉淀,需代代傳承發展;文化是精神的食糧,需橫向縱深弘揚與繁榮。從我們出版行業來說,文化的弘揚和繁榮發展,與傳統紙質出版物的發展息息相關。如何在信息現代化環境下,讓傳統紙質出版物煥發出蓬勃的生命力,是當前新聞出版專業工作者面臨的挑戰。

一、結合傳統媒體的自身特點,充分挖掘紙質出版物的專業優勢應對新媒體的挑戰

自造紙術發明以來,紙質出版物作為傳統的信息傳播與交流方式,一直是以紙質材料為載體、以印刷(包括手寫)為記錄手段而產生的一種信息媒體。曾經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發揮著開創性、轉折性、標志性等重要作用。按照其編輯方法和出版特點可劃分為報紙、圖書、期刊及特種文獻等類型。進入21世紀,隨著電視廣播、網絡媒體的發展,紙質出版物的發展受到一定的沖擊,但是它目前仍是占主導地位的知識、信息載體。

(一)紙質出版物的優勢分析

1.紙質出版物有很大的權威性、很高的可信度紙質出版物發展的歷史悠久,它的權威性和可信度在我國古老的文化歷史發展中得到深度積累與大眾的廣泛認可。在遇到重大新聞事件時,一些受眾尤其是中老年同志,仍然需要找報紙核對,確認信息的準確性與真實性,這種權威性和可信度在短時期內是不會消退的。這也是我們新聞出版工作者需要倍加珍惜詳加利用的寶貴資源。紙質出版物的受眾群體,是我們不能不關注的重點之一。受眾有哪些層面,與我們的出版物的定位密切相關。因此,一本優質的出版物,無論在其定位上,還是宗旨上,都要清晰明確,不容隨意變換更迭。2.紙質出版物有很廣的覆蓋面,很強的文字優勢紙質媒體一直是以書面的形式,將文字信息展示給普通民眾,是一種非常獨特的文化傳承形式。自古以來,紙質出版物無論是在中華文明還是世界文明的史冊上,都是首屈一指的重要功臣。并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里,不可替代。這樣深厚的歷史根基,這樣厚重的歷史地位,不是一朝一夕便可撼動的。首先,紙質的傳媒在數量上擁有著非常龐大的受眾群體,尤其當前步入老齡社會,大多數老年人都是靠著紙質出版物來了解社會上的各種信息。報紙等紙媒是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紙質傳播物更容易滿足當前少年群體、中老年群體的需求,從小學到大學的學生群體,更是以紙質出版物為依賴和習慣。其次,就是紙質出版物擁有很強的文字性。例如,國內一些實力較強的紙質媒體,《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新華文摘》等等,對每一篇新聞報道文字的準確性要求都很高,而一些知識性文學性相對較強些的摘要類期刊,例如《讀者》《青年文摘》等等在信息提取、文章標題,還有整體的風格設計等各方面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使讀者獲得新聞信息的同時,感受到文字的獨特魅力。3.紙質出版物有獨特的層次性和續展性紙質出版物尤其是報紙雜志期刊,讀者在讀取信息時并不需要什么反應,讀者會反復的閱讀思考,比如有些地方性的報紙,重復性的東西很多,有些頭條的東西,大家都報道。那么讀者就會在重復性閱讀的同時,慢慢挖掘出更深層次的東西。在全面掌握了大量的其他各方面情況后,便會產生客觀的層次性,以及后續的延展性、系列性。這樣便也能夠吸引一大批需要深層閱讀的讀者密切跟蹤關注。有些報紙期刊的連載,正是在這個層面上增強著讀物的吸引力。4.紙質出版物有便捷的閱讀隨意性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人們越來越接受快餐文化,快餐式閱讀。除了學生,各種考證的人員,現在社會已經鮮有利用大塊時間來學習新知識、獲取各種新信息的人,多是在利用空閑的一點點時間(比如長途旅行坐火車、坐飛機的時間等等)。這時候,飛機座椅后面夾著的時尚期刊、旅游期刊以及飽含當地風土人情特色的報紙,對讀者來說,就相當有吸引力。這也注定成為快餐文化流行的主要因素。

