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物理教學模式分析

時間:2022-03-17 09:48:13

導語:大學物理教學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物理教學模式分析

1大學物理實驗課具有自身的特色

對于大學物理實驗課而言,其最終目的是要培養每一位學生的科學素養以及實驗能力"這里所指的實驗能力又包括了動手能力、自學能力、發現問題能力、設備操作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等等"科學素養又包括了科學作風、工作態度以及不斷探索的鉆研精神等等"通過大量實踐證明,經過大學物理實驗課程訓練的人,其大腦都變得靈活,與未經過訓練的人相比,思維也相對較為廣闊"從那些眾多的諾貝爾物理學獲得者身上我們不難看出,只有具備能力和素質兩方面,才能在物理實驗中獲得重大發現和成功"因此,大學物理實驗課程在培養學生的素質和能力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大學教學中,物理實驗與物理課之間是相互聯系的,但它們之間又具備各自的特點"大學物理實驗在研究過程中,會以物理內容作為主要研究對象,但整個實驗過程并不是在研究物理內容本身,大學物理實驗會更加注重實驗方法以及技能的訓練"對于大學物理實驗而言,它并不會完全依照大學物理理論課的內容進行研究"有些時候,在做大學物理實驗時,甚至已經完全超過出了物理理論的基礎內容,而是一種綜合的理論應用;而且在大學實驗過程中所將要使用的各種設備儀器在物理理論中也不會涉及到"在整個大學物理實驗中,具有一定的獨立性,除了自身的實驗內容或實驗方法上存在巨大差異以外,還可能涉及到其他領域"總而言之,大學物理實驗課程具有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2構建大學物理實驗循環模式教學

法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笛卡爾曾經說過:/有關方法的知識,才是最有價值的知識,因此,探索新型教學模式是整個創新教育的基本"對于大學實驗課程而言,它雖然是一項獨立開設的課程,但還是離不開最基本的物理理論,需要用物理理論作為指導"怎樣才可以解決物理實驗課程所帶來的教學困難,提高教學質量呢?就目前我國各大高等院校中看,很多學校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在實驗課剛開始前幾分鐘的一段時間中,由老師講解實驗的主要原理以及各種設備儀器的使用方法"但這樣的教學方法并不太理想"有些學生只能被動的做著實驗,很難在有限的時間里掌握、消化這些原理以及方法,非常盲目的得到實驗結果"另一方面,學校的各種實驗設備儀器也相對有限,假設實驗老師一堂課同時指導5個實驗.每個實驗講解10分鐘一堂課下來要花50分鐘才能講完學生需要分為多組上課,老師逐個講解頗費時間,而下次上課還要對其他同學進行重復講解,大大降低了教學質量"

如果使用循環教學模式,就可以有效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所謂的/循環教學模式,實際上就是把實驗操作以及預備知識講解分成兩個部分,對其循環教學"例如,把每個學期要做的實驗分成若干輪,每一輪實驗中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實驗"對于即將做的實驗,老師可以拿出一半的課時對實驗預備知識進行集中教學,對其中的實驗方法、實驗任務等做出講解;讓學生在課堂上,對課外實驗、課外設計實驗等環節打下堅實的基礎;最后再對學生分批進行實驗操作"當學生們在進行實驗時,老師不在再對其進行講解,只是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做出相應的指導"在第二次的預備知識教學過程中,增加上一輪實驗結論和講評,并且根據實驗報告,改進教學方法"雖然在大學實驗教學中使用循環教學模式有很多優點,可如果使用不當同樣會讓教學質量大打折扣"這主要還是因為大學實驗課作為獨立課程,有自身的運行規律,在實驗的載體之間存在某些關聯,需要相互滲透和理解"在使用雙循環教學模式時,難免會讓實驗課程超過物理理論范圍,給整個實驗帶來一定困擾"所以,構建一套完善的雙循環教學模式具有重要意義"

3大學物理實驗循環教學模式的成效

根據一些已經實施了循環教學模式的學校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發現可以看出,在大學物理實驗課程中,使用雙循環教學模式不但提高了整體的教學效果,保證了教學質量,消除了學生對物理實驗畏懼的心里,同時還減少了物理老師重復講解同一套實驗的工作量,這種循環教學模式的可操作性很強,形成了一個學生樂學、教師樂教的良性循環"在使用循環教學模式的同時,采用牽、領、放0的循環教學方法,可以因材施教,不斷培養和提升大學生的科學素養以及動手能力"在整個設計階段,老師可以引領學生自己動手設計實驗器材"當學生在設計過程中,不但提高了調試、焊接等技能,還掌握了信號源、萬用表以及示波器的使用"當學生們看見自己所學的物理知識可以轉化成為產品時,就會得到滿足感"這樣,對于書本中那些物理理論知識學生們也不再畏懼,從根本上激發了大學生對物理實驗的學習熱情"要想解決大學物理實驗獨立開課中所面臨的種種問題,就應該大量設法運用循環教學模式,提高整體的教學效果"

作者:李琳單位:西安理工大學高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