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新時代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時間:2022-06-26 08:43:12
導語:論新時代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加快都對我國行政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和標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成功與否直接影響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因此,新時代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勢在必行的。本文通過介紹現階段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探究新時期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困難,進而為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提出新思路與新路徑。
【關鍵詞】新時代;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策略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以及民主政治水平的提高為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提供了必要的社會環境與經濟環境,只有主動改革創新行政管理體制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國經濟發展以及社會進步,進而實現國家的富強與民族的繁榮,因此,加快新時代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時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助推器。
一、新時代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必要性
1、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體系的靈活性。原有行政管理體制根本無法滿足新時期提高行政管理水平與管理效果的基本要求,已經逐步與新時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節奏相脫節,這加劇了我國原有行政管理體系的僵硬化,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我國行政管理效率的提升,阻礙了我國行政管理系統的持續發展與不斷進步。2、有利于促進服務型政府的建立。經濟全球化趨勢的不斷加強以及互聯網信息技術等現代化技術設備的廣泛運用在為我國提供新的經濟發展契機的同時,也讓我國政治經濟文化所面臨的國際性競爭變的更加激烈,促使我國相關政府部門意識到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緊迫性與必要性,促使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成為加快服務型政府建立的助推器,進而實現了我國經濟實力以及國際地位的雙重提升。3、有利于強化行政管理人員監督力度,實現我國行政管理人員隊伍綜合素質的進一步提高。雖然我國相關政府部門一直以來都十分重視并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行政管理人員教育培訓活動,但是由于行政管理人員考核機制缺少靈活性與發展性、部分行政管理人員缺少創新意識與責任意識等等,造成了我國行政管理人員隊伍的平均素質并不高,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簡化行政管理工作流程、提高行政管理人員工作專業能力、提高行政管理人員相關機制科學化的主要途徑之一,因此,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促進了行政管理部門整體工作水平與行政管理人員隊伍整體實力的共同提高。
二、現階段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問題
1、部分行政管理人員缺少創新意識與服務意識,其專業素質與綜合能力也有待進一步增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國行政管理部門的服務宗旨,這就要求行政管理人員只有具備較強的服務意識與服務能力才能出色的完成本職工作,才能為實現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但是因原有行政管理體制不健全、行政管理人員監管機制不完善以及行政管理人員消極敷衍工作等多重原因造成部分行政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逐步淡化,其服務水平以及服務效果也停滯不前。加之,現如今的行政管理工作的專業性與技術性不斷提升,對行政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與學習能力要求更高,這些都造成行政管理人員工作效率與工作效果的下降。有一些行政管理人員早已習慣原有的行政管理機制和傳統的行政管理工作模式,敷衍工作,工作失誤率較高,對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存在消極抵觸的情緒,這些都增加了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創新的阻力。2、政府職能的界定有待清晰化與明確化。雖然我國中央政府早已意識到并多次要求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更加注重經濟發展外界環境的創建以及優質公共服務的提供,但是部門地方政府沒有把握好政府職能轉變之后的重點工作內容,造成政府職能的界線模糊不清。比如,部分政府部門權責并不明確,增加了出現多部門工作換亂局面發生的幾率。3、政府機構改革創新的速度較為緩慢。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創新的速度應該與經濟發展的速度保持一致性,但是目前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速度早已經遠遠落后于經濟發展的速度,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滯后對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產生消極反作用。我國原有行政管理機制存在一些漏洞,行政權利的集中與行政管理工作監督管理力度的不足造成了我國行政管理人員濫用職權、以權謀私等情況是偶有發生,雖然通過合理優化調整行政權利的配置以及完善行政管理工作監督管理體系可以有效的降低權力腐敗等情況發生的幾率,但卻不能從根本上杜絕貪污腐敗等濫用行政權利的問題,因此,相關部門應加強對行政權利制衡與監督方面的研究力度,在徹底解決現有行政監督管理體系存在的問題的同時,實現行政管理部門工作的相互配合與相互監督,從而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高效性與科學合理性。