(二)紙質出版物發展面臨的挑戰

1.信息網絡發展迅猛,使紙質出版物市場受到沖擊,讀者流失情況嚴重當前,知識和信息傳播方式發生很大變化。與傳統方式相比,更加迅猛,更加便捷。紙質媒體特別是期刊的發展,受到現代化電子信息傳播與交流方式的猛烈沖擊。而網絡媒體、自媒體,各種手機App等等的受眾群體,正在不斷壯大并有不斷上升的趨勢。電視電影以騰訊視頻、愛奇藝為首,各種衛視都在網絡上隨時可查可看可播放。而短視頻的發展勢頭大有趕超之勢,手機的抖音、火山、快手,已經越來越侵入人們的生活,占據了人們很長的個人時間。紙質媒體受眾則越來越弱。2.網絡媒體的視覺優勢,對信息傳播受眾的吸引力更強悍電子網絡的出現,使得網絡媒體飛速發展。網絡上交流速度非常快,幾乎達到“秒懂”程度。網絡上的資源也是涉獵非常廣泛,幾乎無所不含。信息內容異常豐富,堪稱隨身的知識庫。更重要的是隨時隨地的互動性,最使受眾青睞。尤其是手機上的各種推送,總能在第一時間讓你知道剛剛發生的大事、小事、街邊事。比如哪里發生地震、車禍,哪里發生火災等等。網絡媒體都能第一時間傳播,時效性非常強,大大方便了網民的交流互動,瀏覽量也大大增加。

二、以不變應萬變,穩中求勝

(一)結合受眾群體實際需求,保持市場資源的針對性開發不變

無論社會怎樣發展,紙質出版物仍然有穩定的受眾群體。從幼兒到小學,初中到高中乃至大學,一代一代的新生力量一直需要穩定的紙質出版物來充實他們的知識儲備。這些紙質出版物的需求,絕非電子媒體所能取代。因此,找準出版方向和市場定位,實現紙質出版物訂閱份額、受眾群體數量及多種回報效益的最大化,亦不是難事。

(二)開拓創新,加強紙質出版物信息策劃的新穎性不變

保持紙質出版物的性質不變,與開拓創新并不矛盾。不變并不是真正一成不變,是有些基礎的東西、根基性的東西不變。在這個基礎上,策劃創新性,進行資源整合,不斷進行原創內容開發,同時重視表現形式及對信息內容的二次開發。在原有內容客觀、真實的基礎上實現表現形式的新穎性,給受眾耳目一新的感覺,使紙質媒體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表現形式上對讀者都有很強的吸引力,促進紙質媒體的更好發展。

三、新時代呼喚新媒體與傳統紙質出版物走融合發展之路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如何在信息時代到來的當今社會,繼續發揮紙質出版物的發展優勢,勢必在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以及人才培養等各方面下大功夫。

(一)推動期刊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升級

當前期刊產業結構比較復雜,有自負盈虧的企業集團,也有掛靠其他科研院校、社會團體等單位附屬事業單位或是小部門,正處于改制階段。如何在這種復雜情況下,完成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升級,很難在短時期內有統一的定論。信息產業的發展趨勢,促使紙質出版物尋找自身求生存的發展途徑,借助新時代媒體傳播,做好信息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信息的運作效率、加強市場監管、增強融資能力等來推動辦刊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

(二)加強培養行業內權威人才、吸納更多優秀人才

任何領域的發展創新,人才的培養是關鍵。市場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在知識經濟時代,無論在國內國外,也無論古今,人才都是各行各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報紙期刊更應當把培養人才,吸納賢才作為培養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新聞出版行業,是一個知識更迭不掇的行業。必須與時俱進,隨時更新知識儲備。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而能否留得住人才,引得進人才,也是至關重要的。

(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加強紙質出版物與網絡的互動,拓展更新的便捷渠道

在新智能時代,如何以最小的空間,占領智能手機的一席之地,更好地拓展紙質出版物的良性發展,仍然是出版行業走融合之路面臨的巨大難題。所以,紙質出版物必須緊緊跟住時代的步伐,加快自身的改革,實現資源共享,使讀者更方便、快捷的獲取信息。通過對紙質出版物的優勢及面臨的挑戰進行分析,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紙質出版物是在新時代機遇與挑戰并存狀態下求生存發展的境遇。從市場和受眾的實際需求出發展開營銷、思維要緊跟形勢、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也要提到日程上、廣泛吸納各路人才、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新媒體整合等多種途徑來拓展紙質媒體的未來道路將是必然選擇??傊?,紙質媒體要認清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并尋找適合自身發展的途徑。

參考文獻:

[1].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2014年3月27日)[N].人民日報,2014-03-28.

作者:田苗 單位:《學理論》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