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中學物理教學展望分析

時間:2022-07-15 03:10:36

導語:互聯網+中學物理教學展望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互聯網+中學物理教學展望分析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其給教育教學帶來的影響也在不斷擴大。在新課程教育改革趨勢不斷推進的形式下,中學物理教學的理念與方式均需要不斷的創新,才能滿足于新時展的需要?!盎ヂ摼W+”時代下的中學物理教學,進一步拓寬了教師的教學手段。本文簡要探究“互聯網+”時代下中學物理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互聯網+;中學物理;教學展望

互聯網+時代屬于各個行業跨界融合后的結果,從云計算和移動互聯網以及大數據計算等行業出發,通過構建連接一切讓人們的生活方式得到極大的轉變。同時,互聯網也給教育帶來了極大的影響,早在上世紀90年代以來,網校已經逐漸開始出現。發展到現在已經與學生的學習、教師的教學緊密結合[1]。通過互聯網+與教育相結合,讓教育可以提供更為個性化的服務,也讓學校教育方式得到巨大的變革與新生。同時也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充分激發,從而引導學生完成主動、自主的學習。

一、互聯網+時代下的中學物理教學課堂

在新課程改革的趨勢下,中學物理教學的方法也得到極大的革新。在教學課堂中,教師需要努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發現物理的本質。而在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下,學生仿佛置身于盒子一樣的教學課堂中。教師是整個課堂上的主導者,在講臺上連續不斷的講,而學生也被要求做同樣的事情。沒有給予學生差異化的教育,忽視了學生在思維、天賦、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差異性,從而使得學生的學習效果較為不理想[2]。而在互聯網+時代下的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完成自主學習。例如,在講授液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這一節時,本節主要讓學生在學習中了解液體壓強與流速之間的關系,并聯系自身的生活經驗,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在互聯網+時代下的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互聯網完成自主性學習。根據互聯網上存在的資源開展自主學習活動,因而每個學生均可以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每個學生在課堂上的活動均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從而實現對學生的差異性教育。讓學生可以獲得更好的成長,對學生良好學習環境的構建具有重要意義。

二、互聯網+時代下的中學物理課堂實驗

物理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初中物理知識大部分均可以在學生的實際生活中體現出來。因此,實驗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存在極為重要的意義,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識,也能幫助學生形成創造性思維,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而在傳統形式下的物理教學中,由于教學條件、環境、設備等方面的影響,教師在課堂上無法演示較為復雜的實驗,導致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存在一定的缺陷。而在互聯網+的教學環境下,教師可以使用的教學資源更為廣泛,可以很好的彌補傳統實驗教學中的不足,給予學生更為強烈的實驗體驗。例如,在講授科學探究串聯和并聯電路中的電流這一章節時,本文主要讓學生掌握串聯、并聯電路中的電流與電壓、電阻之間的關系,而實驗是其中的重要環節之一。在互聯網+時代下的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虛擬實驗來完成教學,讓學生在計算機上就可以完成全部實驗過程。通過仿真軟件來達到模擬現實的效果,同時其也在實驗中構建了三位可交互的環境,讓實驗效果的說服力也更強。因此,互聯網+未來在物理教學中的地位會越來越高,VR技術也會成為物理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

三、互聯網+時代下的中學物理課堂評價

教學評價在教學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評價不僅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同時也可以很好的反饋學生的學習過程,不斷修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促進學生可以不斷自我完善和發展。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也促使了教學評價方式的多樣化發展。其評價內容應當是以綜合報告的形式呈現在網絡中,在評價內容上需要從學生的共性及個性化等方面出發,讓教學評價的方式得到深化改革。在學生的共性部分中,其一般為基本情況和物理學科的學習成績及進度以及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等方面,共性部分與學生的日常學習活動存在很大的聯系。而個性化部分主要與學生的個人實踐活動有關,通過綜合性的評價報告,可以使學生綜合性的了解自身所在的位置及學習情況等,并讓學生可以明確自身以后的努力方向,為學生的全面成長提供科學依據?;ヂ摼W+時代的發展讓初中物理教學也發展為一門實證科學,通過大數據將教育轉變為一種行為科學。

四、結語

物理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作用非常重要。在新課程改革中也指出,教師需要充分發揮出自身引導者角色的作用,幫助學生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認識我們所生活的世界。讓學生可以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3]。而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初中物理教學也帶來了顛覆性的變革,為教學手段的拓寬起到了重要作用。學生在其中的學習興趣也非常濃厚,對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黃愛國.“互聯網+”時代的中學物理教學展望[J].物理教師,2017,38(06):74-76+79.

[2]王冬婷.中學物理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的理性思考[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7,14(19):70-71.

[3]鄭穎.中學物理信息化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探索[D].云南師范大學,2017,16(21):187-188.

作者:陳琳 單位:福建省福州第十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