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發展與深化改革互動分析
時間:2022-03-26 03:13:31
導語:憲法發展與深化改革互動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我國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我國憲法也在此過程中得到了幾次修改與完善,都同當時的改革成果具有密切的聯系。在本文中,將就憲法發展與深化改革的良性互動進行一定的研究。
關鍵詞:憲法發展;深化改革;良性互動
一、引言
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政治、社會以及經濟等方面都作出了重大改革,并獲得了較大的成就。在此過程中,我國憲法也經歷過幾次更改,可以說是在新形勢下的新規范適應。對于憲法修改的過程來說,同我國深化改革具有密切的聯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憲法對改革的作用
在社會改革的過程中,將具有較多的影響因素,并非是順利進行的。在改革開放過程中,經歷了非常多的事件,在該部分事件以及成果的獲得中,同憲法的確認具有密切的聯系??梢哉f,在憲法修改的過程中,也是對我國改革發展進行鞏固的一個過程:第一,確立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改革當中,經濟領域的改革處于首要地位。在先后五次修改憲法的過程中,也是對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發展軌跡的一種體現,也是不斷增強憲法作用、完善憲法制度的有效記錄。在報告中,對我國未來發展當中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進行了充分的明確,也使其成為了我國民族復興的重要支撐,而這一切的存在,都同1993年我國憲法確立時確定的經濟體制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也可以說是對我國未來時展的重要指導;第二,升華公有制經濟內涵。在憲法修正的過程中,也是黨領導人民創業改革的一個過程。公有制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基本屬性,以往存在的一種觀點,即公有制包括有機體所有制以及全民所有制經濟。在社會主義中,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發展的基礎,在我國憲法中,也在不同時期中表述了公有制內涵,以此對改革當中的公有制的完善性進行了體現??梢哉f,從國家領導到自主經營,該經濟體制也一直處于市場經濟的考驗當中;第三,非公有制法律地位提升。在計劃經濟時代,對于非公有制經濟持有的是不允許的態度。而在改革開放之后,該類經濟則得到了蓬勃發展,但受到意識形態的束縛,在發展當中也存在一定的限制情況。而通過對憲法的修改,則可以說對非公有制確定了名分,使其在發展當中具有了名正言順的特點。對于我國憲法來說,雖然在實際修改中具有一定的政策性,但同憲法相比,政策具有更為靈活的特點,該種特征的存在,也將對憲法的穩定性產生影響。
三、改革對法治建設的作用
從歷史發展過程可以了解到,在改革不斷深化發展的過程中,也是建設法治的一個過程。在改革過程中,法治不僅是保證改革良好開展的措施,同時也將對改革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而在此過程中,改革也會對法治變革進行不斷的深化,對法治進步起到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第一,保障私有財產。在我國改革開放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我國公民具有了更多等個人財產,這即需要能夠從憲法中保護公民的個人財產。在2004的修憲中,即對公民合法私有財產進行了保護。對于該方面保護內容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憲法產生以來,對財產權進行保護即成為了各國憲法當中的關鍵內容,在多年來對私有財產擠壓的情況下,使得私有財產所處的地位十分尷尬,但該種情況的存在,也無法對其所具有的正當性進行壓制。實際上,憲法對于公民私有財產的保護,也是市場在發展過程當中的關鍵結果,競爭可以說是市場經濟發展當中的核心內容,也是競爭的動力。對此,通過對私有財產的保護,則能夠對我國市場經濟發展起到積極的保護作用,也能夠以此使我國市場經濟具有可持續性特點,且在實現我國民主政治方面也具有物質基礎的保障;第二,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在我國改革開放初期,“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我國法治建設的指導方針,這同當時社會發展中人們對法治的需求具有密切的聯系。而在之后,我國對方針也進行了一定的改變,并具有了“依法立法”內容。全面依法治國,其目標即是對具有社會注意特色的法制體系進行建設。同之前的方針相比,這可以說正是顯示出我國因此進入到了法治建設的新階段。首先,在法制建設過程中,需要對良法善治目標進行實現,同時,不僅需要具有法律制度的保障,且需要具有黨紀黨規的依靠,需要通過兩者間的有效結合共同實現目標。從該方面內容即可以了解到,我國法制在發展當中已經同以往單純立法的法制方式相比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即將追求善治、排除惡法等作為我國未來治國的中心。而要想對該目標進行實現,即需要對人權具有足夠的保障與尊重,而對于該過程,也正是我國法制建設水平不斷發展、進入到新發展時期的重要標志。尤其是今年我國對于憲法的修訂,在憲法第三章《國家機構》第三節第八十九條第六項“領導和管理經濟工作和城鄉建設”后面,增加“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容。這正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深化,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豐富和完善。也同我國改革當中對于生態文明的要求具有密切的聯系,可以說是我國社會發展對于法治影響的體現。
四、結束語
在上文中,我們對憲法發展與深化改革的良性互動進行了一定的研究。通過這部分內容了解,能夠使我們更好的把握兩者間關系,更好的進入到新的社會發展階段當中。
[參考文獻]
[1]童之偉.國家監察立法預案仍須著力完善[J].政治與法律,2017(10).
[2]馬嶺.政體變化與憲法修改:監察委員會入憲之討論[J].中國法律評論,2017(04).
[3]焦洪昌,葉遠濤.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修憲保障[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7(03).
作者:戴杭 單位:長春理工大學
- 上一篇:憲法宣誓制度現狀及立法規制
- 下一篇:互聯網時代有機化學教學現狀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