三、新時代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策略
1、加強行政管理人員培訓力度,提高行政管理隊伍的整體實力。相關政府部門應不斷完善行政管理人員的長期培訓機制與考核機制,定期對行政管理人員進行創新、行政管理、思想政治、職業道德等不同領域的培訓,拓寬行政管理人員學習現代化知識與技能的有效途徑,促進行政管理人員創新能力與工作能力的不斷增強,實現行政管理人員創新意識、服務意識以及思想政治水平的不斷提高,引導行政管理人員從日常工作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創新意識與服務意識,為充分發揮行政管理人員主觀能動性對提高行政工作水平和效果的促進作用奠定基礎。此外,行政管理人員還應通過各種專業化、現代化的教育培訓活動來認識到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對我國經濟發展與個人終身發展的重要影響,促進行政管理人員主動投入到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創新工作中來,從而實現“官本位”等傳統工作觀念到為人民服務等工作觀念的根本性轉變,激勵行政管理人員主動創新,有利于在行政管理部門內部形成人人創新、時時創新的良好工作氛圍,為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創新活動的成功奠定人才基礎。2、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政府職能的轉變效果直接影響甚至決定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最終成績,當前政府職能轉變工作的本質內容就是處理好市場與社會兩者之間的關系。先前時期,我國政府部門對市場發展與社會管理工作的干涉力度較大,以至于市場與社會作用根本無法完全發揮,對市場與社會的長遠發展產生了嚴重的束縛與阻礙作用,因此,正確處理好市場與社會的關系是順利轉變政府職能的基礎與前提條件,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市場與社會發展的動力。政府部門應認可并堅持市場是影響資源配置的最基本也是核心的要素,認識到政府部門的職能應是為經濟社會的發展創造出更加和諧穩定的環境,而非參與到經濟社會管理工作中來,這有助于提高社會的公平性與公正性。3、提高政府運行機制的創新性與發展性。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具有基礎性、復雜性與系統性的基本特點,強調了政府部門工作的整體性與高效性。相關政府部門應主動創新行政管理理念與管理模式,提高行政管理工作方法的現代化與信息化?;ヂ摼W信息技術的深入研究以及推廣運用在改變人們工作生活方式以及消費理念的同時,也為改革創新行政管理工作模式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實現了行政管理工作線上辦公與線下辦公的有效結合,提高了行政管理工作的便捷性。4、政府組織結構的優化整合。政府組織機構與政府職能具有較強的關聯性,政府組織機構是影響政府職能實施效果的關鍵性因素之一,然而現階段我國政府組織結構比較繁雜,根本不符合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對精簡政府組織結構的基本要求。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創新以政府組織結構的優化整合為基礎,更加注重行政管理部門職能的實現以及行政管理人員職責范圍的調整,比如,合并職能相類似的職能部門,適當的壓縮行政管理部門人員的編制,提高政府職能界線的合理化與確定性,進而實現市場經濟以及社會未來持續發展空閑的延伸性與拓展性,為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與此同時,還應強化實踐對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檢驗與引導作用,通過發現并解決行政管理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等方式來實現行政管理工作環節的簡化以及實踐結果的展示,提高行政管理人員工作范圍劃分的公平公正性,進而強化行政管理人員的向心力與凝聚力。5、完善行政管理工作相關的各項規章制度,提高行政權力使用的規范性與合法性。我國政府應在加強對我國國內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國際經濟政治形式的變化來及時調整和完善行政管理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實現權力使用和監督管理的相互平衡、相互制約以及相互促進,讓所有的行政管理工作的開展都有相應的法律依據。行政管理制度涉及行政管理工作的額方方面面,是影響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加強行政管理制度建設,為行政權力的規范使用與合法使用提供最基本的保障,也為行政管理人員更好的約束自己的工作行為以及指導自身行政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正確合理的指導。
四、小結
加快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符合我國全面深化體制改革的要求,滿足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提高行政管理工作模式高效合理化與現代科學化的要求,通過強化行政管理人員的創新意識與服務意識、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以及完善行政管理工作相關的各項規章制度等措施來提高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創新的速度,為加快創建服務型政府以及構建和諧社會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高敏.淺析國家行政人員如何更好的為人民群眾服務———堅定黨的群眾路線是根本[J].速讀(下旬),2016(7)
[2]唐興霖,金太軍.論市場化進程中的政府經濟職能多元性[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1)
[3]孫秋.英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之間伙伴關系———以特拉弗德市住房服務體系為案例[D].華中師范大學,2008
[4]羅云麗.和諧社會建設與政府治理模式轉型———基于“多元共治”模式的分析[D].云南大學,2008
作者:楊昱晨 單位:中共鐵嶺市委黨校
- 上一篇:行政單位預算管理問題及完善策略
- 下一篇:國有企業行政管理人員績效管理分析