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教育師資培養研究

時間:2022-03-23 03:23:06

導語:傳統文化教育師資培養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傳統文化教育師資培養研究

摘要:隨著傳統文化教育在中小學教育中地位的逐漸提升,專業師資短缺日益成為了該課程實施中的難題。應該通過哪些途徑去培養專業的傳統文化教師?對傳統文化教師的培養又應該包括哪些內容?此類問題亟待我們探索解決。

關鍵詞: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教育;師資培養

一、引言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在基礎教育階段加入傳統文化內容,輔助青少年身心發展并使他們成為合格的傳統文化傳承人尤為關鍵。繼2014年教育部頒布《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后,“十二五”教育部規劃課題《傳統文化與中小學生人格培養研究》總課題組也初步完成全國25個省市地區版傳統文化教材的研發。近幾年,隨著國家強烈地倡導,社會積極地宣傳,一系列中小學傳統文化教材的研制發行,傳統文化教育已經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

二、傳統文化專業師資的培養內容

要為傳統文化培養專業的師資隊伍,那么何謂專業?傳統文化師資應具備哪些專業素養?第一,教材的掌控能力。教材是基礎課程學習的參考依據,也是學生要學習的主要內容,作為傳統文化教師,扎實掌握大綱的要求和教材的內容,是課程順利實施最根本的保障。除此之外,傳統文化專業教師不僅要具有對國家已有教材的掌控能力,還需要具有結合本地本校實際情況研制編寫傳統文化校本教材的能力。第二,專業知識的儲備。一門課程教學的成功,一定不是簡單的基礎知識灌輸,傳統文化教師更有義務為學生講解所教知識的歷史與未來、基本框架和發展脈絡、以及與其相近領域知識的拓展。作為傳統文化的專業教師,除了對教材的把握,與教材相關的、延伸的知識內容也必不可少。當代的教師,知識儲備不僅要先于學生、優于學生,還要與時俱進不斷擴充自己,做真正的“源頭活水”。第三,相關教學能力的培養。傳統文化教學,不能僅僅局限于書本和課堂,還需要適當舉辦一些實踐性的課程活動,從而掌握學生的興趣所在,巧妙把知識地學習引導到學生興趣上來,使學生參與其中,身臨其境地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鞏固學生課堂所學知識,增加學生的社會體驗和個人生活經驗。這也就要求傳統文化專業教師要有對課堂及課堂以外實踐活動的策劃、組織、應變、總結等多方面操控能力。另外教師還應對學生的良好的品質道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進行塑造,用傳統文化中“仁、義、禮、智、信”等優秀的思想觀念潛移默化地熏陶青少年的成長過程。第四,民族特色的凸顯。基于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民族文化大融合是當今文化的特點。我們一直在強調“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各民族有權利也有義務去保護和弘揚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傳統文化。因此,傳統文化教師培養中,各少數民族地區要增加對本民族特殊傳統文化的培養傾向,突出民族特色,從而彰顯教育風格,促進教育公平。

三、傳統文化專業師資的培養途徑

已知傳統文化專業師資應具備的素養,那么應該通過哪些途徑去培養專業的傳統文化教師?第一,在師范類學校中設立傳統文化專業課程。師范類學校是向中小學輸送優質教師的主要渠道,其任務是培養新型的、適應基礎教育改革的教育工作者,具有專業性、權威性和實用性。所以,要從根本上充實傳統文化教師隊伍,就先要在師范類學校增加傳統文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第二,在文學類或綜合類高校中設立傳統文化專業,這樣一方面可以引入一些非師范類人才參與到傳統文化教育中;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出擅長鉆研傳統文化的研究型人才,為傳統文化的傳承提供力量;同時還可以引起社會、學校以及家庭對傳統文化專業更進一步的重視。第三,設立傳統文化專業等級考試及學科教師資格考試。資格證是證明該領域人才合格與否的重要依據,其獲得需要通過嚴格的考試。設立傳統文化專業等級考試和專業教師資格考試,不僅可以嚴格把關傳統文化教育師資隊伍的專業性,還可以為社會中一些有該方面能力的精英打開一條通道,使傳統文化教育師資的類型更加豐富。第四,在職教師的培訓與深造。國家范圍內,傳統文化師資培養計劃,短期內奏效尚具有一定難度,而在這一段“空窗期”,各學校內部可以積極響應政策,對已有的師資進行傳統文化方面培訓或提供外出學習深造的機會。在職的教師具有經驗豐富,接受教學事物較快等特點,充分發揮該優勢,各??梢栽谛乳_展教師傳統文化學習交流小組,通過自學、討論等方式提高教師傳統文化素養,并選拔出有潛力的教師外出學習先進經驗。再有有條件的學校也可以外聘傳統文化方面的專家作為本校講師,由他們來為中小學講授傳統文化課程,對學生和老師的學習都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五,加強家庭教育。我們常說“家長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在學生學習成長過程中家庭作用不容忽視,家庭傳統文化教育是青少年形成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重要手段。家庭作為社會的細胞,“家訓、家規、家教、家風”等也是中華民族傳統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潛移默化地傳導優秀傳統文化。積極引導家長通過言傳身教,營造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家庭教育氛圍同樣是十分必要的[1]。

四、結語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探索之路任重而道遠,進入新世紀以來,傳統文化教育得到了重視,但是,對于傳統文化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實施尚未完備,致使當前中小學專業師資比較缺乏,難以很好地承擔起復興傳統文化的重任。故各級各類中小學要認清自身條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選擇有效的應對策略,加快問題的解決速度,使傳統文化教育在中小學課堂中能夠盡快步入正軌。

參考文獻

[1]郝佳彤,崔月英,朱紅.《中小學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5,(1).

作者:孫鵬野 單位:內蒙古民族大學教育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