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育在校園文化中重要作用
時間:2022-09-29 10:12:40
導語:音樂教育在校園文化中重要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音樂是一種心靈的熏陶,是一種情感的表達,通過音樂表達人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同時通過聆聽音樂,熏陶自我靈魂,自我心靈。音樂具有強烈的感染力,通過音樂教育的倡導,在同一種音樂氛圍的熏陶下,學生們的行為素質基本被音樂中所倡導的相關文化所同化,不僅提高了校園文化的良好氛圍,同時也有助于學生的心智及審美能力的開發。音樂教育對校園文化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是一種無形的影響,主要是通過聽覺上去促進學生和老師等自我認知的同化。因此,充分認識校園音樂教育及其活動的重要價值,同時加強音樂活動的建設,對校園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對于音樂教育在校園中的教育方式及其對校園文化的重要作用做一個簡要概述。
關鍵詞:音樂;教育;校園文化;作用
音樂教育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滲透在學校教育的興趣課堂,文娛團體,文娛活動甚至是藝術專業的專業課程教育中,它反映了一個學校對于音樂的品味和內涵。隨著音樂教育的不斷普及,我們進一步認識到了音樂教育對于學校文化建設教育的重要性,合理將音樂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有利于提高學校教育的教學質量,工作效率及生活方式。形色各異的音樂文化活動,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感知同化力,同時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研究如何充分發揮音樂教育在校園文化中的重要功能,為廣大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音樂環境,使其在音樂的熏陶下享受音樂的愉悅的同時了解音樂的內涵,了解音樂中所倡導的思想,不斷通過音樂認知認識自己改變自己是現今教育文化一個主要問題。
一、音樂教育方式
①音樂課程。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有關音樂的教育方面的主要有相關音樂藝術專業課程,音樂團體如文藝團,音樂比賽及晚會活動,音樂廣播等。不同學生在接觸不同的音樂教育后,其音樂素質各有不同,在普通高校中,文理專業課程的設置差異較大,對于理工科學生來說,專業課程強度較大,而接觸音樂教育課程的機會較小,只能通過自己在課外報名參加的一些文娛團體和文娛活動來培養提升自己的綜音樂素質,因此在一些選修課程中開設與音樂教育相關的課程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僅可以放松學生緊張的心情,同時讓學生在享受音樂的愉悅的同時提升自我同化能力,不斷認知音樂中的思想理念。我們可以選擇國內外優秀的民族音樂、交響樂、歌舞劇等作品通過課堂演唱、欣賞等形式,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力,在欣賞、演唱音樂作品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聽覺的感知,享受音樂的愉快的同時,受音樂中理念的感化,獲得思想上的進一步認識,放松自我的同時,認知得到上升,不僅有力促進學習效率的提升,同時促進思維的活躍,促進創造了的培養。
②音樂比賽活動。校園文化活動建設中,可以通過晚會活動,音樂舞蹈比賽,歌詠比賽,音樂交流等多種方式共存,不僅豐富了學生課余活動生活,同時加深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和熱愛。在形式上,對歐美、韓、港臺、我國音樂歷史發展沿革的講座,可讓學生了解東西方音樂歷史的變遷、地域風情的差異、心理個性等民族文化差異,從而對外來音樂文化遵循“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理念。在校園文化建設中開設的多種音樂文化活動,不僅使學生情感得到了熏陶,同時思想上得到了感知同化,綜合素質得到了提升。通過音樂活動豐富廣大師生課余活動,打造良好音樂氛圍的校園環境,有力促進學生德智美等全面發展,為培養綜合型素質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
③相關音樂團體建立。為豐富校園文化的同時,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很多學校都創建了藝術團等文娛團體。學校各種音樂、舞蹈、晚會等的舉辦都由藝術團進行策劃舉辦,藝術團服務于校園文化建設,且藝術團的成員及策劃領導等可以由老師與學生共同構成這個團體,由此不僅促進了學生與老師在工作及藝術文化上的交流,同時有利于促進藝術團體參與者工作能力的培養以及藝術文化素養的提高。
二、音樂教育在校園文化的作用
①豐富校園精神文化。音樂教育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校園音樂文化建設貫穿“人文”,具有開發學生心智,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的功能。具有積極向上理念的音樂可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優良人格的形成。音樂教育有利于豐富校園文化,同時音樂活動及興趣課程的建立與繁重的專業課程的互補和整合,不僅有利于學生興趣特長的開發,同時易開拓學生的思維,有利專業學習效率的提高。從不同角度呈現校園音樂文化的精神,從而使廣大師生體驗和領悟人生真諦,創造良好的校園音樂文化氛圍,提高師生道德文化理念,審美情趣,引導每一位老師和學生共同創造和諧、健康、文明的校園文化。
②提高學生審美,抵御不良思潮??鬃邮俏覈糯慕逃?、思想家,其教育理念思想中提倡音樂教育,倡導“興于詩,立與禮,成與樂”。音樂本身是一種情感熏陶,靈魂的悸動,音樂對學生的道德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近年來,由于社會、學校和家庭對音樂教學的曲解,音樂文化教育的普及力度較小,致使學生對音樂素質的培養存在一定的偏差。目前我國中小學及高校學生音樂綜合素質普遍較低,音樂知識狹隘,且沉迷于港澳臺等流行音樂。為了順應學生的心理需求我們應該將流行歌曲引入課堂,并結合學生分析歌曲的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讓學生對自己的歌曲進行評價,不僅培養了個人思想和愛好同時激發學生的愛國、愛黨、敬業等情操,提高音樂鑒賞能力,有意識地拋棄不健康的事物,有利于擺正校園文化建設的方向。
③擴大學生視野促進素質教育全面發展。國內外優秀的音樂作品,使許多學生在聆聽音樂過程中,通過認知音樂中的理念思想的啟發,往往伴隨著豐富的情感、充分的想象和獨特的視野,由此不僅開闊他們的視野,通知啟發了他們對音樂或者其他方面的創造力。音樂以其優美的旋律在不斷的影響學生審美和綜合素質的提高。音樂是一種情感的釋放,是靈魂的表達,不斷提高我國音樂教育水平,提高學生音樂素養及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欣賞和理解好各種音樂作品中蘊含的各種激勵信念可以幫助學生在音樂旋律中得到洗禮和改善比如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三、總結
音樂文化教育是一種藝術教育,充分認識音樂教育在高校文化建設中重要功能作用,通過不同的教育方式向學生傳授音樂文化知識的同時促進大學生德、智、美等的全面發展。音樂教育是一種思想的教育,不僅可以促進廣大師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豐富校園文化及學生課余活動,同時促進學生思想素質和藝術修養的提高。不同性質高校具有不同的音樂文化建設,因此根據音樂活動的特征、功能和主要內容來制定相應音樂教育目標,充分發揮音樂教育的特殊作用,創造優良的校園氛圍,提高校紀校風的建設。優秀的音樂作品不僅使人心情愉悅,在享受音樂優美的旋律的同時陶冶情操,凈化心靈,促進自我素質水平的提高,有力促進社會和諧發展,促進全社會素質水平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孫濤等.大學生校園音樂文化構建的途徑和方法[J].中國成人教育,2009(7):54-55.
[2]陳淑惠.高校音樂文化活動對大學生信念教育的影響[J].藝術教育,2006(2):49.
[3]王志軍.對加強高校音樂文化素質教育必要性的探討[J].現代教育科學,2003(6):58-60.
作者:劉雨燕 單位:河南機電職業學院
- 上一篇:新經濟企業內部控制弱點及策略
- 下一篇:校園文化建設若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